商业服务区复工复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一、 适用范围
本指引适用于商场、写字楼、大型连锁超市、餐馆、影院、娱 乐场所、演出场所(馆)、网吧、三星级以上酒店、旅馆酒店、洗浴 中心、美容美发、洗染、摄影、家电维修、会展、批发、汽车(含 二手车)交易、拍卖、物流、仓储、汽车拆解、县级电商公共服务 中心等场所。
二、 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各单位要处理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市的关系,以科学、合理、 适度、管用为原则,突出重点,分类施策。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做好复市前评估,统筹推进生产保障和防控任务,外防输入,内防 扩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并配合有关机构做到早隔离、早治疗。 防止复工复市后疫情在商业服务区域传播,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 命安全。
各单位要按照国务院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国 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依法科学精 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XX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 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工作指引(试行第二版)》,结合本地分级情况, 组织落实复工复市相关工作。
三、 职责分工
各商业单位要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属地业务主管部
门要落 实监管责任,属地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疫情防控技术指导。
四、 主要措施
(_)成立防控专项工作组
各商业单位法定代表为疫情防控第一负责人,成立健康管理小 组并同时设立健康管理责任人,应主动对接属地卫生健康部门做好 疫情防控工作,要组织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并部署实施,制定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置工作应急预案。
(二)做好复市前准备,评估后复市
各商业单位要严格根据本区域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情况,结合 本单位防护物资储备、人员培训、规章制度等复工前准备工作进行 复工前综合评估,评估后方可复市。
1.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公共场所活动管理要求。 根据《XX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工作指引
(试行第二版)》要求,高风险区暂停群体性、聚集性活动,暂停开 放各类室内娱乐文化休闲场所,各类餐饮单位暂停堂食服务。除生 活必须的农贸市场、商超、便利店等外,视疫情情况关闭其他公共 活动场所。中风险区限制室内群众性活动,控制室内娱乐文化休闲 活动,进行人员登记和体温检测。各类餐饮单位须严格按照《XX省 餐饮服
务业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引》开展堂食服务。低风险区开放 各类公共场所,加强场所通风消毒,做好体温检测。
2 .做好复市前疫情防控工作准备。
各商业单位需做好疫情防控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分批次开展全 员知识培训,包含所有单位后勤工作人员;做好复工前防控物资准 备,含防护、消毒等用品准备;做好八项工作,简称“8个一”: 每个员工建立一个健康档案,一测体温,一送口罩,一设观察室, 一致电(有发现发热者致电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 开展一次爱国卫生运动,一次健康教育,一强化人文关怀。
3.提前摸底分析,对员工实行分类管理。
提前对员工摸底调查,了解抵xx返工人员近14天内行程,有 无到疫情高发地,有无接触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等。根据摸底 情况对返工人员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类管理:
(1) 对于来自疫情特别严重的xx省的人员,需通报属地卫生健 康部门,居家或联系社区或单位指定的集中隔离点进行集中隔离14 天。
(2) 其他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可实行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14 天,相关机构和社区负责对高风险人员进行严格管控。
(3) 对于来自疫情中风险地区的人员自抵xx开始进行居家隔离 医学观察14天。中风险人员应当严格落实居家
隔离医学观察要求, 自觉接受社区管理。
(4)对于低风险人员,体温检测正常可出行和复工。 (三)设立临时医学观察点和单独隔离观察间 各商业单位根据员工数量和场所等实际情况可设置一定数量的临 时医学观察点和单独隔离观察间,临时医学观察点用于初测体温 337.3°C员工的体温复测和待送员工停留,单独隔离观察间用于不 需要在医院隔离的具有发热等症状人员的隔离观察。原则上:观察 点要设在相对独立、通风良好的房间,需配备1?2名工作人员,负 责体温检测和发热人员的管理,并配备红外测温仪、水银温度计、 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消毒纸巾、医用乳胶手套、快速手消毒剂、 84消毒剂等物品,有必要的配备木制或铁制椅子,不宜配备不易消 毒的布质材料沙发,不能使用空调系统。
临时医学观察点的工作人员需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医用外科口 罩、医用乳胶手套。
(四)日常健康监测与报告
复工复市后,各商业单位要做好全体员工每日健康监测和登记。 如出现发热(,37.3°C)、干咳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首先引导至临 时医学观察点或单独隔离观察间观察,联系单位所在社区(村居) 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初步排查后, 送辖区定点医院诊治。
各商业单位要设立可疑症状报告电话,员工出现发热、
呼吸道症 状时,要及时向本单位如实报告。商业服务区健康管理员要每天汇 总员工健康状况,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 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五)做好对宾客的健康宣传与日常排查
各商业单位在醒目位置张贴并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告知宾客 服从、配合公共场所在疫情流行期间采取的各项措施。入口处设立 体温监测岗,对宾客及车辆内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对有发热(体温 337.3°C)、干咳等症状的宾客,不得入内,建议其到就近发热门诊 就医。从业人员在岗时应当佩戴防护口罩,宾客进入商业服务区也 要佩戴。
提供住宿服务的商业单位要如实登记宾客信息,对来自疫情防控 重点地区的旅客进行排查并及时报告当地疾控机构,按照疾控机构 的指导采取相应措施。
(六) 减少聚集性活动
1.缩短宾客逗留时间。应当控制高峰时期客流量,通过管控分流 减少同时进入商户的顾客人数。引导人员不要扎堆聚集。
2.控制会议频次和规模,尽量缩短会议时间。提倡采用视频、电 话等线上会议。必须集中召开的会议,参会人员需做好个人防护, 与会人员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就餐要求。提供餐饮服务的(含单位食堂)要根据疫情分区分 级防控要求进行管理。员工食堂应当设置洗手设
商业服务区复工复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