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知识点归纳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归去来兮辞》教与学知识点梳理

一、基本常识 1、题解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故称楚辞。汉代常把辞与赋合称为辞赋,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赋重铺陈 2、作者

陶渊明,东晋诗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家境贫寒。29岁起为江州祭酒,不久自解职归。以后做过镇军、建威参军,因不堪行役之苦,转任彭泽令,仅80余天即辞归田园。晋安帝义熙末,50多岁时,被征为著作佐郎,不就。晚年穷到“窥灶不见烟”(《咏贫士》)的程度。最终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卒年62岁。

陶渊明的诗留存一百二十多首,其中有20余首是写田园生活和景色的田园诗。这些诗冲破当时“玄言诗”的风气,为五言诗开辟了新境界。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作品题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

语文

是描绘田园美景,抒发厌恶官场、洁身自好的情怀。如《归园田居》、《饮酒》、《移居》等;另一类为咏怀诗,如《咏荆轲》、《读山海精.精卫填微木》等,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首推《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称著文史。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3、写作背景

陶渊明41岁时(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二、字词语言 1、古今异义词

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 古: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语文

情话 古:指知心话 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 古:指农事 今:泛指

既窈窕以寻壑 窈窕 古: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觉今是而昨非 是 古:正确 今:判断词 非 古:过错、错误 今:不

恨晨光之熹微 恨 古:埋怨、遗憾 今:仇恨、怨恨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 日:每天 时矫首以遐观 时:有时 (2)形容词作名词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幼:儿童、小孩子 (3)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 琴书:抚琴、读书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棹:划船

语文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知识点归纳

《归去来兮辞》教与学知识点梳理一、基本常识1、题解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故称楚辞。汉代常把辞与赋合称为辞赋,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赋重铺陈2、作者陶渊明,东晋诗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家境贫寒。29岁起为江州祭酒,不久自解职归。以后做过镇军、建威参军,因不堪行役之苦,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l3m19unyp55mbv23rb17u3cm9b9uy004m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