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报告-鲍尧品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报告-鲍尧品

发布时间: 2010-01-08 访问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宁波市农业局局长 鲍尧品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贯彻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贯彻落实的主要工作措施与取得的成效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以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贯彻落实,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依法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体系。

为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市政府出台了《加强食用农产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成立了由市农业局、林业局、海洋渔业局等12个部门组成的宁波市农产品安全工作协调小组。2003年以来,市政府每年安排专项经费700万元,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建设、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2006年11月1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实施后,我市各有关部门为进一步履行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定职责,强化工作责任,理顺工作体机制,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管领导,落实职能处室和工作责任制。同时,11个县(市)、区农业等部门也都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目前,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体系基本健全,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顺利贯彻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宣传培训,广泛树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意识。

一是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专题宣传活动。市农业局会同市人大城建农资环保委、市法制办联合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活动,于2006年10月27日,召开了宣传贯彻座谈会,部署了贯彻落实的措施。二是举办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专题培训班。2006年10月9日,市农业局在市委党校举办了专题培训班,各县(市)、区农业系统干部参加了培训。同时,还通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将培训内容向全市各镇(乡)、村进行了直播,扩大了培训面。三是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还结合“三下乡”送法律下乡进村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掀起学习贯彻热潮。去年10月份以来,全市农业各部门已召开宣法座谈会22次,开展宣传咨询活动42场次,举办培训班83期,发放宣传资料4.6万份。 (三)强化源头监管,切实抓好农业投入品管理。

一是开展“绿剑”系列集中执法行动。全市各级农业行政执法部门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有关法规要求,积极履行自身职责,深入开展“绿剑”系列集中执法行动。同时组织开展了瘦肉精、苏丹红、食用菌荧光增白剂的专项整治工作。据统计,自《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以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4051人次,检查各类农业经营单位2492个次,查获违法农资产品数量1.8万公斤,立案查处违法案件62起。加强农资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农资长效监管机制,目前全市已有1431家农资生产、经营单位纳入了信用管理范围,全市经营台帐建立率已达85%以上。

二是开展渔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市海洋渔业局根据《宁波市渔业投入品专项整治方案》的要求,组织了专项整治系列行动,严厉打击养殖过程中使用违禁药物行为,并对养殖产

品进行抽样检测。同时还开展了水产苗种、水产养殖用药和海捕虾保鲜剂规范使用的专项整治,有效控制了投入品污染。

三是强化畜产品执法监管。加强对养殖场、定点屠宰场、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检查。督促全市畜禽养殖场(户)和兽药经营企业规范使用、经营兽药,建立和完善生产记录和台帐制度。抓好饲料质量关,改善动物源性饲料生产状况。开展兽药、饲料添加剂专项监督检查。严把动物检疫防疫关,狠抓动物疫病的监测、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加强动物产地、运输、屠宰检疫,保证本地上市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四)强化技术推广,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安全水平。

一是注重安全生产技术的培训。2006年以来,全市大力开展了农药和兽药安全使用技术培训,切实加强对动植物疫病防治技术等的培训工作,有效减少了农户生产中用药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近两年已培训农民10万余人次,市本级发放培训资料1.3万余份。同时还利用农技短信服务平台和农民信箱,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发送到广大农户手中。 二是注重高效实用技术的应用。大力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工程,推广精准施药技术,积极开展频振式杀虫灯、性诱捕器、黄板粘虫、防虫网和生物农药应用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目前全市已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工程和生物防治面积89.4万亩。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全市已建立了各级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90余个,面积近10万亩;推广测土配方肥面积220万亩。

(五)强化检测体系,增强农产品质量监管能力。

一是不断健全检测体系建设。我市各级有关部门积极增加投入、引进人才、加强检测技术培训,促进了全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不断完善,市、县、企业(基地)三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目前,全市已有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10家,其中市级4家,县级6家,同时,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也建立了以速测为主的检测室,将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延伸至生产一线。

二是不断提高检测水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每年安排100万元经费用于市级蔬菜、生猪和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今年,已配合完成了部3次、省2次抽检以及市、县两级自行抽检和对口抽检3322个蔬菜样品的检测工作。2007年上半年,全市地产蔬菜、生猪、水产品市级抽检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7.7%、100%和95.7%。 (六)强化安全认证,推进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围绕我市创汇蔬菜、草食畜禽、名优水产、优质水果四大优势产业带,按照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化、产品品牌化的要求,组织指导全市建设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抓好标准化生产示范。全市累计已建成国家绿色食品基地8万余亩,建设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08个,面积123.8万亩,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同时还做好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全市累计已有无公害农产品230个,绿色食品140个,有机食品21个。绿色产业整体水平处于全省前列。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上看,我市的农产品质量取得了可喜的变化,地产农畜产品的质量是安全的、可靠的。但从发展的态势和方向看,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对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我市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基础还不够牢固。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深入实施,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实施和当前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但目前队伍建设、设备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等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监管力量显得单薄。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部分地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管理人员、执法人员、检测人员不足,制约着管理水平和工

作力度的提高;同时,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一些单位的检测设备还比较落后,部分地方专项工作经费和农产品监测经费不足,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深入实施。

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还存在薄弱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宣传面还不够广,特别是对分散生产经营农户的法律法规宣传还不够到位;分散经营农户的质量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还不够强,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缺乏法制观念,有的生产者未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或休药期。一些企业违反规定向农产品产地排放或者倾倒废水、废气、固体废物,使农业生产环境受到较大影响。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未全面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另外,我市的粮食、蔬菜、生猪等农副产品需要大量从外地调入,给质量安全监管也带来了较大困难。

三是执法监管力度有待加强。虽然我市对农业投入品的执法监管力度逐年增大,但对生产、销售不合格农产品行为的执法力度不大;同时我市对分散农户生产经营农产品的执法监管还不够到位,由于我市农业生产规模经营程度还不高,大部分农产品生产还是由小农户经营,分散农户生产经营农产品对质量监管带来很大难度。 三、下步工作措施

我们要以这次执法检查为契机,继续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切实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依法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要继续通过各种媒介,采用各种方式,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有关政策、法规、标准、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扩大宣传培训面,真正做到家喻户晓,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质量安全意识。要针对各责任主体的特殊性,举办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培训,送法到农村、到市场、到基地,强化生产者、经营者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发布准确信息,引导生产者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要根据法律确定的农产品市场准入要求,加强对进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以及超市的瓜果菜等农产品的监督抽查,加强对生猪定点屠宰场检疫监测,防止和杜绝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农产品上市销售。

(三)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继续深入开展“绿剑”系列集中执法行动,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行为,从严打击违法生产和经营行为。不断健全以“三网三制”为主要内容的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农资企业信用档案,扩大农产品生产企业的信用管理范围。

(四)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以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载体,把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建设作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扩大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覆盖面。积极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化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依法要求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

(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进一步整合和完善全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正常运行。加强能力建设,充实仪器设备等检测手段,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加大监测经费投入,依法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计划,延伸检测区域,扩大监测范围和数量,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们要在市委的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我市现代农业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报告-鲍尧品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报告-鲍尧品发布时间:2010-01-08访问次数:字体:【大中小】宁波市农业局局长鲍尧品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受市政府委托,现将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贯彻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hd5h231ln4c2db011p1797950lpza00fb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