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大工19春《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满分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

姓 名: 报名编号: 学习中心: 奥鹏 层 次: 专升本 专 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

实验1:船模阻力实验

一、实验知识考察

1、简述水面船舶模型阻力实验相似准则。

答:主要研究船模在水中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到的作用力及其航行状态。其具体目标包括:(1)船型研究通过船模阻力实验比较不同船型阻力性能的优劣。(2)确定设计船舶的阻力性能;对具体设计的船舶,通过船模阻力实验,计算实船的有效功率,供设计推进器应用。(3)预报实船性能;船模自航实验前,必须进行船模阻力实验,为分析自航实验结果预报实船提供必要的数据。(4)系列船模实验;为提供各类船型的阻力图谱,必须进行系列船模的阻力实验。此外还有进行几何相似船模组实验,其目的在于研究推进方面的一些问题。(5)研究各种阻力成分实验;为了研究分类,确定某种阻力成分,必须进行某些专门的实验。(6)附体阻力实验;目的在于求得附体的阻力值以及比较不同形式的附体对阻力的影响。(7)流线实验;在船模实验的同时,有时还要进行船模流线实验,目的在于确定舭龙骨,轴支架等附体以及船首尾侧推器开孔的位置等。 (8)航行状态的研究;在船模阻力实验时,测量船模在高速直线运动时的纵倾及升沉等状态,这对于高速排水型船,滑行快艇、水翼艇等高速船舶尤为重要。 (1)船模与实船保持几何相似。 (2)船模实验的雷诺数 达到临界雷诺数以上。 (3)船模与实船傅汝德数相等。 2、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有哪些?

答:常用的船模阻力实验结构换算方法有两种,即二因次方法和三因次方法。二因次方法亦称傅汝德方法;三因此方法为1978年ITTC性能委员会推荐的换算方法。

1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

二、实验后思考题

1、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答:常用的船模阻力实验结构换算方法有两种,即二因次方法和三因次方法。二因次方法亦称傅汝德方法;三因此方法为1978年ITTC性能委员会推荐的换算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对粘性阻力的处理原则不同。 2、实船摩擦阻力计算中,粗糙度补贴系数是根据什么选取的?

答:实船船体表面比较粗糙,故实船摩擦阻力为其中为粗糙度补贴系数,按不同船长选取。

实验2:螺旋桨敞水实验

一、实验知识考察

1、简述螺旋桨模型敞水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

答:测定单独螺旋桨工作时的特性,通常包括桨的推力系数、扭矩系数和敞水效率。

3、简述螺旋桨敞水实验的实验步骤。

答:(一)敞水实验准备 (1)桨模制作:敞水桨模直径为0.2-0.3m,通常用巴氏合金、铜合金、不锈钢或铝等合金。桨模精度在0.05mm; (2)将敞水动力仪固定在水池拖车上,预先应进行校验和标定; (3)将桨模安装在敞水动力仪上,叶背向前,浸没深度大于桨径。 (二)敞水实验程序 (1)零航速敞水实验,按预定转速开动敞水动力仪,测

Tt,

Qt Qt(2)按预定转速开动敞水动力仪,同时开动拖车,使螺旋桨进速系数达到预定值。 (3)当拖车速度稳定时,记录拖车速度

Va,桨转速n,推力

Tt,扭矩,完成一进速的

实验。 (4)系列变化拖车速度,完成全部实验内容,注意各次之间应有足够的等水时间。 (5)用尺寸、重量相近的假毂代替桨模,重复上述实验,测得敞水动力仪自身的推力扭矩

Ts,

Qs,用以进行修正。

二、实验后思考题和计算题

1、螺旋桨敞水性征曲线的意义是什么?

2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

答:推力系数KT,转矩系数

KQ及敞水系数

?0对进速系数J的曲线称为螺旋桨

的性征曲线。我们讨论的是孤立螺旋桨的性能,所以称为螺旋桨敞水性征曲线。它表示了螺旋桨在任意工作情况下的全面性能。

2、螺旋桨敞水试验中,测得推力T=62.2N,扭矩Q=24.4N·m,水的密度

?=1.0?103kg/m3,螺旋桨的转速n=14r/s, 螺旋桨直径D=0.202m,拖车速度

Va=2.08m/s。计算推力系数、扭矩系数、敞水效率、进速系数。

答:推力系数KT=1.91;扭矩系数 KQ=3.7;进速系数Jp=0.74;敞水效率η0=0.06

实验3:船模摇荡实验

一、实验知识考察

1、简述耐波性主要研究的内容。

答:船舶摇荡运动主要研究由波浪干扰引起的船舶往复运动,其中横摇、纵摇和垂荡对船舶航行影响最大,是研究船舶摇荡运动的主要内容。 3、简述船模摇荡实验的主要设备。 答:主要设备表:

名称 实验水池 造波机 造风机 消波器 适航仪 陀螺仪 浪高仪

二、实验后思考题

1、船模惯性矩计算中,纵向惯性半径和横向惯性半径怎么选取?

说明(可填写设备大小、用途等内容) 长160m,宽7 m,水深3.7 m。 制造波浪 制造风 吸收到达水池边缘的波浪,防止反射回去。 记录横摇、纵摇、摇首、垂荡、纵荡和横荡6种耦合运动 测量航向角、横倾角、纵倾角 测量水池中波浪 3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

答:0.25Lpp作为船舶的纵向惯性半径,0.35Bs作为船舶的横向惯性半径。 2、为什么要进行船模惯性调整?

答:模型惯性调整是耐波性实验的重要环节。即按照模型实验相似性原则,将模型的重心位置、纵横向惯性矩调整到设计要求。

实验4:船模自航实验

一、实验知识考察

1、船模自航方法都有哪些?简述其中一种方法。

答:船模自航的方法有纯粹自航法和强迫自航法。强迫自航法是在某一船模速度

Vm下,在船模运动方向上施加一系列的强制力Z,其中应包括FD在内,船模在

Vm强制力和推力的共同作用下达到力的平衡,即在航速为出的推力应满足下列条件:

T(1?tm)?Z?Rtm的情况下,螺旋桨发

3、简述推进效率的各种成分。

答:敞水扭矩与船后扭矩的比值为相对旋转效率,船有效马力PE与螺旋桨推功率PT比值称为船身效率?r,加上敞水效率

Pe?0和轴系摩擦引起的传递效率?s,我

们可以列出各效率成分间的关系: 推进效率(式中:QPC—似是推进系数

、PD—有效功率、收到功率)

?P?QPC??s??sRVsPET(1?t)VA??s???s??PD2?nQb2?nQb1??

二、实验后思考题

1、船体对螺旋桨有哪些影响?

答:船在水中以某一速度V向前航行时,附近的水受到船体的影响产生运动,其表现为船体周围伴随着一股水流,这股水流称为伴流或迹流。船后伴流的速度场是复杂的,它在螺旋桨盘面各处的大小和方向不同。其产生的原因有以下三种:船身周围的流线运动、水之粘性作用、船舶的兴波作用。 2、螺旋桨对船体有哪些影响?

4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

答:螺旋桨在船后工作时,由于它的抽吸作用,使桨盘前方的水流速度增大,根据伯努利定理,水流速度增大压力必然下降,故在螺旋桨吸水作用所及的整个区域内压力都要降低。

学习心得

能够在大连理工大学学习,我非常珍惜在这个学期学习的知识:《船模性能实验》、《船模性能实验》课程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我感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是我并没有气垒,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我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实验中我学会了许多船舶性能的验证,实验过程中培养了我在船舶性能实践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了良好的素质和道德,例如团队精神、交流能力、独立思考、测试前沿信息的捕获能力等;提高了自己动手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增强创新意识。

5

大工19春《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满分答案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姓名:报名编号:学习中心:奥鹏层次:专升本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实验1:船模阻力实验一、实验知识考察1、简述水面船舶模型阻力实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fm2z936yu9d31q9p63i6j6mw9sjow00do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