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教科版《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设计集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比,对本环节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在学习彩色图像的采样时,以上节课学习内容和灰度图像的采样为基础,通过启发,推进邻近发展区。

4.学生在高三才学习光电效应,本环节需要通过课件,向学生进行简单介绍。 环节三:量化

教师讲解:物体反射的光线(光信号,模拟信号),通过镜头照射到感光器上,感光器上光敏元件阵列将其分割为像素并转换为模拟的电信号(如下图A→B的过程),而在信息技术设备中存储的都是数字信号,所以我们还要将模拟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这个过程叫做量化。

依次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1. 采样获得的电信号是连续的、模拟的,而数字信号是离散的、数字的,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的依据应该是什么?

2. 将模拟电信号变化范围进行分割(如8等分),那么,各等分点能不能用二进制表示呢?怎样表示?

3. 当各等分点用二进制数表示后,在任意时刻t,光信号转变成的电信号能否近似的用二进制数表示呢?如何表示?为什么?

4. 怎样做才能使数字化的图像与真实的物体颜色更加接近,看起来更加真实? 教师边展示下图,边总结:

将模拟电信号按照由弱到强划分为若干个区间,每个区间端点对应一个二进制数,然后将表示像素的电信号强度提升或下降到邻近的二进制数。(由图B到图D,模拟信号(P1的纵坐标)转换为数字信号(P2的纵坐标)

31

设计思路:

1. 本环节中的问题1是在环节1基础上向前推进发展区,同时,问题1又题后续问题

的基础;

2. 问题2、3的解答,使学生理解了量化的两个过程;

3. 上节课中二种灰度图像的分析和观察,使学生对本环节问题4有了感性的认识,本

环节在此基础上向前推进最近发展区。同时,问题4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量化的理解。 环节三: 编码(压缩)

图形、图像的压缩原理比较深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相关内容很少。因此,应采取直接教学方式,给出相关的压缩技术方法,然后通过学生的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感受到图像数字化之后的数据量非常大。这样大的数据量,在因特网上传输时很费时间,存储介质中存储时很占“地盘”,因此就需要按照一定

32

的编码规则对图像数据进行压缩,用比较少的数据量表达原始的图像,以满足存储容量和传输带宽的要求。

图像数据压缩技术主要有两类方法。一类是通过改变图像的描述方式,减少数据量。而图像在压缩前后完全一样,这种压缩称为无损压缩;另一类是利用人眼的视觉特性,有针对地简化不重要的数据,以减小总的数据量。这种压缩方法生成的图像与压缩前有一定程度的不同,称为有损压缩。

学生活动:

(1)有一种无损压缩的方法是将颜色值相同的相邻像素点用一个计数值和该颜色值来代替。有一幅彩色图像如图:

它可以记录为

5 4 3 2 1 6 4 请问这两种记录方式的数据长度与压缩比?

(2)下图为一图像示意图(在表示每个像素点的单元格内标明了该像素的RGB值),分析压缩策略,以及压缩后的数据存储形式、压缩比。

(251, 32, (246, 40, 6) 15) (248, 27, 4) (248, 27, 4) (248, 27, 4) (248, 27, 4) (244, 47, 8) (248, 27, 4) (248, 27, 4) (248, 27, 4) 12) (251, 33, (248, 27, 4) (248, 27, 4) (248, 27, 4) (248, 27, 4) (244, 47, 8) (248, 27, 4) (244, 8, 8) (248, 27, 4) (248, 27, 4) (0, 128, 0) (2, 126, 14) (0, 128, 0) (0, 128, 0) (44, 124, 4) (0, 128, 0) 33

(242, 27, (240, 28, (252, 24, 0) (248, 27, 4) (248, 27, 4) (248, 27, 4) (248, 27, 4) (248, 27, 4) (248, 27, 4) (248, 27, 4) (248, 27, 4) (248, 27, 4) (248, 27, 4) 10) 10) (11, 86, (91, 104, 8) (91, 104, 8) (94, 105, 9) (91, 104, 8) (91, 104, 8) (91, 104, 8) (84, 97, 7) (87, 106, 8) (91, 104, 8) (91, 104, 8) 161) (10, 90, 166) (10, 90, (8, 82, 164) (9, 97, 163) 166) 166) 166) 166) 166) 163) 166) 166) (10, 90, (10, 90, (10, 90, (10, 90, (11, 82, (10, 90, (10, 90, (8, 82, 164) 166) 166) 166) (10, 90, (10, 90, (10, 90, 环节四: 图像的存储

教师:上面我们分别介绍了两种图像压缩方法,实际的图像压缩是综合使用各种有损和无损压缩技术来实现的。由于图片的用途不同、生成的软件不同、压缩方式不同,产生了很多种图片的格式,比如:BMP格式是Windows采用的图像文件存储格式,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的所有图像处理软件都支持这种格式;JPEG 格式是一种主要的有损压缩图像格式; GIF适合网页图像和 GIF 动画等等。

学生活动:

(1) 阅读教材中的表2-4。

(2) 讨论图形、图像文件格式的转换方法。

(3) 利用扫描仪采集一幅图片并存储为BMP格式,再将图片转换为其它格式,分

析各种格式图片效果及数据量。

(4) 利用通用压缩软件将BMP格式图片进行压缩,比较压缩文件与各种格式文件

的数据量。

环节五: 利用课件介绍数码相机的照相过程

34

环节六: 课堂总结(略)

案例评析

在上节课学生已经理解了图像在信息技术设备中存储的方法,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以数码相机为例,学习图像数字化的过程。本节课根据各环节内容的特点,灵活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讲练结合、以及循序渐进逐步推进最近发展区等。常言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应该深刻理解各种教学策略,把握其规律,这样才能驾轻就熟在教学实践中娴熟地运用,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35

教科版《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设计集 - 图文 

比,对本环节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3.在学习彩色图像的采样时,以上节课学习内容和灰度图像的采样为基础,通过启发,推进邻近发展区。4.学生在高三才学习光电效应,本环节需要通过课件,向学生进行简单介绍。环节三:量化教师讲解:物体反射的光线(光信号,模拟信号),通过镜头照射到感光器上,感光器上光敏元件阵列将其分割为像素并转换为模拟的电信号(如下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e6if9gbdf8jj329naf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