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路由器配置题(共6道题,共90分)
1、配置路由器Router,具体配置要求如下: (25分)
? 当前配置模式为用户模式 ? 修改路由器名称为R1
? 设置特权模式加密口令为cisco1 ? 设置支持Telnet访问,口令为cisco2 ? 设置控制台口令为cisco3
? 设置以太网接口0的IP地址为192.168.1.1/24,并重新激活。 ? 设置串行接口0的时钟为9600。 ? 全局禁用CDP
? 显示运行配置文件信息 ? 备份运行配置为启动配置 ? 最后回到用户模式
? 要求写出CLI的命令和命令提示符
2、配置路由器R1、R2和R3,具体配置要求如下: (10分)
(1)路由器R1作为DHCP服务器,为网段110.44.0.0/16提供DHCP服务。IP地址为网段110.44.0.0/16全部地址,默认网关地址除外。 (2)路由器R2作为DHCP中继,转发DHCP广播到DHCP服务器。
(3)路由器R3的E2接口作为DHCP客户机,从DHCP服务器动态获得网络参数,其中默认网关为110.44.0.1,租期为30天, (4)直接写出配置命令,不要求命令提示符。
1 / 8
3、 配置路由器R1和R2,具体配置要求如下: (10分)
? 路由器R1和R2的S0口封装PPP协议,启用R1对R2的PAP单向认证。 ? 路由器R1认证数据库用户名router2、口令cisco2。 ? 路由器R2的认证输出用户名router2和口令cisco2。 ? 直接写出配置命令,不要求命令提示符。
?
如果认证方式改为R1对R2的CHAP单向认证,简述如何修改。
4、配置路由器R1、R2和R3,具体配置要求如下: (20分)
(1)配置静态路由,实现R1与R3的通信。 (2)配置RIP协议,实现R1与R3的通信。
2 / 8
(3)配置OSPF协议单区域,实现R1与R3的通信。
(4)初始R1、R2和R3接口地址配置完毕并已激活。3 / 8
(5)直接写出配置命令,不要求命令提示符。
(6)以R1到R3的PING操作为例,说明PING通的路由过程。
5、配置路由器R1,具体配置要求如下:(15分)
4 / 8
? 拒绝172.16.1.1主机访问路由器R2的Telnet服务。 ? 拒绝172.16.1.0/24网段主机PING路由器R2。 ? 允许其他IP通信。
? 在以太网接口0应用该ACL
?
直接写出配置命令,不要求命令提示符。
6、配置路由器R1,具体配置要求如下:(10分)
?
实现内网源地址动态NAT。 ? 内网源地址为子网全部地址。
? 外网地址池范围是172.168.1.2到-172.168.1.253。 ?
直接写出配置命令,不要求命令提示符。
5 / 8
路由器配置题共6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