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卷(必修一)

考生须知:全卷分试题卷Ⅰ、Ⅱ和答题卷两卷,试题卷共7页,共有七大题,25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Ⅰ(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迷惘(wǎng) 炫耀(xuàn) 晨曦( xī) 溺爱( nì) 干瘪(biě) B.怪癖( pǐ) 抹煞(shā) 憎厌(zēng) 灰烬(jìn)啮噬(shì) C.磕绊( kē) 颤抖(zhàn) 巷道(hàng) 敷演(fū) 沉湎(miǎn) D.量具(liáng) 藐视(miǎo) 犄角(jī) 摭拾(zhí) 瞠目 (chē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廖廓 静谧 沧凉 汗流夹背 B.缠绵 慰籍 僻静 贻笑大方 C.蒙敝 炽热 驯服 再接再厉 D.甄别 烙印 矫饰 怡然自得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吃惊地发现,每个人留在纸上的物件,万千气象,绝不雷同,有些让人瞠目结舌。 B.巡天一百一十五个多小时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不负众望,10月17日上午,回到北京航天城,五千多名各界民众,以欢度节日般的热烈场面迎接飞天英雄。

C.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D.其实,在这“两代的矛盾”中,许多做父母的“错”,都依然出身于爱——虽然是自以为是的爱。

4.填入下列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 ,随处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存于永恒之中。

(2)最重要的途经之一,就是 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3)然而,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 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 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A.鼓励 研读 不是/而是 B.鼓励 阅读 不仅/而且 C.激励 阅读 不仅/而且 D.激励 研读 不是/而是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最近一段时间,中科学院以及北大、清华等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迷雾。

B.在西部大开发中,一些“老区”的领导已经认识到了改变产业结构的重要,他们希望再造就一个更为辉煌的未来。

C.《哈利·波特》中文版一经出版,便深受广大中学生读者所欢迎,短短九个月里,该书便重印了九次。

D.有时候示弱不是一种软弱的表现,相反却可称作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和清醒令人感慨的。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兴于隋唐,盛于两宋,又称“曲子”“曲子词”“诗余”“长短句”。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题目。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古代六本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有时又指古代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C.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先秦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李斯和韩非子是他的学生。《荀子》今存32篇, 《劝学》是其开篇之作。

D.韩愈,唐代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华丽文风,主张“文以载道”。《师说》是他的代表作,在文中作者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陋习。

7.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正确的是( ) ① “语文”就是书面语和口头语的合称。

② 混沌初开,人猿相揖别,人类自从有了语言,标志着摆脱了蒙昧、野蛮而进入了文明开发的时代。

③ 人生在世,靠语文进行学习、工作、生活,语言是人们须臾不可缺少的工具。 ④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言的外延就有多大。

⑤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化,智慧的物化,说在口头上叫“语”,写在纸上叫“文”。 A. ②⑤④③① B. ②⑤①④③ C. ②③⑤①④ D. ②③①④⑤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灵运因父祖之资,生业甚厚,奴僮既众,义故门生数百,凿山浚湖,功役无已。寻山涉岭,必造幽峻,严障千里,莫不备尽。登蹑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人。临海太守王琇惊骇,谓为山贼,徐知是灵运乃安。又要琇更进,琇不肯,灵运赠琇诗曰:“邦君难地险,诱客易山行。”在会稽亦多徒众。 (《宋书·谢灵运传》)

下列各组中,找出加点的字与例句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项。 8.例句:上山则去前齿 ( ) A.以身作则 B.学者至今则之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9.例句:徐知是灵运乃安 ( )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C.家祭勿忘告乃翁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0.例句:又要琇更进 ( ) A.遣兵数百于东界要之 B.事在四方,要在其中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D.量要而带之

三.阅读《劝学》《师说》,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明白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 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卑:卑鄙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 惑:糊涂 12.对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尝跂而望矣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C.其皆出于此乎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1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

B.《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卷(必修一)考生须知:全卷分试题卷Ⅰ、Ⅱ和答题卷两卷,试题卷共7页,共有七大题,25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Ⅰ(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迷惘(wǎng)炫耀(xuàn)晨曦(xī)溺爱(n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8c263exya7wp9920czo7b3ef97x1a00zz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