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人。
5、访问提纲:结构式访谈(列出预先设计好的主要问题进行询问、交谈)或非结构式访谈(根据研究内容时行询问、交谈)。作详细的访谈记录或录音。
6、调查计划:在第一次访问之后隔几个月或半年后再进行访问,共访问二到三次。调查时间约一年。由被访者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时间,地点接受访问。 人员计划:调查组共5人,明确每个人所负责任。 研究经费和物质手段(略) 参考答案二:
1、题目:对纯民间行业商会的发展状况调查。
目的:通过对商会发展状况的各种因素分析,了解商会在现阶段发展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2、研究设计类型:解释性研究,抽样调查。 研究方法:以统计调查为主,结合实际研究。 3、分析单位:以丰台区肉类商会为主要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分析商会的主要特征以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政策的历史变化等。 4、抽样方案:调查问卷形式。
研究总体,丰台区肉类商会的发展过程,和商会工作人员进行访谈。 5、调查时间:正是调查为:2008年7月20日-8月9日 调查地点:在商会办公室进行访谈。 调查计划:由本人独立完成。 6、经费预算(略)
作业二
(第4章--第6章)
习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 总体 本身所具的有的 异质性 。
2、 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 直接抽样法、抽签法和 随机数表法 。
3、检索公开发表的文献的方法主要有 人工文献检索 和 计算机文献检索 。 4、 文献分析有两大类,即文献 定性分析 和文献 定量分析 。
5、 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 直接发送法 和 间接发送法 。 二、选择题
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1、分类抽样主要解决的是( A )
A、总体异质性程度较高的问题 B、总体同质性程度较高的问题 C、总体内所含个体单位数量过大问题 D、总体内所含个体单位数量不足问题
2、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方法是指( D )。
A、分类抽样 C、整群抽样
B、多阶段抽样 D、系统抽样
3、综述、评论、述评、进展、动态、年鉴、专著、指南等属于( D )。
A、零次文献 C、二次文献
B、一次文献 D、三次文献
4、文献法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显著的区别为它是( A )。
A、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 B、它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 C、它是一种直接的调查方法 D、它是一种间接的调查方法
5、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问卷是( C )。
A、访谈问卷 C、量表
B、自填式问卷 D、开放式问卷
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抽样的一般步聚有( ABCDEF )
A、界定总体
B、决定抽样方法 D、制定抽样框
C、设计抽样方案
E、样本评估 F、实际抽取样本
2、每一个社会调查研究竟应当选择多大规模的样本,主要取决于( ABEF )
A、总体的规模
B、总体的异质性程度 D、抽样过程的控制
C、抽样单位的规模
E、调查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因素 F、样本精确度要求
3、摘取信息一般有以下步骤( ABCD )
A、浏览 C、精读
B、筛选 D、记录星 F、撰写札记
E、编制纲要
4、问卷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 ABCE )
A、封面信
B、编码 D、问卷名称 F、问卷统计
C、问题及答案 E、指导语
5、问卷中的问题基本上可分为( EF )
A、前景性问题 C、主观性问题 E、开放性问题
B、客观性问题 D、检验性问题 F、封闭性问题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抽样和抽样调查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
答: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中,按照一定的方
法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和方法,或者说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和方式。
抽样调查是人们由部分认识整体的重要途径,而抽样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基本作用在于向人们提供一种实现由部分认识总体这一目标的手段,因此,抽样和抽样调查不是一回事。
第一,抽样和抽样调查不能混为一谈,抽样只是抽样调查的前提和一部分,只解
决抽样调节过程中的选取调查对象这一问题,抽样调查的其他所有问题都和另外的方法我解决。
第二,抽样只是抽取样本的方法,而不是调查方法或者资料收集方法,再进一步
的说,即使抽样调查,也不能定义为一种调查方法和资料收集方法。
2、怎样才能检索到所需要的文献?
答:首先进行文献检索,主要方法有:
①人工文献检索:这种方法主要借助两类工具:一是有关机构编制出版的文献检索工具。二是图书情报机构(主要是图书馆)编制的目录。
②计算机文献检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登录专门的网站进行检索;二是利用大型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进行查找。
③参考文献查找法:根据作者在文章、专著中所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或在文章、专著中所引用的文献名目,追踪查找有关文献资料的方法。
其次进行文献搜集。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 对于未公开发表的文献属于个人收藏品的,在征得文献主人同意的前提下,采取租、借复印等办法进行搜集;若是机构收藏品,可按一定的程序和规定,采取向有关单位直接索取、文献交换、复印复制、租、借等方式搜集。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上级主管部门下达指令采用征集、调拨等方式搜集。
对于公开发表的文献,可采用到图书情报机构搜集、互联网上下载或直接购买的方法进行搜集
四、论述及应用题(两题,共55分)
1、什么是简单随机抽样和分类抽样?分别举例说明它们适用于什么样的调查总体?
答:简单随机抽样又称为纯随机抽样,是指在特定总体的所有单位中直接抽取N个组成样本。它是一种等概率抽样和元素抽样方法,最直观地体现了抽样的基本原理。它对总体中所有个体完全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即抽样时是不对所有个体进行任何分组排列的,抽取样本的数量是事先设定的,是从总体中逐个进行抽取的,从而使总体中任期目标制何个体都同样有被抽取的平等机会。
分类抽样也叫类型抽样或分层抽样,就是先将总体的所有单位令照一种或几种特征分为若干个子总体,每一个子总体即为一类,然后从每一类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称为分类样本,它们的集合即为总体样本。
简单随机抽样仅适用于总体所包括的单位较少,又比较集中的情况,例如检验超
市中某商品质量时的抽样,检查某大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时的抽样等。
分类抽样适用于总体内个体数目较多,结构较复杂,内部差异较大的情况。例如
调查某企业员工的生活待遇问题。
2、在上次作业所完成的概念操作化的基础上,设计一分调查问卷。(30分) 要求:结构完整,问题不得少于20个,以封闭式问答为主。
答: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无固定答案(不要照抄)。 (附本题所涉及的知识点:问卷设计的方法和原则: 问题的种类:
① 背景性问题:主要是被调查者个人基本情况,是对问卷进行研究的重要依据。 ② 客观性问题:是指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各种事实和行为。
③ 主观性问题:是指人们的思想、感情、态度、愿望等一切主观世界状况方面的问题。
④ 检验性问题:是特为检验回答是否真实、准确而设计的问题。 问卷设计原则:
① 客观性原则:调查者要从研究的目的和需要出发,尽可能多、尽可能全面和尽可能详细地提出问题。
② 目的性原则:是指设计问题必须紧紧围绕调查研究的目的来进行。 ③ 必需性原则。是指设计问题应该是必需的,并以够用为度。
④ 对象性原则:是指设计问题要充分注意被调查者的特点,所设计的问卷要充分考虑被调查者的时间、精力等因素。
⑤ 自愿性原则:设计问题必须考虑被调查者是否自愿真实回答问题。 ⑥ 具体性原则:问题的内容要具体,不要提抽象、笼统的问题。 ⑦ 单一性原则:是指问题的内容要单一。 问题的安排:设计问题可采取下列几种排列方式: ① 按问题的性质或类别排列; ② 按问题的复杂程度排列; ③ 按问题的时间顺序排列;) 实例:(仅供参考)
****年度**小区业主满意度调查问卷
尊敬的**区**座**户***业主: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成性考核册和参考答案(201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