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7. 对粉尘浓度及喷射混凝土回弹率的规定等;

8. 巷道涌水的处理方式;

9. 备用材料、数量、规格及存放地点; 10. 明确支护质量与要求。 (二) 支架支护。

1. 钢混支架:钢件和钢筋混凝土加工件的品种、制作形状、规格尺寸、强度、配件、背板、充填材料的规格、质量等要求;

2. 金属支架:支架必须构件齐全,撑(拉)杆、垫板、背板的规格,支架的顶部、两帮背紧、背牢、充满填实,安设方式等要分别要求,可缩性支架可缩量应与围岩的变形量相适应; 3. 备用支架的数量、规格、存放地点; 4. 明确支护质量与要求。

(三) 砌碹支护。

1. 预制混凝土块、料石等规格,砌体厚度、基础槽深度、砂浆配比、强度设计、砌体壁后充填质量、砌体灰缝质量等;

2. 碹胎的架设应与巷道中心线垂直,结构尺寸、碹胎的间距、倾斜巷道迎山角度、支设方法、固定方式、脚手架设置等;

3. 砌筑碹体操作工艺、砌体顺序、一次砌体长度、砌体壁后充填材料选择、高冒区的处理方式等;

4. 备用砌拱材料的品种、数量、规格、存放地点; 5. 明确支护质量与要求。

第五十七条 各支护工序的安排及要求。

第四章 施工工艺

第一节 施工方法

第五十八条 确定巷道施工方法。

第五十九条 巷道开口施工方法:从支设巷道开口临时棚开始,到支上固定棚止,施工顺序作必要的描述。

第六十条 特殊条件下的施工方法如:

1、 石门揭开煤层时的施工方法:放震动炮、打超前钻排放瓦斯等;

2、 硐室的施工方法:硐室位于Ⅰ类、Ⅱ类围岩中宜采用全断面施工方法,位于Ⅲ类、Ⅳ类围岩中宜采用分层施工法;

3、 交岔点的施工方法:交叉点位于Ⅰ类、Ⅱ类围岩中宜采用全断面施工法,位于Ⅲ类、Ⅳ类围岩中宜采用分部施工法,位于Ⅴ类围岩中宜采用导硐施工法;

4、 倾斜巷道的施工方法:支架应有迎山角、支架防倒采用上、下撑拉杆,增设防滑、防跑

车装置,掘进、扒装机械固定等。

第二节 凿岩方式

第六十一条 确定凿煤(岩)方式。 第六十二条 机掘作业方式,截割顺序等。 第六十三条 炮掘施工工序安排,工艺流程等。

第六十四条 描述全岩巷、半煤岩巷、煤巷掘进施工,不同的钻爆、扒装、运输方式等。 第六十五条 不同施工方式的机具、钻具、供电、照明、湿式凿岩(煤)、通风、设备布置方式等。

第六十六条 在有煤与瓦斯突出倾向的巷道掘进,采取先抽后掘的施工方式等。 第六十七条 对掘、斜交、正交巷道时,必须有准确的实测图;当两个巷道接近时、斜巷与上部巷道贯通时的施工方式等。

第六十八条 绘制设备布置示意图。绘制掘进机截割顺序图。

第三节 爆破作业

第六十九条 爆破条件:巷道断面、顶板,通风方式、瓦斯含量,掏槽方式,周边眼与设计轮廓线关系,循环进度,炸药的种类,雷管的型号,炮眼利用率,炸药、雷管消耗量等。 第七十条 掘进采用锚喷支护钻爆法施工时,必须采用光面爆破。爆破参数,宜符合下列规定:

1、 炮眼的深度为1.8~3.5m;

2、 周边炮眼的间距为350~600mm; 3、 周边炮眼的密集系数为0.5~1.0; 4、 周边炮眼的药卷直径为20~25mm。

第七十一条 爆破说明表:炮眼的名称、眼距、角度、深度、数量,使用炸药、雷管的品种,装药结构、装药量,封泥长度、连线方式、起爆方式、爆破顺序等数据。

第七十二条 炮眼布置图:标明巷道岩石的厚度,断面形状、尺寸,炮眼的位置、个数、深度、方向、角度,炮眼编号等参数。

第七十三条 在有瓦斯或有煤尘爆炸危险的掘进工作面,爆破应全断面一次起爆;不能全断面一次起爆的,必须注明采取的安全措施。具体说明光面爆破作业采取的措施等。

第七十四条 绘制炮眼布置正面图、平面图、剖面图。绘制装药结构示意图。

第四节 装载与运输

第七十五条 确定装载与运输方式。

第七十六条 装载、运输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名称、型号、安装位置、固定方式,安全设施的安设方式、运输距离等。

第七十七条 煤、矸、材料、设备等的运输方式。

第七十八条 人员进、出工作面与物料运输安全隔离方式及要求。

第七十九条 耙装机固定、防滑、防出槽、机身照明方式,耙装机与掘进工作面的最大和最小的允许距离等。

第八十条 小绞车及回头轮的安装、固定方式等。

第八十一条 装载与运输各工序安排,与其他工序协调等。 第八十二条 绘制运输系统示意图。

第五节 管线及轨道敷设

第八十三条 风筒、风管、水管、缆线等吊挂方式与工作面保持间距等。

第八十四条 敷设轨道的型号,中心线距、轨距、轨枕等参数,临时轨道、永久轨道、道岔、调车场质量要求等。

第六节 设备及工具配备

第八十五条 列表说明所需设备、工具的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等。

第五章 生产系统

第一节 通风

第八十六条 选择通风方式、通风设备、设施。

1 采用压入式、抽出式通风方式; 2 采用混合式通风方式;

3 高瓦斯区域、瓦斯抽放对通风的特殊要求

4 局部通风机、压风机、配套通风设施及防尘、隔爆、监测设施的安装位置等;

5 风筒选择、敷设方式

第八十七条 说明瓦斯喷出区域、高瓦斯矿井、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装设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两闭(风电、瓦斯电闭锁)设施,装备“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自动分风的功能。低瓦斯矿井局部通风机采用装有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供电线路供电,或与采煤工作面分开供电;采用风电、瓦斯电闭锁的方式等。 第八十八条 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应按各煤矿企业制定的“一通三防”规定或根据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炸药用量,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局部通风机的实际吸风量等因素分别计算,并选取其中最大值。

(一) 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100(67)qk,式中 Q-------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100(67)----单位瓦斯涌出量配风量,以回风流瓦斯浓度不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的换算值;q----掘进工作面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k----掘进工作面因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应根据实际观测的结果确定(掘进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与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之比)。通常,机械工作面k=1.5~2.0;炮掘工作面k=1.8~2.0。低瓦斯高二氧化碳矿井还必须按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可参照按瓦斯涌出量的计算方法。 (二) 按炸药使用量计算:Q=25A,式中 Q----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25-----每千克炸药爆炸不低于25m3的分配量;A----掘进工作面一次爆破所用的最大炸药用量,kg。 (三) 按工作人员数量计算:Q=4n,式中 Q----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4----每人每分钟应供给的最低风量,m3/min;n----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四) 按局部通风机的实际吸风量计算:Q=Q局IKf,式中 Q------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Q局---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的额定风量,m3/min;I----掘进工作面同时运转的局部通风机台数,台;Kf------为防止局部通风机吸循环风的风量备用系数,一般1.2~1.3,进风巷中无瓦斯涌出时取1.2,有瓦斯涌出时取1.3。Q大于或等于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与风筒实际漏风量之和,需实测而定。

第八十九条 根据上述计算的工作面需要风量要求,进行局部通风机、风筒规格选型。 (一) 局部通风机风量的确定:Qf=Qj/60Φc ,式中 Qf-----局部通风机风量,m3/s ;Qj---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Φc—风筒的有效风量率,%。风筒有效风量率可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1. 有效风量率(Φe)。这是指风筒送往掘进工作面的风量与局部通风机吸风量之比的百分数。Φe= Qa/Qf×100%,式中 Φe----有效风量率,%;Qa----风筒送往掘进工作面的实际风量,m3/min;Qf----局部通风机(吸)风量,m3/min。

2. 漏风率(L1)。这是指风筒的漏风量与局部通风机吸风量之比的百分数。 L1= Q1/Qf×100%,式中 L1-----漏风率,%;Q1-----整列风筒的总漏风量,m3/min;Qf-----局部通风机(吸)风量,m3/min。

(二) 局部通风机风压的确定。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时的工作全压为:hft=RQ2+hv,Q=√QfQa ,hv=1/D4Qa 2,式中 hft----局部通风机工作全压,Pa;R-----风筒风阻,N·s2/ ;Q-----风筒平均风量,m3/min;Qf----局部通风机(吸)风量,m3/min;Qa----风筒出口风量,

m3/minhv----风筒出口动压;D4----风筒出口直径,m。

(三) 局部通风机选型。压入式通风时需计算局部通风机全压工作风阻Rft: Rft= hft/q2a,式中 Rft----局部通风机全压工作风阻,N·s2/ m8; -----局部通风机工作全面,Pa;Qa-----风筒出口风量,m3/min。抽出式通风时,则计算局部通风机静压工作风阻Rfs: Rfs =(hft-hfv)/Qf2 hfv=1/2p(Qf/S0)2, 式中 Rfs—局部通风机静压工作风阻,N·s2/m8 ;hft —局部通风机工作全压,Pa;hft —局部通风机动压,Pa; p—空气密度,kg/m3; Qf—局部通风机吸风量,m3/min; S0 —局部通风机出风口断面积,㎡。 第九十条 掘进工作面风量验算。

(一) 按最低风速验算。

1. 岩巷掘进工作面的最低风量Q岩(单位:m3/min): Q岩 ≥9S岩 ,式中 9——按岩巷掘进工作面最低风速的换算系数;S岩 ——岩巷掘进工作面的断面积,㎡。

2. 煤巷掘进工作面的最低风量Q煤(单位:m3/min): Q煤≥15S煤 ,式中 15——按煤巷掘进工作面最低风速的换算系统; S煤—煤巷掘进工作面的断面积,㎡。 ≥15 ,式中 15——按煤巷掘进工作面最低风速的换算系统; S—掘进工作面的断面积,㎡。

(二) 按最高风速演算。岩巷、煤巷或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的最高风量Q(单位:m3/min):Q≤240S,式中 240——按掘进工作面最高风速4m/s的换算系统;s——掘进工作面的断面积,㎡。

(三) 按掘进工作面温度和炸药量验算,见表1。

(四) 按有害气体的浓度验算。回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1%;其他有害气体浓度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P瓦/Q掘≤1%,式中Q掘----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P瓦---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

第九十一条 掘进工作面风量经验算必须同时满足以上4个条件,如果有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条件要求,需重新对局部通风机选型。

第九十二条 安装局部通风机的地点,全风压风量要大于局部通风机吸风量,还应保证局部通风机吸入口至掘进工作面回风口之间的最低风速,全岩巷道不得低于0.15m/s,煤巷和半煤岩巷不得低于0.25m/s的要求等。 第九十三条 绘制通风系统示意图。

第九十四条 常备用局部通风机吸风量参考表,见附件12。柔性风筒有效风量及漏风率参考表,见附件13。胶皮风筒摩擦阻力系数表,见附件14。局部通风机风筒配套选用参考表,见附件15。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参考表,见附件16。

第二节 压风

第九十五条 确定掘进工作面风源,压风方式。

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

7.对粉尘浓度及喷射混凝土回弹率的规定等;8.巷道涌水的处理方式;9.备用材料、数量、规格及存放地点;10.明确支护质量与要求。(二)支架支护。1.钢混支架:钢件和钢筋混凝土加工件的品种、制作形状、规格尺寸、强度、配件、背板、充填材料的规格、质量等要求;2.金属支架: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7i3g06cef44s0w0dy2l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