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笔算:两个小题 3、注意什么? 二、导入新课
(一)、根据北京赢了提出问题 : 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 列式: (二)、教学例 2 56-18 1、列竖式
2、个位数 6-8 如何相减
生:动手操作, 建立表象, 同时利用小棒方法计算图式结合,算理
退位减法的方法。 (三)、教学例 350- 24 讨论:
个位相减,怎么办? 再减十位时,十位是几? 生:解答。 三、师生共同小结计算方法 四、练习 P19:填在书上 练习三:第 5 题 集体练习做,并订正 对比练习: 45-2463-23
理解
45-2963-28 练习三:
第 6 题、第 7 题
五、小结:把你今天的收获告诉你的同桌。 六、布置作业:随堂练习 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及提高计算能力 培养观察分析比较思维竖式连加连减的方法 难点:连加连减的简便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八个加减式题
连加连减 4+8+ 517-8- 4 二、讲授新课 连加:例 1 看 P26 图形提问:
1、一组和第二组一 共摘了多少个? 2、第二组和第三组共摘多少个? 3、三组一共摘多少个? 4、导入出连加例 1:
重点:
28+34+23 启发计算: 1、分步计算 2、简便方法计算 例:
3、“做一做的习题 三、连减
根据课件学生学习例 2: 85- 40- 26 = 做例 2 下面做一做的题 四、小结 计算过程和方法 五、练习
1、分组做第一题,集体订正。 2、第二题:三个板演示后订正。 3、第三题填在书上。 4、口算检查讲评。 加减混合 教学目标:
1、握加减混合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学会合作交流 重点: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并能计算。 难点: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通过图片、电脑回答提出的问题 2、小兔出了四道题:
56-12-17 40-23-12 55+30+8 28 +11+59 二、讲授新课 教学加减混合
1、以乘车为例:车上有 67 人,到站下了 25 人,又上来了 28 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2、你是怎样列式计算: a、 b
3、小结提出的口算的简便方法。 三、练习
1、说第 6 题:列式和答案
2、第 7 题:由四名学生板演后订正。
3、第 8 题:在书上做后集体订正 4、第 9 题:学生自己划线计算。 四、小结:谁来把你的收获说给小朋友听?
五、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书后未完成的练习 加减法的估算 教学目标:
1、理解生活中估算的必要性,也是一种精确计算。
2、注意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理解估算过程。 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理解过程 难点:估算策略的多样化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例 4:
以买生活用品为例, 用 100 元,买热水瓶 28 元,水壶 43 元, 水
杯 24 元,钱是剩还是不够? 2、学生把方法说一说,表扬好的说法。 3、举例:学生兴例 以拿钱买东西为例,说明可先从钱去买的第一种产品,再看 买下一种产品是否钱够。 二、练习 做“做一做” P31 1、练习六的第 1 题重点是 31+52
38+39 策略计算。 2、第 2 题 教育学生一盒有多少支?是一个横在有数据。 三、小结 这节课内容
四、布置作业:同桌之间练习估算 两位数加两位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的式题。 2、注意竖式计算的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 竖式对位的写法。 难点: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以学校年级人数为例: 车上能乘 80 人 一年级:一班和二班 二年级:一班和二班 三年级:一班和二班 四年级:一班和二班
五年级:一班和二班 也可分组计算。 2、教师可用小棒摆计算: 如: 36+ 30 等 强调竖式写法。 相同数位对齐,即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
3、学生自出自演四个不进位加法式题。 二、练习
第一题 第2题 整理和复习: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精彩实录教案及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