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概论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一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概论

一:有关健康的概念 ·健康:(1948年WHO)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三维健康观) ·“道德健康” ·健康的三个层次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行为和生活方式、环境、生物学和卫生服务。 1.行为和生活方式 ·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

·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的膳食、适量的运动、戒烟和限制饮酒、心理健康。 2.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3. 生物学 4.卫生服务

第一节 健康教育

一. 健康教育的涵义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

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健康教育的教育活动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它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干预。

·健康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以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保健的科学。 二: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 1. 按目标人群或场所分 2. 按教育目的或内容分 3. 按业务技术或责任分 三: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 1. 调查研究方法

(1) 描述性调查研究 (2) 分析性调查研究 (3) 社会调查研究 2. 实验研究和准实验研究 3. 教育干预方法

(1) 信息传播 (2) 行为干预

第二节 健康教育的发展

一:健康教育发展概况

二:国外健康教育发展概况

第三节 健康促进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一:健康促进的涵义

·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各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包含了个人行为改变,政府行为(社会环境)改变两个方面,并重视发挥个人、家庭、社会的健康潜能。 二:健康促进的领域:

·1986年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通过《渥太华宣言》指出健康促进涉及5个主要领域:

1. 制定能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2. 创造支持的环境 3. 加强社区的行动 4. 发展个人技能

5.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健康促进具体应包括三个方面:

1. 预防性健康保护(preventive health protection) 2. 预防性卫生服务(preventive health service) 3.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 三:健康促进的基本特征 1.2.3.4.5.

四: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社会动员(social mobilization) 1. 社会动员的层次 (1)领导层的动员

措施:游说、汇报,举行学术研讨会等。 (2)社区、家庭与个人参与的动员 途径:健康教育

(3)非政府组织(NGO)的动员。 (4)动员专业人员参与 2. 社会动员的手段

(1)利用社会市场学的技术 (2)信息的传播 (3)人员培训 (4)管理技术

五:健康促进的发展

1997年第四次健康促进国际大会发表了《雅加达宣言》

第四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社会作用和任务

第五节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相关学科

第二章 健康传播

·传播学:20世纪40年代,新兴的边缘学科。

第一节 传播概论

一:信息、传播与健康传播 1. 信息与讯息

·信息(information)泛指情报、消息、数据、信号等有关周围环境的知识; ·讯息(message)是由一组相关联的信息符号所构成的一则具体的信息,是信息内容的实体。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

健康信息(health information)泛指一切有关人的健康的知识、技术、技能、观念和行为模式,即健康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所制作、传递和分享的内容。

3. 符号(symbol)是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是信息的载体。

·编码(encoding)把信息制作成符号的过程。

·译码和释码:将符号所代表的信息原意还原和解释。

4. 信息加工(information processing)指对信息的接收、存储、提取、处理

和传送的加工信息工程。

·广义的信息加工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认知;第二层意思涉及人们如何衡量、增加、提取以及使用已经存储的信息。

5. 传播(communication)意即共同分享,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符号进

行的信息的交流与分享,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行为。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制作、储存、传递和接收信息等一切传播活动,研究人与人之间交流与分享信息关系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6. 健康传播(health communication)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和策

略。指以“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 二:传播的分类

1. 人际传播(人际交流或亲身传播)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的信息交流。 2. 大众传播:指职业性信息传播机构和人员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

期刊、书籍等大众媒介和特定传播技术手段,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

3. 组织传播:指组织自己,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有组织

有领导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公共关系学)

4. 自我传播:指个人接收外界信息后,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心理

过程,是人类进行一切信息交流的必要的心理学基础。 三:传播结构与传播关系

1. 传播结构 是传播关系的总和,包括从传播者一端到受传者一端之间所构

成的各种关系。

2. 传播模式:指为了研究传播现象,采用简化而具体的图解模式来对复杂

的传播结构和过程进行描述、解释和分析,以求揭示传播结构内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五因素传播模式(5W模式)who\\what\\through what channel \\to whom\\with what effect

(2)施拉姆双向传播模式 3. 传播要素 ·传播者(communicator)·信息(information)·媒介渠道(media and channel)·干扰(interference)·把关人(gate keeper)·受传者(audience)·反馈(feedback) 4. 传播关系:人们通过信息交流和分享而在传播活动中建立起来的相互关

系。

·建立传播关系必需依靠共同经验域、契约关系和反馈这三个基本条件。 (1)共同经验域 (2)契约关系 (3)反馈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二节 人际传播

一:人际传播的概念 ·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直接的信息沟通的交流活动。

·人际传播可分为个人与个人之间(交谈、访问、劝告咨询等)、个人与群体之间(授课、报告、演讲、讲座等)、群体与群体之间(会谈、座谈、讨论等)三种形式。

二:人际传播的特点

1. 不需非自然媒介,简便易行。 2. 双方互为传播者和接受者。 3. 有益于提高传播的针对性。

4. 传播速度相对较慢,信息量较小,传播覆盖面较小。 三:人际传播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四:人际传播技巧 1. 说话技巧 2. 问话技巧 3. 听话技巧 4. 反馈技巧 5. 观察技巧

第三节 大众传播

一:大众传播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

·大众传播:指职业性信息传播机构和人员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期刊、书籍等大众媒介和特定传播技术手段,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

2. 大众传播的特点

·传播者是职业性的传播机构和人员,并需要借助非自然的传播技术手段。 ·信息是公开的、公共的,面向全社会人群。 ·信息扩散距离远,覆盖区域广泛,速度快。 ·传播对象为数众多,分散广泛,互不联系。

·传播是单向的,很难互换传受角色,信息反馈速度缓慢且缺乏自发性。 3. 大众媒介的共同特点

(1) 概念

·具有大众传播特征的传播活动中应用的媒介属大众传播媒介,如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书籍等。

(2) 共同特点 ·间接性传播 ·覆盖面广

·面向整个社会,具有公开性,负有重大的舆论导向和社会责任。 ·具有较高的时效性

·传播材料的统一成批生产与重复利用,可确保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4. 主要大众媒介的特点与比较 5. 媒介组合()

·指在同一大众传播的媒体计划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媒体。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6. 传播媒体的选择原则 ·保证效果原则 ·针对性原则 ·速度快原则 ·可及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二:大众传播常见障碍 ·讯息障碍 ·语意障碍 ·符号障碍 ·心理障碍

第四节 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与对策

一:健康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是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情感、思想、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反应。

·健康传播的效果,按可达到的难度层次由低向高依次分为四个层次。 1. 知晓健康信息 2. 健康信念认同

3. 态度向有利于健康转变

4. 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二: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与对策 1. 健康传播者方面

·健康教育工作者与所有负有健康教育职责的人是健康教育传播的主体。 (1)作好健康信息把关人作用。 (2)选择合适的传播者

(3)提高业务素质,增加与受众及媒体的共同的经验范围。 2. 健康信息方面

·信息内容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指导性。

·使用的符号要准确、通用、适合受传者理解与媒介采用。 ·讯息表达形式的设计应根据传播目的和受传者需求。 ·符号和讯息的抽象层次要适合目标人群。 3. 媒介渠道方面 (1)媒介渠道的选择

·传播信息媒介对目标人群的适应性。

·要传播的健康信息是否适合所选择的媒介来传播。 (2)注意多媒介渠道的组合策略 4.受传者(受众)方面 (1)受传者心理因素

·受传者的心理过程:知晓、劝服、采纳、加强。 (2)受传者在接受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共同心理特征 ·“五求”求真、求新、求短、求近、求情厌教。 (3)受传者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

(4)受传者的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对健康信息的需求 5.环境方面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概论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第一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概论一:有关健康的概念·健康:(1948年WHO)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三维健康观)·“道德健康”·健康的三个层次二:影响健康的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环境、生物学和卫生服务。1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6ioi2cyxh23x6i11fyp2nsft0iuth00r8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