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教案

山东省昌乐县红河镇中学 吕纪勤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唐朝与外国频繁友好往来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鉴真六次东渡和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体现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奋斗的精神。 【重点、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的对外友好交往,其中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在于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交流、电教手段 【学习过程】

导入:出示《西游记》剧照。

提问:吴承恩的《西游记》实际上是以哪一个历史故事为题材写成的?《西游记》以玄奘西游天竺取佛经的故事为题材写成的。 出示《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天竺的位置并填出唐朝时的主要外贸城市及与唐朝有往来的国家 一、对外友好往来

(通过填图让学生对唐朝对外往来有个粗略的了解,同时提高学生读图和填图能力) 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学生讲解从哪些城市出发,经过哪些路线,到达哪些国家:从洛阳、长安出发向西通过丝绸之路,可以到达天竺、波斯、拂菻、大食,向东可以到达新罗;从广州出发,走海路可以到达东南亚各国、天竺,最远可以到达波斯湾;从扬州出发可以到达日本。

由此可见,唐朝对外交往相当频繁,与唐朝有贸易往来的包括亚非欧七十多个国家。当时唐朝的都城长安,云集世界各国人士,成为世界性的大都市。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的情况。 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由学生列举唐朝与日本的来与往:

1、遣唐使(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

想一想:遣唐使来唐的主要使命是什么?从哪里可以反映出来?

——学习唐朝的文化。(从遣唐使的人员构成和遣唐使回国带回大量的书籍可以反映出来) 同时,使团对唐朝的赠品(珍珠、绢、琥珀、玛瑙),和唐朝的回礼(高级丝织品、瓷器、乐器、文化典籍),实际是两国之间的贸易。 2、鉴真东渡

播放《鉴真东渡》的录像。

鉴真的六次东渡,可以说是历尽磨难。第五次东渡时,鉴真刚出海就遇上了风暴,鉴真一行在海上漂流了14天,抵达海南岛。在这次东渡中,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牺牲,而鉴真

本人也因病双目失明。

鉴真仍支持不懈,终于在753年,东渡成功。

(通过鉴真的感人经历,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奋斗的精神)

鉴真的六次东渡,传为中日交往的一段美谈。郭沫若称赞鉴真东渡:“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学生解释郭沫若赞美鉴真的诗句,并用事例说明。

舍己为人传道艺:鉴真把唐朝的建筑、医药等道艺传到了日本。在鉴真主持设计建造的日本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在唐招提寺内保存的鉴真坐像也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 日本政府为什么要把鉴真坐像定为国宝?

表明这坐像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鉴真坐像是唐朝与日本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日本政府把它定为国宝,表示对鉴真的尊崇和对中日友谊的珍视。

“唐风洋溢奈良城”——说明通过日本与唐朝频繁的友好往来,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巨大的影响。

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学生列举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制度、建筑、钱币和文字、茶道、服装、坐姿。

例如在建筑方面:(出示日本平城京和唐长安城的对比图)两幅图有什么相似之处?说明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都有朱雀大街,把南城一分为二;都有西市、东市,商品贸易同居民区分开;都是街道布局整齐笔直如棋盘状;都有皇帝的宫殿并都在城北中央。

这说明日本建筑、城市建设与管理、经济制度、皇权思想等从里到外,都渗透着唐朝的制度文化,留下唐朝的影子。

总结:唐朝时,国力强盛、文化发达,日本与唐朝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积极地学习唐朝的文化,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

下面我们来看看唐朝与新罗友好往来的情况。 三、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略讲) 在地图上找到新罗的地理位置。

新罗就是今天的朝鲜半岛,新罗与中国毗邻,所以两者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新罗商人给唐朝带来牛、马、人参等,从唐朝带回丝绸、茶叶、瓷器、药材和书籍。

同时唐朝文化对新罗的影响也很深远。如韩国的国旗,韩国的国旗被称为太极旗,是以儒教及道教的思想为基础而绘制的;韩国的文字是在中文的基础上创造的。

刚才我们讲了日本、新罗在与唐朝密切的友好往来中,学习唐朝的文化,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同时,唐朝也不忘学习其它民族的先进文化,充实自己。 学生举例:朝鲜音乐传入中国;玄奘西游取经。 四、玄奘西游

学生自制课件,并根据课件讲解玄奘西游的经历。

玄奘取经回来后,还根据旅途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本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藉。后来,考古工作者就是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找到了那烂陀寺的遗址。

课堂小结:最后我们用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来形容唐朝的对外关系。尽管当时的唐朝,有茫茫戈壁、漫漫黄沙和惊涛骇浪、碧海蓝天与世界各国阻隔,但是却阻止不了世界各国的商贾、学者、使臣的那追求梦想的脚步匆匆。使唐朝成为世界各国高山仰

止的对象。唐朝,是每个炎黄子孙的骄傲!经过几个世纪的轮回,当历史的东风再一次吹响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号角,你,我,每一个中华儿女,有没有使中华文明远被世界各地的雄心梦想?有没有?那就祝愿:让我们的中华文明,在不久的将来,再一次如珠穆朗玛,一览众山小。

达标检测:

1.隋唐时期陆路、海路都可到达的国家是 A.朝鲜、日本 B.朝鲜、印度

C.印度、日本 D.印度、南洋

2.对中日友好交往做出重大贡献的中国高僧是

A.吉备真备 B.空海 C.鉴真 D.玄奘

3.与唐和东南亚、西亚、欧洲的交流相比,唐朝和日本、朝鲜交流内容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政治制度 B.手工技术 C.宗教 D.建筑

4.隋唐与各国的交往中,中国有三位高僧做出重要贡献,他们是 ①义净 ②空海 ③玄奘 ④鉴真 ⑤一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5.在东西方文化的传播方面贡献最突出的是 A.印度 B.波斯

C.大食 D.日本

6.唐朝和天竺的友好往来主要表现在

①天竺一再遣使唐朝 ②两国交往以佛教为纽带 ③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推动天竺数学发展 ④天竺各级学校教授儒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政策表现为

①鼓励外商来华贸易 ②任用外国人在唐朝做官 ③同意外国人与中国人通婚 ④允许外商在中国长期居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唐朝开展对外交往的积极作用不包括 A.促进了手工技术的提高 B.使唐朝经济文化更加繁荣

C.扩大了唐文化在世界影响 D.使唐朝的统治发生危机

9.唐朝的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出现这一盛况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政治制度领先世界各国 C.开辟了发达的水陆交通线

D.统治者以开明的态度吸纳世界先进文化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教案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案山东省昌乐县红河镇中学吕纪勤【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4k4k8xmmf3qhtz4wk9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