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新版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健康游戏我常玩教案2套(2019审定教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健康游戏我常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五课《健康游戏我常玩》中的第一课时,由两栏组成,分别是《什么游戏我常玩》和《游戏诊断会》。课本第20页呈现了学生和伙伴捉迷藏、玩手机游戏、荡秋千和下棋等场景,旨在启发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游戏,第21页呈现了户外运动、球类游戏、电脑游戏和解九连环游戏及其特点,旨在引导学生说出喜爱游戏的理由,分辨游戏的好坏,探寻健康安全的游戏。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熟悉了校园环境,在集体中有了固定的朋友,知道一些多人游戏,在家中也会玩电子游戏。他们具备玩游戏的能力,懂得一定的游戏规则与方法,但不能够准确分辨游戏是否安全健康,难以拒绝不良游戏的诱惑, 对于不良游戏的危害性体会不深。学生对于游戏有天生的兴趣,教师应从积极向上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健康游戏,安全游戏。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及其益处,知道不良游戏的危险性与有害性及相关法律。 2.能够分辨游戏的健康与否并说明理由,自觉抵制拒绝不良游戏的诱惑。 3.热爱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初步具有健康游戏、锻炼身心的意识,养成勤于思考,乐于创新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不良游戏的危险性与有害性,自觉抵制拒绝不良游戏的诱惑,能够分辨游戏的健康与否并说出理由。

难点:初步具有健康游戏、锻炼身心的意识,养成勤于思考,乐于创新的习惯。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学习单 六、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引入课题

1. 播放视频:小明常玩的游戏(捉迷藏、玩电脑、下棋、荡秋千) 2.(小明)提问:小伙伴们,你们经常玩什么游戏呢? 学生交流(预设:跳绳、石头剪刀布、玩ipad、捉迷藏) 3.过渡:你们玩的游戏真丰富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平时咱们经常玩的游戏吧! 4.揭示部分课题:游戏我常玩。 【设计说明】

在这一环节,我通过小明这一同龄人角色,打开学生思路,让学生谈谈平时经常玩的游戏,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为之后鉴别游戏是否安全健康埋下了伏笔。 (二)情境展示,引发思考

1.出示情境:情境①:小明捉迷藏时走到了危险的地方 情境②:小明玩电脑玩了整整一个下午 情境③:小明荡秋千荡得很高很高

2.提问:你觉得小明这么玩怎么样?为什么你会这么想?(预设:很危险,不安全,可能会受伤,多玩电脑对眼睛不好……) 插播视频:儿童沉迷网络游戏引发近视 追问:你打算怎么劝告小明? 板书:不良游戏危害大

3.小结:不良游戏会给我们小朋友的身心造成难以恢复的伤害,所以我们既要安全游戏,更要健康游戏。

4.补齐课题:健康游戏我常玩 【设计说明】

在这一环节,学生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小明,更容易发现问题所在,新闻实讯的播放更使学生意识到不良游戏的危害性,落实了教学目标1,同时令学生劝告小明,也使学生自发抵制不良游戏,落实了本课重点,强化了学生安全游戏的意识。

(三)判断对错,明理导行

1.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寻找健康安全的游戏。

2.讨论:说说你选择该游戏的理由。(预设:打羽毛球可以锻炼身体、解谜游戏可以让我变聪明、爬山可以让我更健康……)

3.提问:你发现要玩好这些游戏都有哪些注意点?(预设:解谜需要我们不断思考,打羽毛球需要我们一直锻炼,爬山需要我们身体很强壮……)

4.小结:是呀,健康游戏需要我们多行多思多锻炼,这样我们不仅玩的开心,也能获得健康的身体。

板书:多行多思多锻炼 【设计说明】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学习单使学生小组合作自行探寻健康游戏,继而使学生说理并进行提问,既能使学生分辨并明白健康游戏的好处,又能使学生发现健康游戏需要强健的身心,落实了本课难点。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课

1.拓展: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2.提问:为什么法律要这样规定? 小组合作,组长反馈。(预设:因为我们年龄太小,还不可以去这些地方;因为去这些地方既浪费钱也对身体不好……)

结论:法律的颁布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未成年人,我们必须遵纪守法。 板书:遵纪守法护身心

3.总结:每个人都爱玩游戏,只有严格抵制不良游戏,积极参与健康游戏,我们小朋友才能安全幸福,快乐成长。

板书:安全快乐伴我行 4.齐诵儿歌 【设计说明】

在这一环节,我拓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规定,加强了学生的法治意识,结合之前学生的心理感受,促进了道法融合。继而令学生自行分享健康游戏,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创新的行为习惯。 七、板书设计 健康游戏我常玩 不良游戏危害大 多行多思多锻炼

遵纪守法护身心 安全快乐伴我行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 5. 健康游戏我常玩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永裕小学 徐 境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玩游戏的观念,学习辨别有益与健康的游戏, 在游戏活动中学会反思,学会分辨,从而玩得健康、安全、开心。

2. 情感与态度:激发乐于游戏的情感,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 行为与习惯:辨别有益与健康的游戏,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游戏活动。 4.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方式,体验探索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辨别有益与健康的游戏,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游戏活动。 难点:在游戏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并掌握一些游戏的小技能。 教学环节: 一、课前律动游戏 上课前,请同学们跟随《健康歌》和老师一起来做个律动游戏,唱一唱跳一跳做做运动。 二、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仅同学们喜欢游戏,徐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喜欢做游戏。这节课我们好好玩,玩玩我们常玩的健康游戏。(板贴-课题) 三、游戏活动 活动一:什么游戏我常玩

第一个游戏:开火车。说一说,我最喜欢玩的游戏名称。 第二个游戏:猜一猜。猜猜老师小时候常玩什么游戏。

根据学生回答,拓展传统游戏,出示图片:滚铁环、弹弹珠、玩嘎拉哈...... 第三个游戏:分享我的游戏。在小组里和小伙伴分享自己常玩的游戏。 1. 小组内交流 2. 各小组派代表来汇报 3. 结合学生的汇报,及时鼓励评价,自评和互评。

请同学们拿出“品德好,习惯好”成长评价单。课中—我能做到—“我会说”,在学习中的我进行自评,同桌在他人眼中的我进行互评,画一笔即为笑脸。 第四个游戏:生活放大镜。 1. 师:课前,老师通过家长微信群,给同学们留了一个课前实践活动:在家长 监护下,周末玩一玩自己喜欢的游戏,都有谁完成了请举手!都是听话的好孩子,鼓励鼓励自己吧!请打开“品德好习惯好”成长评价单,在课前实践活动-学习中的我,奖励自己一个大大的笑脸。

2.同学们平时都是怎样游戏的呢,老师把同学们生活中的游戏请到了课堂上,我放一段视频,请同学们仔细看!视频中,谁玩了什么游戏你也喜欢玩。 3.互评:课中—我能做到—“我会做”—他人眼中的我进行同桌互评,师评奖励好习惯奖卡。同时,结合学生发言,老师随机在品德教育点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点拨。(如分享的快乐、合作的乐趣、和小伙伴一起游戏讲友爱,遵守游戏规则等方面) 活动二:游戏诊断会 第五个游戏:游戏诊断会。 1. 游戏诊断、简单分类

师:游戏能不能让我们健康成长,关键看我们怎么玩,今天我们开个“游戏诊所”,为我们常玩的这些游戏诊断诊断,看看我们应该要注意什么?像医生那样也试着为我们常玩的游戏开个“诊断处方”,提醒我们怎么健康的玩这些游戏。 引导学生对户外运动、球类运动、益智游戏、电脑游戏的利弊畅所欲言,进而 对健康游戏进行分类。

总结:游戏的分类多种多样,可分为:室内游戏和室外游戏(或户外游戏);还可分为:益智游戏、健体游戏和休息娱乐游戏;传统游戏和流行即兴游戏…… 2.电子游戏利弊大家说……引导学生对电子游戏利弊畅所欲言

小结:游戏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意义,绝大多数的游戏都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益,但是,

有些游戏也都有危险性。还玩不玩?怎样玩才能玩得健康需要我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学会分辨,就像电脑网络一样,玩好了对我们身心健康有益,玩不好对我们的健康有害。 老师补充:南昌一少年连续3天3夜上网打游戏,导致双目失明。还有一位15岁少年,因为沉迷网络游戏几天没吃饭没睡觉,一下子栽倒在地,再也没有醒来。这两个事例告诉我们什么呢?生答:略

师小结:我们不能沉迷于网络,一定要注意玩的时间。把握好玩游戏的时间,地点和伙伴。(板贴:时间、地点、伙伴)我们正处在长身体的重要时期,我们还小很难控制住玩游戏的欲望,所以老师建议,我们除了上网浏览学习查阅资料以外,还是少玩或者干脆不玩手机电脑游戏,我们可以走出去到户外多做做运动,走向大自然,选择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健康游戏。如果实在喜欢,不妨好好研究一下创客空间,让玩电脑玩得更健康更科学。(创客) 第六个游戏:游戏辨析 以下游戏是否健康 说明理由 第七个游戏:健康拍手歌

老师结合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创编了一首健康拍手歌,给同学们做个范例,抛砖引玉,仅供参考,欢迎同学们尝试着自己总结创编儿歌。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吧!拍手齐读!同桌合作玩一玩!

四、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在班级内汇报交流——我的收获

(互评我会说、我会听、我会做。老师随机奖励 盖本节课综合评定笑脸撮 ) 教学反思: 这学期,我有幸参加了齐市龙沙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品德学科“以评促教”教研团队,和同志们一起学习研讨“以评促教”的新模式、并尝试做引路课研讨课,使我受益匪浅。

本节课,我在研读教材教参、细备学情的基础上,围绕《健康游戏我常玩》精心设计了学生喜欢的七个游戏活动,如:开火车、猜一猜、分享我的游戏、生活放大镜、游戏诊断会、游戏辨析、健康拍手歌。游戏环环相扣,利用家校联系卡和家校微信群,课堂上剪辑播放学生日常生活中常玩的游戏小视频,将生活中的游戏,游戏中的生活,与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课堂效果非常好。

精心设计“品德好,习惯好”成长评价单,在课堂中进行有效评价,充分达到了以评促教的目的。课堂上充分利用课前的实践活动有效激励,课中的“我能做到”,从“我会听”“我会说”“我会做”三方面对二年级学生听、说、做等学习习惯进行强化培养,课后“我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与总结,此外,我还充分利用品德教育点随机进行有效的自评、互评和师评,利用掌声、奖卡等激励措施促进学生乐于游戏,知行统一。孩子们课堂中充分表现出乐分享、会合作、明是非,品德好,习惯好,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玩游戏的观念,明辨有益与健康的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学会反思,学会分辨,达到了玩得健康、安全又开心的教育目的。

新版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健康游戏我常玩教案2套(2019审定教材)

《健康游戏我常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二年级下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五课《健康游戏我常玩》中的第一课时,由两栏组成,分别是《什么游戏我常玩》和《游戏诊断会》。课本第20页呈现了学生和伙伴捉迷藏、玩手机游戏、荡秋千和下棋等场景,旨在启发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游戏,第21页呈现了户外运动、球类游戏、电脑游戏和解九连环游戏及其特点,旨在引导学生说出喜爱游戏的理由,分辨游戏的好坏,探寻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3pom97y0762h6002tw881m9s40m5v00jt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