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集合的概念》教学设计【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1(新课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集合的概念》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是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此外,集合理论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感受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对待不同问题,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 ◆ 课前准备 ◆ 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 / 4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请分析以下几个实例: 1.正整数1, 2,3,??; 2.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3.2018足球世界杯参赛队伍; 4.《水浒》中梁山108好汉; 5.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二)研探新知

1.集合的有关概念

(1)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

思考:上述5个实例能否构成集合?如果是集合,那么它的元素分别是什么? 练习1:下列指定的对象,是否能构成一个集合?

①很小的数②不超过30的非负实数③直角坐标平面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点④?的近似值⑤高一年级优秀的学生⑥所有无理数⑦大于2的整数 ⑧正三角形全体

(2)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a)确定性:设A一个给定的集合,对于一个具体对象a,则a或者是集合A的元素,或者不是集合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b)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c)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关系的,即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一样,我们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跟顺序无关.

(3)思考1: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答案:(a)把3-11内的每一个偶数作为元数,这些偶数全体就构成一个集合. (b)不能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2 / 4

(a)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to)A,记作a∈A (b)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belongto)A,记作a?A 例如:A表示方程x2=1 的解.2?A,1∈A (5)集合的表示方法

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

(a)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如:{1,2,3,4,5},{x2,3x+2,5y3-x,x2+y2},…; 思考2,引入描述法

答案:(1)1~9内所有偶数组成的集合(2)不能,因为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是无穷多个. 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顺序. (b)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如:{x|x-3>2},{(x,y)|y=x2+1},{直角三角形},…; 思考3: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

{(x,y)|y= x2+3x+2}与 {y|y= x2+3x+2}不同,只要不引起误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例如:{整数},即代表整数集Z.

(6)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辨析:这里的{ }已包含“所有”的意思,所以不必写{全体整数}.下列写法{实数集},{R}也是错误的.如果写{实数}是正确的.

说明: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7)集合的分类

3 / 4

《集合的概念》教学设计【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1(新课标)】

《集合的概念》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是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此外,集合理论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3.了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3mch297an00kc5204u903ypi6bk8900j4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