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考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考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

一、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

1.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在时刻t=8s时,物体的速度为( )

A.2m/s C.16m/s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B.8m/s D.42m/s

F?t图像的面积表示冲量,在上方为正,在下方为负,故根据动量定理可得1112?2??2?1??2?2?2?2??2?1?mv?0,解得第8s末的速度为

222v?16m/s,C正确. 【点睛】

F-t图像的面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在物理中,从图像角度研究问题,需要注意图像的斜率,截图,面积等表示的含义.

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

A.第1 s内和第3 s内质点的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不断减小 B.前1 s内和前3 s内质点运动的路程相同 C.物体在1 s,3 s时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D.第2秒末和第4秒末质点的位置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速度图象能直接读出速度的变化,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分析加速度的变化.根据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分析位移,从而确定出路程关

系.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根据位移关系分析质点位置关系. 【详解】

A项:第1 s内质点的速度不断增大,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加速度不断减小.第3 s内质点的速度沿负方向不断增大,加速度不断减小,故A正确.

B项:只要质点在运动,其运动的路程就在增大,所以前1 s内的路程小于前3 s内的路程,故B错误.

C项:根据速度的正负表示质点的运动方向,知物体在1 s,3 s时质点的运动方向均没有发生变化,故C错误.

D项:根据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知0﹣2s内的位移大于0,0﹣4s内的位移为0,所以第2秒末和第4秒末质点的位置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的关键要理解速度图象的物理意义,知道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要注意位移的正负.

3.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Ⅰ、Ⅱ两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都在不断减小

B.Ⅰ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 C.Ⅰ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Ⅱ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 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答案】A 【解析】 【详解】

AB.速度-时间图象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故物体Ⅰ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物体Ⅱ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减速运动,故A正确,B错误; C.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由图象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Ⅰ、Ⅱ的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城的面积不断变大,故位移不断变大,故C错误; D.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如果物体的速度从v2均匀减小到v1,或从v1均匀增加到v2,物体的位移就等于图中梯形的面积,平均速度就等于

v1?v2 2v1?v2v1?v2v1?v2 ,故Ⅰ的平均速度大于 ,Ⅱ的平均速度小于 ,故D错误; 222

【点睛】

本题关键是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得到两物体的运动规律,然后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和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分析处理.

4.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放着长木板B,质量m=2kg的木块A以速度v0=2m/s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B的上表面,由于A、B之间存在有摩擦,之后,A、B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之间动摩擦因数为0.1 B.长木板的质量为1 kg C.长木板长度至少为2m D.A、B组成系统损失机械能为4J 【答案】A 【解析】 【分析】

A在B的表面上滑行时,根据v-t图像的斜率可得到A的加速度大小,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动摩擦因数。对系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列式可求得长木板的质量M。根据“面积”表示位移,求解木板的长度。由能量守恒定律求解A、B组成系统损失机械能。 【详解】

A.由图像可知,木板B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a?对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v?1m/s2 ?tμmg=MaB

解得μ=0.1,故A正确;

B.从图可以看出,A先做匀减速运动,B做匀加速运动,最后一起做匀速运动,共同速度v=1 m/s,取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vo??m?M?v

解得M=m=2kg,故B错误; C.由图像可知前1s内B的位移

xB?A的位移

0?v0?1?t??1m?0.5m 22v0?v2?1?t??1m?1.5m 22L?xA?xB?1m

xA?所以木板最小长度

故C错误。

D.A、B组成系统损失机械能

?E?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121mv0?(m?M)v2?2J 22分析清楚图像的物理意义是解题的前提与关键,要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根据v-t图像的斜率能得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由面积求解位移。

5.两个质点A、B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对A、B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B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A、B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 B.在t?3t0时刻,A、B相距最远 C.在t?5t0时刻,A、B相距最远 D.在t?6t0时刻,A、B相遇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v?t图像可知,加速时A、B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0:1,减速时A、B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故 A错误;

BC、由A、B的运动关系可知,当A、B速度相同时,A、B间的距离最大,故B、C错误;

D、由题意可知A、B是从同一位置同时开始运动的,由速度一时间图像可以算出运动位移,可知6t0时刻,A、B的位移xA?xB?3v0t0,因此在此时刻A、B相遇,故 D正确. 故选D

6.一名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中跳下,研究人员利用运动员随身携带的仪器记录下了他的运动情况,通过分析数据,画出了运动员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在空中沿t图像如图所示,则对运动员的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竖直方向运动的v--是 ....

A.0~10s内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B.10s~15s内减速运动,15s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C.0~10s内运动员所受阻力逐渐增大 D.10s~15s内运动员所受阻力逐渐增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图象可知,速度是增加的,图象的切线的斜率在减小,加速度在减小,所以0~10s内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故A说法正确.

B. 由图象可知10s~15s内减速运动,15s后图象与时间轴平行,说明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即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说法正确.

C.在 0~10s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F阻=ma,又由A的分析知加速度减小,所以0~10s内运动员所受阻力逐渐增大.故C说法正确.

D.在 10s~15s由牛顿第二定律F阻?mg=ma,又因为在 10s~15s加速度减小,所以10s~15s内运动员所受阻力逐渐减小.故D说法错误. 此题选不正确的,应选D.

7.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x—t图像如图①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像如图②所示.根据图像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和B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A的加速度比B更大 B.在0~3s的时间内,物体A运动的位移为10m

高考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

高考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一、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1.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在时刻t=8s时,物体的速度为()A.2m/sC.16m/s【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B.8m/s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3ewd2zvzz9epjx24qwd4i6jo0x1m7012a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