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鲟鱼流水养殖技术规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鲟鱼流水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鲟鱼(Acipenser sturio Linnaeus)在流水环境条件下,进行人工鱼种培育和食用鱼养殖的环境条件,养殖设施,养殖模式,养殖方法及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鲟鱼鱼种培育和食用鱼流水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ll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l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农业部1224公告 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 3 环境条件 3.1 场址条件

养殖场要选择在淡水水源丰富,远离污染源,通讯、交通便利,电力充足的地方。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GB/T18407.4的规定。 3.2 水源

水源水质应符合GB ll607 的规定。 3.3养殖用水

养殖池水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要求水质清新,无浑浊、无污染。池水透明度 >30cm;溶氧量>6mg/l; 温度10℃~28℃;氨氮<0.5mg/l。 4 鱼种培育 4.1 鱼种培育设施 4.1.1 圆形玻璃钢培育缸

直径1.5m~3m,深0.5m~0.7m,上口进水使之旋转,底部排水,排污在缸底中央部位。 4.1.2 水泥池

圆形池规格、进排水系统同4.1.1。方形培育池池宽1m~2m,池长2m~10m,池深0.5m~1.0m。水泥池内壁用水泥抹平压光。 4.1.3 其他

进排水设施(设备),充氧设备,控光设施,水处理设施。培育池设在室内或设有遮阴篷的条件。 4.2 鱼苗放养 4.2.1 放养前准备

放鱼前一周对养殖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或碘制剂消毒。鱼苗入池前用2%~3%的食盐溶液浸洗3min~5 min。

4.2.2 鱼苗来源及质量

从鲟鱼原(良)种场引进,要求规格整齐,体色纯正,体质健壮,无伤病,无畸形。外购鱼苗要经检疫合格。

4.2.3 放养规格、密度

根据池水交换量确定放养密度,日全池水交换24次以上,溶氧量>6mg/l,放养鱼苗的密度因鱼体规格不同而不同(见表1)。

表1 鱼种培育不同规格鱼放养密度表:

规格(cm) 密度(尾/㎡) 4.3 饲养管理 4.3.1 饲料

鲟鱼苗种饲料要求新鲜无霉变,粗蛋白含量>50%,粗脂肪>10%, 钙>1.5/%,总磷>1.5/%,粗纤维>2/%,水分含量 12.5/%,粗灰分含量不大于16.5/%。饲料为沉性硬颗粒饲料,饲料安全、卫生指标应符合GB 13078和NY 5072和农业部1224公告的规定。 4.3.2 饲料投喂 4.3.2.1 规格

鱼种规格与饲料粒径关系见表2 表2 鱼种规格与饲料粒径关系 鱼规格(g) 饲料粒径(㎜) 4.3.2.2日投饵次数

鱼苗入池第二天开始投饵。鱼种3g~10g前日投饵6次;10g~30g的鱼种日投饵4次。 4.3.2.3 投饵率

根据水温高低、鱼个体重适时调整投饵率。水温在8℃~20℃时,鱼个体重5g~30g时的日投饵率占鱼体重的5%~10%。 4.3.3 池水调控

3~10 0.3~1.5 10~20 1.5.~2.0 20~50 2.0~3.0 5~10 400~800 10~15 300~400 15~25 100~300 培育期间水温应保持在13℃~23℃。水深保持在40cm~70cm,池水流速控制在0.05 m/s~0.15m/s。日池水交换24次~48次。 4.3.4 日常管理

经常检查进排水管口有无堵塞,定期清洗沙网,及时清除塞物保证水体流畅;

每隔10d~15d进行一次筛选,将不同规格的鱼分池饲养,调整放养密度,制定投饵量; 及时清理池内污物,鱼排泄物,及时捞出病鱼和死鱼,保持池内清洁;

3

定期用2%~3%食盐水溶液浸洗鱼体3min~5min。或用3ml/ m复合碘溶液浸洗消毒; 每月用大蒜素(5g/kg鱼)或三黄散(2.5g/kg饲料)拌饵投喂。 4.3.5 鱼苗分池

每隔10d—15d进行一次筛选,将不同规格的鱼分池饲养,调整放养密度,制定投饵量。 5 食用鱼养殖 5.1 养殖设施

长条形水泥池用砖或毛石水泥砌筑,或用混凝土捣制而成。面积为60㎡~300㎡,池内用水泥抹平压

-3-3

光。通常池长60m,池宽3m~6m,池深1.2m~1.5m。水深0.7m~1.3m;池底坡降10×10~15×10。圆形水泥池用材料同长条形水泥池。面积在50㎡~100㎡之间,通常池深1.3m~1.5m。池底呈漏斗状。池底坡

-3

降50×10。

进排水设施、充氧设备、控光设施、水处理设施齐备。 5.2 鱼种放养 5.2.1 放养前的准备

按本文件4.2.1的规定执行。 5.2.2 鱼种来源

按本文件4.2.2的规定执行。 5.2.3 放养鱼规格、密度

根据池水交换及溶解氧情况确定放养量。全池水日交换6次以上,溶氧量>6mg/l,几种不同规格鲟鱼的放养密度见表3。

表3 成鱼养殖不同规格鱼放养密度

规格(g) 密度(尾/㎡) 5.3 饲养管理 5.3.1 饲料

饲料为沉性硬颗粒饲料。含粗蛋白40%以上,粗脂肪10%~12%, 钙含量不小于1.5/%,总磷含量不小于1.5/%,粗纤维含量不大于2/%,水分含量不大于12.5/%,粗灰分含量不大于16.5/%。新鲜无霉变。饲料安全、卫生指标应符合GB 13078和NY 5072和农业部1224公告的规定。 5.3.2 饲料投喂 5.3.2.1 规格

50~100 80~100 100~200 60~80 200~500 30~60 500~1000 15~30 鱼种规格与饲料关系见表4

表4 不同规格鱼与饲料粒径的关系 规格(g) 粒径(㎜) 30~50 3.0 50~100 3.0~4.0 100~250 4.0~5.0 250~500 5.0~6.0 500~1000 5.0~8.0 5.3.2.2 投饵次数、投饵率

日投饵2次~4次。在常温条件下日投饵率占鱼体重的2%~6%之间,根据水温的高低、池鱼规格、数量适时调整。 5.3.3 池水调控

养殖期间水温应保持在10℃~28℃范围内,池水深度保持在70 cm~100cm,全池水日交换10次以上。 5.3.4 日常管理

按4.3.4的规定执行。 5.3.5 分池

每月进行一次筛选,将大小规格的鱼分池饲养,调整放养密度,制定投饵计划。 6 鱼病防治

养殖生产过程中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定期用浓度2%~3%的食盐水溶液浸洗3min~5min。定期用生石灰,或复合碘溶液对设施、工具、水体消毒。常见鱼病的防治见表5。

表5常见鱼病防治 鱼病 症 状 防 治 方 法 外用0.1 mg/l~0.3mg/l二氧化氯泼洒,病鱼鳃盖充血,鲜红,胸腹部有出血3或漂白粉0.6g m/泼洒,或聚维酮碘0.2 出血病 点,肌肉充血,并有点状出血。体色发黑,mg/l~0.5mg/l浸洗。内服大黄粉5g~10g+板食欲减退,鱼体消瘦。 蓝根10g/kg鱼体重。 病鱼腹部膨大,行动缓慢,不摄食,投喂药饵:土霉素50mg/kg~100mg/kg鱼.肛门红肿突出,粪便中带脓血状粘液,行日,或大蒜素30mg/kg~50mg/kg鱼.日,或氟肠炎病 动迟缓。肠道无食物,常见发炎或充血,哌酸:20mg/kg~40mg/kg鱼.日。 33肠壁弹性差。严重时腹部膨大,轻压有黄全池泼洒漂白粉0.5g/m~1g/m,或二氧33色粘液流出。 化氯0.3mg/m~0.6mg/m。 外用0.02%的福尔马林浸洗30 min,或33病鱼行动缓慢,不吃食,鳃上粘液增0.6g/m~1g/m漂白粉全池泼洒,或用复碘(含多,鳃丝粘连红肿,鳃的某些部位因局部量10%)10mg/l浸洗10 min~20 min 。 烂鳃病 缺血呈淡红色或白色,严重时,鳃小片坏内服土霉素50mg/kg~100mg/kg鱼.日,或死脱落,鳃丝末端缺损。 磺胺异噁唑100mg/kg鱼,或磺胺甲基嘧啶100mg/kg鱼.日。每天一次,7d一疗程。 用2%~5%的食盐水浸洗5 min,或泼洒亚病鱼体表可看到灰白色棉毛絮状物,甲基蓝使池水呈2mg~4mg浓度,或0.02%的福病鱼开始焦躁不安,有的病灶部位溃烂,水霉病 尔马林浸洗30 min。 随着病情加重会发生游动迟缓,食欲减内服土霉素50mg/kg~100mg/kg鱼,每d退,最后瘦弱而死。 一次 病鱼腹部、嘴四周、眼睛、硬鳞基部出血;肛门红肿;鳃颜色淡。腹腔内有淡细菌性红色混浊腹水;肝肿大呈土黄色或灰白色败血症 点状弥散坏死病灶;肠膜、脂肪组织、生殖腺及腹壁有出血斑点;肠内多无食物,肠壁充血,后肠充满泡沫状粘液物质。 营养性疾病 全池泼洒漂白粉使池水呈0.6g/ m的浓度。或用复碘(含量10%)10mg/l浸洗10 min~20 min 。 内服药饵:用恩诺沙星0.2/1kg~0.4g/1kg鱼.日,或土霉素50mg/kg~100mg/kg鱼.日。 3病鱼体色发黑,食欲不振、游动缓慢,禁止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控制饲料中的散群,肝色变淡,肝或肠管表面脂肪覆盖脂肪含量。在饲料中增加复合维生素,或Vc、明显。 Ve的含量。 渔药及饲料添加物的使用按NY 5071和农业部1224公告的规定执行。

鲟鱼流水养殖技术规范

鲟鱼流水养殖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鲟鱼(AcipensersturioLinnaeus)在流水环境条件下,进行人工鱼种培育和食用鱼养殖的环境条件,养殖设施,养殖模式,养殖方法及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鲟鱼鱼种培育和食用鱼流水养殖。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3dfn8icjg4ddq3430jm4g4gh0kze500yjf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