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江苏省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三轮考前特训六 Word版含答案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解析 依据图中的操作,通入氯气,氯气先把I-氧化成I2,然后再把Fe2+氧化成Fe3+,说明还原性:I->Fe2+,则氧化性:Fe3+>I2,而整个反应中Cl2作氧化剂,其氧化性最强,可以比较Cl2、Fe3+、I2的氧化性,故A项能达到实验目的;左边试管中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氢气,该试管中右侧导管应伸入溶液中,否则硫酸亚铁溶液无法压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则无法制取Fe(OH)2,故B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根据红墨水液面的变化可证明铁生锈时空气参与反应,故C项能达到实验目的;根据橡胶管两侧液面高度可判断装置的气密性,故D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 B

9.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实验Ⅰ:制取并收集氢气 B.实验Ⅱ:验证葡萄糖的还原性

C.实验Ⅲ:实验室制氨气并收集干燥的氨气 D.实验Ⅳ: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

解析 实验Ⅰ制取并收集氢气,不能用单孔橡胶塞,否则不能排出原来的空气且易发生安全事故,A错误;实验Ⅱ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验证葡萄糖的还原性时,需要加热,且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B错误;实验Ⅲ中氨气的制取装置、干燥装置和干燥试剂、向下排气法收集氨气以及尾气的防倒吸装置都正确、合理,C正确;实验Ⅳ是排出碱式滴定管尖嘴处的空气,而不是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

液。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的正确方法是:向滴定管中注入少量水,把滴定管直立,观察下端是否有水漏出,D错误。 答案 C

10.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可用于验证Na与H2O反应是否放热 B.装置②可用于干燥、收集NH3,并吸收多余的NH3 C.装置③可用于制备并收集少量NO2 D.装置④可制得金属锰

解析 若忽略NH3的性质会错选B项。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如果钠和水反应放热,导致大试管中气体压强增大,则红墨水左端下降、右端上升,故A项正确。NH3属于碱性气体,可以用碱性干燥剂碱石灰干燥;常温下NH3和空气不反应,且密度小于空气,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H3;NH3有刺激性气味,不能直接排入空气中,NH3极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倒置漏斗防止倒吸,故B项正确。3NO2+H2O===2HNO3+NO,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NO2,NO2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2,故C项错误;该反应为铝热反应,铝具有强还原性,高温下,能将部分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单质,故D项正确。 答案 C

11.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验证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B.用装置乙验证浓硝酸的强氧化性 C.用装置丙制备SO2气体

D.用装置丁验证镁片与稀盐酸反应放热

解析 A项,苹果块变瘪,变干,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错误;B项,炭与浓硝酸反应需要加热,错误;C项,因Na2SO3易溶于水,无法做到随关随停,错误;D项,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镁与稀盐酸反应放热,饱和石灰水中有浑浊出现,正确。 答案 D

12.下列实验的试剂、装置选用不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试剂 装置 甲 乙 乙 丙 除去Cl2中少量的HCl、H2O 试剂a为饱和氯化钠溶液 除去NH3中少量H2O 除去H2中少量的CO2、H2O 除去N2中少量的O2 试剂b为无水氯化钙 试剂b为碱石灰 足量的铜网 解析 A选项正确,甲装置中饱和氯化钠溶液可除去HCl,浓硫酸可除去H2O;B选项错误,干燥管中的无水氯化钙在除去水的同时也会吸收NH3生成络合物;

C选项正确,干燥管中碱石灰的成分为生石灰与氢氧化钠,可除去CO2和H2O;D选项正确,丙装置中的铜网可除去O2。 答案 B

13.实验室中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来验证二氧化硫的氧化性 B.用装置乙收集少量的H2、NH3、NO等气体 C.用装置丙分离乙酸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 D.用装置丁制取少量的氯气

解析 A项,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其有还原性,错误;B项,NO不能用空气法收集:2NO+O2===2NO2,错误;C项,蒸馏装置中温度计应在支管口附近,错误;D项,分液漏斗中盛放浓氨水,烧瓶中盛放NaOH或CaO,正确。 答案 D

14.下列实验方法或装置正确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乙烯

B.用图2所示方法验证HCl气体易溶于水

C.用图3所示方法探究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用图4所示方法检验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产生乙烯

解析 A项,实验室利用浓硫酸和乙醇在170 ℃条件下制乙烯,温度计应测的是反应液的温度,温度计下端应伸入到液面下;C项,两份盐酸浓度不同,无法比较是浓度的影响还是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项,反应物中的乙醇易挥发,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无法证明产生乙烯,需加一个盛有水的洗气瓶,吸收乙醇。 答案 B

15.(2016·扬州高三5月第四次模拟)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A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 mL B.装置B可用于提取I2的CCl4溶液中的I2 C.装置C可用于探究温度对2NO2

N2O4平衡体系的影响

D.装置D可用于比较HCl、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 答案 C

)

江苏省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三轮考前特训六 Word版含答案 - 图文

解析依据图中的操作,通入氯气,氯气先把I-氧化成I2,然后再把Fe2+氧化成Fe3+,说明还原性:I->Fe2+,则氧化性:Fe3+>I2,而整个反应中Cl2作氧化剂,其氧化性最强,可以比较Cl2、Fe3+、I2的氧化性,故A项能达到实验目的;左边试管中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氢气,该试管中右侧导管应伸入溶液中,否则硫酸亚铁溶液无法压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则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35op81f919jajr88ky455t2h95xc900w9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