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鲁迅及《朝花夕拾》,读准字音,疏通字词;学习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

2.精读“百草园”段落,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

3.通过朗读和品味,体会作者对美好往事的怀念之情。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呈现目标

1.创境导入。(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上面,你可以种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飞所有的希望,可以撒播一生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留在心中。今天我们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解鲁迅先生童年的记忆。)

2.了解作者

3.题解:《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

4.解题: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默读课文,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正音。

确凿( ) 菜畦( ) 桑葚( ) 轻捷( ) 油蛉( ) 斑蝥( ) 缠络( ) 攒( )

1 / 6

珊瑚( ) 豁( ) 脑髓( ) 敛( ) 陌生( ) 觅食( ) 竹筛( ) 秕谷( ) 人迹罕至( ) 蝉蜕( ) 书塾( ) 渊博( ) 人声鼎沸( ) 宿儒( ) 盔甲( ) 倜傥( ) 窦( ) 锡箔( ) 2.请同学们从题目入手,给本文划分层次。

3.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都属于鲁迅童年生活经历,时隔多年,作者回忆起来,感情更倾向于哪个部分?找出文中的过渡段。

4.(1)百草园在我的心中是什么地位呢?

(2)“乐园”乐在何处?

三、合作探究,品读重点段落。(自由美读第二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带上笔完成下列问题。)

(一)美点追踪 品读百草园美景 1.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

(友情提示:可从写景角度(形、声、色、味;不同季节)、写景顺序、所用修辞等方面来分析)

(二)雪中捕鸟,品过程

找出第7段写捕鸟方法的动词,分析使用这些动词的表现力量。

(三)思考:

1 / 6

1、课文为什么要写“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

2、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四、方法点拨

写景的顺序: 写景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六、课堂小练笔

请你模仿文中“捕鸟”片段,选一个你喜欢的活动(如钓鱼、放鞭炮、骑自行车,炒菜、洗衣服……)进行仿写,注意准确选用动词。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

1.学习“三味书屋”部分,体会文章对三味书屋环境和先生的描写。 2.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讨论文章的主题。

一、复习导入,呈现目标

1.复习导入 2.出示目标。

二、品读课文10--24自然段

1、圈点勾画中找出你觉得最有趣的地方。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三味书屋的苦与乐。

1 / 6

3、从文中找出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三味书屋的环境是怎样的?

三、课文分析,合作探究。(默读课文,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以下问题。)

1.“我”即将结束在百草园的生活,要去私塾读书,“我”是怎么想的?

2.“我”为何留恋百草园的生活?

3.文中还写到了作者的老师,从文中找出这些句子,说说这是怎样的一位老师,你喜欢他吗?

老师再给大家补充一些关于寿先生的材料,让我们能更加全面的评析这个人物:三味书屋的先生寿镜吾,学生都尊称他为寿老先生。这个“老”不但指年龄大,还包括知识渊博、受人尊敬的意思。寿老先生年轻时,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极为不满,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深恶痛绝。所以他20岁考取秀才后就再没去参加乡试,一直在三味书屋坐馆教书长达60年之久。寿老先生热爱学生,也严格要求学生。放学时,他必定亲自送学生到大门口,看到学生过了石桥,他才放心。有的学生三天不来读书,他就会拄着拐杖上门访问。他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早上教的课,当天傍晚必须背出来。写字强调注意姿势,翻书前还要检查手指是否干净。但寿老先生对学生关心爱护,很少体罚学生。寿老先生于1929年7月30日以82岁高龄谢世。正是这样一位老师深得鲁迅的尊敬,在后来每次回家都要去看望他,师生之间书信往来不断。寿先生逝世后,鲁迅还和他的家属保持联系。) 四、拓展提升

百草园中有许多趣事,如拔何首乌等,三味书屋有没有?分别是哪些趣事?就两者“学习的环境、教课的先生、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比较 。 学习环境 教书先生 学习内容 五、讨论文章的主题

1 / 6

百草园 三味书屋

点拨:从文中看来,作者觉得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 历来对“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存在很大的分歧。下面老师把分歧意见罗列出来,请同学们与自己的观点做个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

探究主旨

主题一: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用乐园似的百草园生活和阴森、冷酷、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热爱大自然,追求自己快乐的儿童心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

主题二: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活泼的天性和对儿时充满童真童趣生活的无限留恋,对成年后所处的现实生活的不满。

针对以上两种主旨,你更赞成哪一种呢? 六、达标检测

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确凿(záo) 菜畦(jí) 宿儒(rǔ) B.倜傥(dǎng) 脑髓(suí) 桑葚(shèn) C.攒成(zǎn) 秕谷(bì) 盔甲(kuī) D.锡箔(bó) 觅食(mì) 蝉蜕(tuì) 2、句式仿写:(以下两题任选其一)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 教学反思

这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是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学生的生活接近,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很感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体会语言的妙处,感受百草园秀丽的自然景物,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还要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两种句式,运用在自己的语言和作文中。

1 / 6

52uy97fdvl02tjb2ixwe3xy6q955i0014u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