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教科版《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设计集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6) 白色、黑色、红色、绿色、蓝色像素如何用二进制表示?

在提出第(1)个问题时,由于前期理论课的不足,学生对每一个问题可能一时回答不出来,可以提供几个选项,从学生选择,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先前不太清晰的经验。第(2)个问题由先前经验加上英语知识的迁移,学生也可较顺利回答。在第(1)(2)问题的回答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回答出第(3)、(4)、(5)问题。这样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逐步回答出由上位到下位的问题,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环节四: 巩固运用

通过前面的学习,使学生对图像数字化表示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有了一定的理解,本环节的目的是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了解与图像数字化表示相关的一些概念,感受图形编码的意义。同时,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教学情境:

展示一幅由教师利用自己的数码相机拍摄的图像

2. 计算:

a) 学生打开服务器中文件“计算.xls”,由教师讲解表中相关概念

图像尺寸总像素数色彩深度该图像占用多少位存储空间?该图像大小为多少B(字节)?该图像大小为多少KB?该图像大小为多少MB一个1G的U盘能够存储多少幅这样的图像

11

3648*273624 b) 然后,同学利用excel软件进行计算,并填写表格 c) 采用提问方法,核对学生计算结果

在本环节学习中,还要向学生介绍表中一些相关的概念:

a) 像素:构成图像的最小单位位:二进制数系统中,每个0或1就是一个位(bit),位是数据存储的最小单位。

b) 色彩深度:表示每个像素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c) 字节(B):1个字节等于8位二进制,即:1B=8位 d) 1KB=210B=1024B e) 1MB=210KB=1024KB f) 1GB=210MB=1024BM

环节五: 总结 1. 疏理本节课的知识

图像的 数字化表示 感受数字化表示的图像 列举生活实例 像素 单色位图 图像大小的估算 色彩深度 2位灰色位图 8位灰色位图 24彩色图像 2. 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环节六 展示一组主题为“失意”的图像,该组图像是有关举重运动员因为种种原因在赛场上失意的画面。 本环节与开头呼应,再一次感受图像在信息表达的魅力;同时,本环节的设计有感于08年奥运中部分网民对刘翔的态度,意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善良的,有同情心的、有慈悲心的人,要学会爱人。

案例评析

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原理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怎样才能上好基本概念、原理的

12

课呢?在课堂上怎样把学生带入学习状态?把学生带入怎样的学习状态?这是我们每一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都面临的、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案例运用了基于情境的启发式教学,就是在鲜活的、恰当的教学情境下,使课程内容问题化,启发、诱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顺利、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适合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特点,有助于实现高效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应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老师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恰当地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策略。

案例二

图像的数字化过程

(一) 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教学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中三种媒体数字化原理的第一个,在后续课堂教学中,“声音的数字化表示”、“视频的数字化表示”与图像的数字化表示有相通或类似的思想,本节课的教学的顺得完成,对后续的两节课堂教学有着重要奠定基础和方法迁移的作用。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图像是如何利用二进制进行表示,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将模拟图像转化为数字图像,并存储在信息技术设备中。 (二) 学习者分析

人的视觉特性是图像数字化原理的生理学基础,但学生对此没有相关的知识准备,因此,在本节课的开始,对相关知识的补充的十分必要的。 (三) 学习目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图像图像数字化的原理与过程 (2)掌握图形、图像文件压缩工具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

(1)能主动利用数字化图像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的问题 (2)能主动利用数字化图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人类在利用技术实现信息表达时体现的才智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 感性认识人眼的分辨力,理解图像数字化的生理学基础,引入课题 (一) 肖像的观察与分析

首先,教师利用演示文稿向学生播放图像1,向学生提问:“现在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13

学生看到这幅图像后,马上回答:“看到了一些0、1”,再继续观察发现是由0、1组成的肖像,部分同学联想到某某名星,很快有同学发现这是老师的肖像。

然后,再播放第二幅图像。

14

告诉学生这幅图像与上幅图像都是由0、1组成(提供教学支架)。然后,提出问题:“这两幅图像有什么区别呢?”学生通过比较得出:

1.第二幅图像中0、1很小,以至于无法看清 2.第二幅图像中0、1距离很近 3.第二幅图像中0、1的个数多 4.第二幅肖像更加逼真

接着播放第三幅图像。

告诉学生,这幅图像也是由0、1组成(支架),且这幅图像0、1个数与第二幅图像的相同,并提出问题:“这幅图像与前两幅比较,又有什么不同?”

学生很快回答出:

15

教科版《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设计集 - 图文

(6)白色、黑色、红色、绿色、蓝色像素如何用二进制表示?在提出第(1)个问题时,由于前期理论课的不足,学生对每一个问题可能一时回答不出来,可以提供几个选项,从学生选择,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先前不太清晰的经验。第(2)个问题由先前经验加上英语知识的迁移,学生也可较顺利回答。在第(1)(2)问题的回答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回答出第(3)、(4)、(5)问题。这样学生根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2ryc86o9c6r0tb505l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