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1章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学习目标

1.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重点)。2.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重、难点)。3.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基础知识|

一、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1.低倍镜: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 2.高倍镜使用的“四字诀”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分类依据 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原核生物的类型和结构

(1)写出图中代表的生物种类:甲为蓝藻,乙为细菌。 (2)标号所指结构名称:

图甲 图乙 ① 拟核 核糖体 ② 细胞壁 拟核 ③ 细胞膜 鞭毛 ④ 细胞质 细胞质 ⑤ 核糖体 细胞壁 ⑥ 细胞膜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统一性。

①都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

②都有与细胞遗传和代谢相关的遗传物质(DNA)。 (2)差异性。

①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无染色体,但有拟核。 ②真核细胞:有染色体和细胞核。 三、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建立者:主要是施旺和施莱登。 2.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自查自纠|

1.高倍镜的视野范围小,视野亮度亮。( )

第 1 页

2.蓝藻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 3.蓝藻、大肠杆菌和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 ) 4.乳酸菌与动植物相比,细胞内没有核糖体。( ) 5.细菌有细胞核,蓝藻有叶绿体。( ) 6.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体均由细胞组成。( ) 答案 1.× 2.√ 3.√ 4.× 5.× 6.×

|图解图说|

★下降镜筒时不要观察目镜,而要目视物镜,防止物镜下降时压坏玻片标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换物镜时要转动转换器,不可握住物镜直接转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线暗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光线亮时,使用反光镜的平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施莱登和施旺是德国的两位科学家,他们共同提出细胞学说把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对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细胞学说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找一找

巧记常见原核生物的“一、二、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一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1.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操作

(1)观察物像时,为什么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 提示 如果不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范围变小而导致看不到需要放大观察的物像。

(2)使用高倍镜观察时,若视野中物像不够清晰,能直接调节粗准焦螺旋吗?试解释原因。

提示 不能,因为调节粗准焦螺旋会使镜筒移动速度快、范围大,会导致看不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第 2 页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的关系 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________。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________。

(2)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10×,则总放大倍数是________。

(3)利用目镜5×,物镜10×的显微镜观察画有小圆圈的载玻片,并计数圆圈个数,然后换用高倍物镜,再次观察计数。

①若显微镜下视野如图甲所示,换用40×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看到的圆圈数目是________。

②若显微镜下视野如图乙所示,换用20×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看到的圆圈数目是________。

提示 (1)大 小 (2)50倍 (3)2个 4个 3.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下的物像和视野变化 项目 低倍物镜 高倍物镜 物像大小 ____ ____ 看到细胞数目 ________ ________ 视野亮度 ________ ________ 物镜与玻片距离 ________ ________ 视野范围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 低倍镜:小 多 大 长 大 高倍镜:大 少 小 短 小 污物位置的判断

视野中污物的位置一般有三种可能——载玻片的标本上、目镜上、物镜上。判断方法如下:

?污物移动——在装片上

??污物移动——在目镜上?装片污物不动——转动目镜????污物不动——在物镜上

移动

【典例1】 下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图和丙图分别表示不同组合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是: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C.若丙图是由乙图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D.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尝试解答________

解析 乙是低倍镜下看到的视野,丙是高倍镜下看到的视野,目镜越短倍数越高,物镜越长倍数越高,且放大倍数越高则物镜离装片的距离越短,所以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的

第 3 页

②③⑤,A错误;使用高倍镜时先移动标本,再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最后调细准焦螺旋,B错误;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C错误;物像偏向视野的右上方,则需要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装片才能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D正确。

答案 D

显微镜成像特点及放大倍数总结 (1)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①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倒立是指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180度。

②移动物像至视野中央时:物像位于哪个方向,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

(2)物像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探究点二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判断生物类群集合图的分类依据

框图①与⑥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框图③和④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⑤中的几种生物都能利用无机物制作有机物,它们都属于________生物。

提示 是否具有细胞结构 是否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自养 2.将常见生物的序号填入所属集合中

①蓝藻 ②绿藻 ③发菜 ④紫菜 ⑤硝化细菌 ⑥酵母菌 ⑦大肠杆菌 ⑧链球菌 ⑨玉米 ⑩青蛙 ?T2噬菌体 ?HIV ?蘑菇 ?含珠藻 ?SARS病毒

提示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项目 本质区别 大小 细胞壁 核区 实例 原核细胞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较小 有(支原体除外) 有拟核,无核膜、核仁,该区域有一环状DNA分子 细菌、蓝藻、放线菌等 真核细胞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较大 植物细胞和真菌细胞都有,动物细胞无 有核膜、核仁 动物、植物、真菌的细胞 【典例2】 (原创)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是原核生物

B.念珠藻和褐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它们都是真核生物 C.无论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都含有DNA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的DNA都存在于染色体上

第 4 页

尝试解答________。

解析 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念珠藻属于蓝藻,是原核生物,但褐藻属于低等植物,因此是真核生物,B错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正确;真核细胞中含染色体,但原核细胞中无染色体,D错误。

答案 C

菌类和藻类生物所属类型的判断方法

(1)菌类生物的判断:凡名称“菌”字前面有“杆”“球”“弧”及“螺旋”等字的都是细菌,为原核生物;而酵母菌、霉菌及食用菌则为真核生物。

(2)藻类生物的判断:常见的藻类有蓝藻、红藻、褐藻、绿藻,其中蓝藻为原核生物,其他藻类为真核生物。

【跟踪训练】

(2019·济南历城二中期末)下列有关原核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没有核膜,遗传物质集中的区域被称为拟核 B.蓝藻是自养生物,因为其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 C.细菌有细胞壁,但其成分与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同 D.DNA为裸露的环状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

解析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错误;细菌的细胞壁由肽聚糖构成,植物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C正确;原核细胞内无染色体,DNA为裸露的环状分子,D正确。

答案 B

知识脉络 要点晨背 1.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低,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高。 2.先在低倍镜下看到清晰的物像并将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5.蓝藻包括颤藻、念珠藻、蓝球藻和发菜等,所以可以进行光合作 蓝藻含叶绿素和藻蓝素,用。 6.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于染色体,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于拟核中。 第 5 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1章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学习目标1.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重点)。2.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重、难点)。3.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基础知识|一、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1.低倍镜: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2.高倍镜使用的“四字诀”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2j5q3gysz3j4le87moy0088t3x4qm00je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