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26套)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安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 二 语 文 试 卷

时间:12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9题,每题2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缫丝sāo 栏楯..shǔn B、 剽窃piáo 戏谑 xuè ..C、 辟易bì 刈旗yì ..D、 騞然huō 妃嫔..pín

伛偻 gōu lóu ..

踯躅 chí chú ..

逦迤..lǐ yǐ 锱铢..zī zhū

如椽大笔chuán .

所向披靡 mǐ .

重创敌军chuāng .呱呱而泣guā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修葺 缥渺 肯綮 不省所怙 B、 联袂 舟楫 孽生 钩心斗角 C、 瀛洲 褥暑 坼裂 垣墙周庭 D、 勖勉 羽觞 贿赂 宵衣旰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没有对手竞争,缺少推动力的情况下,我们即使在胜利的时候也不要踌躇满志,应该使自己永远....保持小心谨慎的态度。

B、如果你能够认真的对待每一件事,那么你做起事来就游刃有余了! ....

C、老师批评他说,你这种片面地看问题,目无全牛的办事方式让我感到很失望。 ....

D、下乡前两天,党委又组织我们学习党的有关文件,使大家明确党的农业政策,做到胸有成竹。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 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是指《楚辞》,它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B、“志”即“记”,是古代一种叙事、抒情的文体,《项脊轩志》便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名篇。 C、唐宋两代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高峰期,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唐宋散文家,既继承了先秦两汉散文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六朝文学抒情写景、语言修辞方面的艺术经验,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D、五柳先生、樊川先生、临川先生、震川先生分别指的是东晋大诗人陶潜、唐代诗人杜牧、北宋文豪欧阳修、明代古文家归有光。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亲附,亲近 ..C、族庖月更刀 族:差的 D、先妣抚之甚厚 抚:对待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提刀而立 项王瞋目而叱之 B、吾见其难为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C、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其信然邪?其梦邪 D、洎牧以谗诛 早实以蕃 ....7、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比去,以手阖门 B、善刀而藏之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C、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技盖至此乎

D、敛不凭其棺 既然已,勿动勿虑 8、下列词类活用分组正确的一项是( )

(1)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2)良庖岁更刀 (3)项王早壁垓下 (4)雨泽下注 (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7)礼天下之奇才 (8)函梁君臣之首 (9) 忧劳可以兴....国 (10)驼业种树 (11)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12)鸣鼓而聚之 ...A、(1)(5)(8)/(2)(3)(4)/(7)(10)/(6)(9)(11)(12) B、(1)(3)(7)(8)/(2)(4)/(5)(10)/(6)/(9)(11)(12) C、(1)(3)(8)/(2)(3)(4)/(5)(7)(10)/(6)(9)/(11)(12) D、(1)(3)(7)(10)/(2)(4)(5)(8)/(6)/(9)(11)(12) 9、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类型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故不我若也

A、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B、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C、惟兄嫂是依 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二、名句默写(共15题,每空1分,共15分)

10、袅袅兮秋风, 。 (屈原《湘夫人》) 11、酌酒以自宽, 。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12、出师未捷身先死, 。 (杜甫《蜀相》) 13、 ,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14、 ,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15、熊咆龙吟殷岩泉,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6、 ,恍惊起而长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7、垆边人似月, 。 (韦庄 菩萨蛮(其二)) 18、 ,但愿长醉不愿醒。 (李白《将进酒》) 19、 ,人事音书漫寂寥。 (杜甫《阁夜》) 20、昆山玉碎凤凰叫, 。 (李贺《李凭箜篌引》) 21、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2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23、悲夫!有如此之势,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24、 ,大块假我以文章。(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三、诗歌鉴赏(共2题,每题4分,共8分)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请你置身诗境,说说自己的感受。(4

分)

答:

26、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的意境突然由宽阔转入狭窄,联系尾联,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

谈谈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四、课内文言文翻译(共3题,10分)

27、 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3分)

28、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3分)

29、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4分)

五、课外文言文阅读(共4题,19分) 阅读苏辙的《六国论》,完成下面试题。

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30、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咎:怪罪 .B、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 蔽:掩护 .C、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 窥:图谋 .D、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隙:矛盾 .31、下列各项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常为之深思远虑 以其求思之深而不在也 ..B、而在韩、魏之郊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C、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 智勇多困于所溺 ..D、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32、下面对文章中观点的分析,有错的一项是(3分)( )

A、六国之亡,罪在六国的谋士考虑忧患粗略,图谋利益肤浅,不了解天下的情势。 B、六国与秦的对抗中,韩、魏的态度至关重要,他们倾向哪边,哪边就能最终获胜。

C、六国与其亲近秦国,不如合力支持韩、魏,韩、魏保住了,六国也就各自保全了。 D、各国诸侯贪图小利,背弃盟约,相互残杀,秦国军队还没出动,六国就把自己困住了。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3题,10分)

33、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3分)

34、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3分)

35、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4分)

六、作文(30分)

3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团”,一个十分时髦的词语。现在流行网上“团”购,团衣服,团电影票,团零食,团旅游……足不出户,极其方便,还经济实惠。

请以“团”为题写一篇议论文,选好角度,立意自定;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9题,每题2分,共18分):

1、C (A、伛偻yǔlǚ B、剽piāo 踯躅zhízhú D、呱gū) 2、D (A、渺→缈 B、孽→孳C、 褥→溽)

3、D (A、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B、游刃有余: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C、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D、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这里应为“胸中有数”。)

4、D (临川先生是北宋王安石。) 5、C (族:众,一般的)

6、A (A都是连词,表修饰B、动词,“做,解”/语气助词,“呢”,表反问。C、副词,“应当,一定”,表祈使语气/连词,表选择。D、介词,“因为”/连词,“而且”。) 7、A (A、“世”通“逝”,后一句无通假。 B、“善”通“缮”,“伏”通“服”。 C、“羞”通“馐”,“盖”通“盍”。 D、“敛”通“殓”,“已”通“矣”。) 8、B ((1)(3)(7)(8)全是名词活用为动词,(2)(4)全是名词做状语,(5)(10)全是名词意动用法,(6)是形容词的为动用法,(9)(11)(12)全是动词使动用法)

9、C(例句是宾语前置句,A是状语后置句B是定语后置句D是被动句) 二、名句默写(共15题,每空1分,共15分)

10、洞庭波兮木叶下11、举杯断绝歌路难12、长使英雄泪满襟13、楼船夜雪瓜洲渡14、岩扉松径长寂寥15、栗深林兮惊层巅16、忽魂悸以魄动17、皓腕凝霜雪18、钟鼓馔玉不足贵19、卧龙跃马终黄土20、芙蓉泣露香兰笑21、叶上初阳干宿雨2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2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24、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三、诗歌鉴赏(共2题,每题4分,共8分) 25、一“坼”一“浮”,将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2分)“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像是昼夜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的眼前。(2分)

26、个人经历: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国家命运:战争未平、国家多难,老泪纵横,作者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2分)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政治

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2分) 四、课内文言文翻译(共3题,10分)

27、依照牛体本来的结构,从没有碰到过脉络相连和筋骨结合的地方,更何况那些大骨头呢!(因,固然,宾语前置各1分)

28、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厥,祖父,以各1分) 29、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所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于,忽微,智勇,被动句各1分) 五、课外文言文阅读(共4题,19分) 30、D(隙:空虚)

31、C(C都是连词,表被动。A、代词,此/助词,补语标志。B、连词,表并列/连词,表因果。D、代词,他们/语气助词,表揣测)

32、B、(“态度至关重要, 他们倾向哪边,哪边就能最终获胜”错。是这两国的地理位置重要,堵住了秦国东进之路。)

33、抛弃小小的韩、魏两国,(让他们)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橫的秦国,他們怎能不屈服而归顺秦国呢?(委,折各1分,句意通顺1分)

34、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全天下的诸侯,必须靠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藉,摈各1分,句意通顺1分)

35、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永远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委,阴,句式各1分,句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內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殽山西边面积只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不在于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在韩、魏的国境;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也不在于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在韩、魏的土地。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殽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別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得韩、魏的人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怕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讳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在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而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趁机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事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時,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那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內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抛弃小小的韩、魏两国,(让他们)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橫的秦国,他們怎能不屈服而归顺秦国呢?韩、魏因屈服而归顺秦国,从这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全天下的诸侯,必须靠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这样)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而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疆域內保存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永远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取这种策略,却只是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毀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他们的国家,这怎不令人悲哀啊! 六、作文(30分 )

这是一道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命题作文题。试题选取了社会上流行的网上“团”购,结合命题“团”的含

义,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1)让我们“团”起来吧。合作起来,我们会得到更多的实惠。从购物角度来看,降低了成本;从学习和生活角度来看,提高了效率。 (2)不要封闭自我,要主动出击。“团”是自由的,是自发的,不要坐等,要积极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团队。

(3)不要盲目跟风。要开动脑筋,“团”自己有用的,让“团”有效起来,切不可被动地“团”,更不能成为“团”的奴隶。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26套)

安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9题,每题2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缫丝sāo栏楯..shǔnB、剽窃piáo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2dc79559e37lyd0yjbf83hrt8bf1m008t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