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习题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二部分 综合题

1.不能用于检测血清中抗体的试验

A 肥达试验 B 外斐试验

C 中和试验 D 间接凝集试验 E 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2. 不属于细菌生化反应的试验是

A VP试验 B 外-斐试验 C 糖发酵试验 D 靛基质试验 E 甲基红试验

3.分离致病性肠道杆菌最合适的培养基是

A 普通琼脂培养基 B 血琼脂平板培养基 C 选择培养基 D 鉴别培养基 E 选择鉴别培养基

4.斜面固体培养基的主要用途是

A 观察细菌的运动能力 B 观察细菌的粘附能力 C 观察细菌的菌落形态 D 单个细菌的纯培养 E 抑制杂菌生长

5.下列为选择培养基的是

A KIA琼脂培养基 B 动力—吲哚—尿素培养基 C 蛋白胨水 D SS琼脂培养基 E 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 6.靛基质试验又称

A 甲基红试验 B 尿素酶试验

C 糖发酵试验 D 枸檬酸盐利用试验 E 吲哚试验

7.观察细菌动力最常使用

A 液体培养基 B 半固体培养基 C 固体平板培养基 D 固体斜面培养基 E 厌氧培养基

8.结核分枝杆菌经抗酸染色后呈红色是因为 A 所用的石炭酸浓度过高,不易被脱色

B 结核分枝杆菌合脂质较多,盐酸酒精不易使之脱色 C 脱色所用盐酸酒精为酸性,不易使结核分枝杆菌脱色 D 美蓝不能用于染细菌

E 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含糖多,不易被酒精脱色 9.一般需经3—4周培养才能见到生长的细菌是

A 结核分枝杆菌 B 淋病奈瑟菌 C 空肠弯曲菌 D 炭疽杆菌 E 军团菌

10.动物试验常用于检测细菌的

A 质粒 B 基因变异 C 型别 D 产毒性 E 能量代谢

11.关于PCR技术,错误的叙述是

A 是一种有细胞的分子克隆技术 B 是一种DNA扩增技术

C 具有快速、灵敏和特异性强等特点 D 可用于病毒DNA片断的检测 E 也可用于细菌等微生物DNA片断的检测

12.加入某种化学成分以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而有助于需要的细菌生长的培养基称为 A 基础培养基 B 鉴别培养基 C 选择培养基 D 营养培养基

E 特殊培养堪 13.特定的作用底物和指示剂观察细菌生长过程中分解底物所释放产物的差异的培养基称为 A 基础培养基 B 营养培养基 C 鉴别培养基 D 选择培养基 E 特殊培养基

14.IMViC试验常被用于鉴别

A 化脓性球菌 B 棒状杆菌 C 分枝杆菌 D 肠道杆菌 E 厌氧苗

15. 关于分区画线分离法,错误的是 A 适用于杂菌量较多的标本

B 一般分为四个区,将标本均匀涂布于第一区 C 自第二区开始,各区内依次进行连续划线 D 每一区划线均接触上一区的接种线1~2次

E 接种前以及接种完毕后,接种针要灭菌

16.以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时.常采用的接种方法为 A 平板分区划线法 B 平板连续划线法 C 平板涂布法 D 倾注平板法 E 根据不同细菌,选择以上任一种

17. 下列哪一标本不采用平板分区划线法接种培养基 A 粪便标本 B 血标本 C 咽拭标本 D 痰标本 E 尿道分泌物

18.慢性中耳炎的脓性分泌液,具有恶臭时,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进行培养 A 需氧培养 B 厌氧培养

C 需氧培养+厌氧培养 D 需氧培养+微需氧培养 E 厌氧培养+微需氧培养

19.不需要在CO2环境中就能生长良好的细菌是

A 脑膜炎奈瑟菌 B 淋病奈瑟菌 C 流感嗜血杆菌 D 牛布鲁菌

E 羊布鲁菌

20.血液标本做增菌培养时,血液与培养基量之比为1:1O,其理由是 A 破坏特异性抗体 B 破坏非特异性抗体

C 破坏抗菌药物 D 稀释细菌生长抑制因子 E 防止血液凝固

21.吲哚试验阳性的细菌是因为它能分解

A 葡萄糖 B 靛基质

C 胱氨酸 D 色氨酸 E 枸橼酸盐

22.KIA琼脂一般不用于观察

A 动力 B 葡萄糖分解 C 乳糖发酵 D 硫化氢产生 E 糖分解产气

23.细菌酶测定的阳性组合不正确的是

A 血浆凝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 B 卵磷脂酶----产气荚膜梭菌 C 触酶----草绿色链球菌 D 氧化酶----铜绿假单胞菌 E 耐热DNA酶----中间型葡萄球菌 24.关于Optochin抑菌试验不正确的是

A 用于鉴定肺炎链球菌 B 与胆盐溶菌试验意义相同 C 是一种药物抑菌试验 D 抑菌环直径>14mm为敏感 E 用于指导临床用药

25.用于检测血浆凝固酶的细菌为

A 肺炎链球菌 B 表皮葡萄球菌 C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D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

26.CAMP试验阳性结果的溶血特点为 A 箭头状 B 线状 C 月牙状 D 环状

E S状

27.链球菌—与葡萄球菌的属间鉴别,可作初步确定的是 A DNA酶试验 B 触酶试验

C 氧化酶试验 D 葡萄糖发酵试验 E 过氧化氢酶抑制试验 28.可以拉丝的菌落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肺炎克雷伯菌 C 链球菌 D 军团菌 E 大肠杆菌

29. 属于直接凝集反应的是

A 抗“O”试验 B 肥达试验 C 病毒的血凝抑制试验 D 病毒血凝试验 E 锡克试验

30.测定病人血清中反应素常用的抗原是

A 钩体类属抗原 B 梅毒特异性抗原 C 半抗原 D 异嗜性抗原

E 表面抗原

31.肠杆菌科细菌与O特异型抗血清反应常不出现凝集是因为 A 细菌表面抗原的存在 B 细菌O抗原发生变异 C 细菌鞭毛抗原的存在 D 反应条件不当 E 其他原因

32.荚膜肿胀试验可用来鉴定

A 痢疾志贺菌 B 伤寒沙门菌

C 肺炎克雷伯菌 D 大肠埃希菌

E 变形杆菌

33.关于协同凝集试验不正确的是

A 原理类似于反向间接血凝 B 载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C 用于检测未知抗原 D 出现明显的凝集线 E 目前用于流脑等的早期诊断

34.肺炎球菌在体外多次传代后会失去荚膜,使其恢复的常用方法是 A 在血清肉汤中连续传代3次

B 在鸡蛋斜面培养基上连续传代3次 C 小白鼠腹腔接种 D 小白鼠脑内接种 E 营养培养基接种

35. 目前广泛用于麻风分枝杆菌研究的动物模型是 A 大白鼠 B 小白鼠 C 恒河猴 D 犰狳 E 豚鼠

36.细菌培养常用的血琼脂平板,其血液采自哪一动物 A 绵羊 B 家兔 C 豚鼠 D 小鼠 E 鸡

37. 检测肉毒毒素常用

A SPA快速诊断 B ELISA C Northern blot D Southern blot E 动物实验

38.病毒血凝试验所用红细胞,一般采自 A 人 B 鸡 C 豚鼠 D 家兔

E 绵羊

39. 通过动物试验测定白喉棒状杆菌毒力,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常用动物为豚鼠 B 一般选用两只,一只试验.另一只对照 C 腹腔注射白喉抗毒素 D 皮内注射待检菌培养液 E 试验后动物不致死

40.关于破伤风梭菌毒力试验,错误的是 A 常用动物为小白鼠

B 接种方法为肌肉注射

C 毒力试验阳性者,出现无力、麻痹、甚至死亡 D 保护性试验作为毒力试验的对照

E 保护性试验阳性,证明注射液中破伤风毒素的存在 41.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的共同特点是 A 噬菌体分型 B SPA

C 人群带菌率高 D 耐热核酸酶 E 溶血素

42.菊糖发酵试验可用来鉴别

A 伤寒沙门菌与副伤寒沙门菌 B 布鲁菌与霍乱弧菌

C 炭疽芽胞杆菌与枯草芽胞杆菌 D 百日咳鲍特菌与流感嗜血杆菌 E 肺炎链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43.制备培养脑膜炎奈瑟菌的培养基时,应加入

A 10%小牛血清 B 80℃加热后的血液 C 5%新鲜血液 D 胆盐 E 煌绿

44.分离培养淋病奈瑟菌时,不能采用的方法是

A 标本要保湿保暖 B 标本要立即送检

C 接种于预温的巧克力色血平板上 D 在含5%~10%C02的环境中培养 E 厌氧环境培养 45.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淋病奈瑟菌感染主要由呼吸道传播 B 淋病奈瑟菌为G+球菌

C 人是淋病奈瑟菌唯一宿主 D 淋病奈瑟菌不产生β—内酰胺酶 E 淋病奈瑟菌的有毒株无菌毛

46.亚急性心内膜炎常见的病原体是

A 立克次体 B 衣原体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E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47. 测定SLO抗体,可协助下列哪种疾病的诊断 A 肠热症 B 风湿热 C 类风湿性关节炎 D 猩红热 E Q热

48.能形成“脐”状菌落的细菌是

A 炭疽芽胞杆菌 B 大肠埃希菌 C 伤寒沙门菌 D 肺炎链球菌 E 破伤风梭菌

49. 培养脑膜炎奈瑟菌常用的培养基是

A 罗氏培养基 B 柯氏培养基 C 巧克力制成的培养基 D 沙保培养基 E 巧克力血平板

50.不能用O:H血清分型的是

A 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 B 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 C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D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E 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

51.与立克次体有交叉抗原的肠道杆菌是

A 沙门菌的某些菌株 B 志贺菌的某些菌株 C 埃希菌的某些菌株 D 变形杆菌的某些菌株 E 克雷伯菌的某些菌株

52.典型的大肠埃希菌的生化反应结果是 A 乳糖(-),IMViC(+、-、-、-) D 乳糖(+),IMViC(+、+、-,-) C 乳糖(-),IMViC(+、+、-、-)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习题集

第二部分综合题1.不能用于检测血清中抗体的试验A肥达试验B外斐试验C中和试验D间接凝集试验E反向间接凝集试验2.不属于细菌生化反应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1zij46gu110ttd0odzl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