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公共考古学读书报告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关于考古学的一些问题的思考

——《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读书报告 地球科学系 11305062

真正接触到考古学,源于本学期金志伟老师开设的《中国考古学与文明进程》,在老师的启蒙下渐渐对考古学产生了一点兴趣,考古学中所蕴含着诸多哲学思想,感受到其中的博大精深,所以自己便兴致勃勃的找了一些与考古学有关的书籍来阅读,其中对张光直先生的《考古学专题六讲》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因为自己所学专业——地球科学,与考古学在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读来感触良多,因此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不妨一看。 《考古学专题六讲》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展开。 第一讲:中国古代史在世界史上的重要性 第二讲:从世界古代史常用模式看中国文明 第三讲:泛论考古学 第四讲: 考古分类 第五讲:谈聚落形态考古 第六讲:三代社会的几点特征

第一讲张光直先生主要从中国的萨满式古代文明中考古资料——青铜器等来说明“旧石器时代我们祖先的文化(尤其是在美术、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发达程度),远远比我们从有限的考古资料所看到的要高得多。得出“研究中国古代史不能不研究世界史,研究世界古代史更加不能不研究中国史”的结论。

第二讲利用世界史常用模式以及“交互作用”的概念,从华北地区三个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仰韶文化,北辛-大汶口文化,新乐文化;华南地区的河姆渡文化,台湾地区的大岔坑文化等文化遗址重点解读了中国农业文明的起源。

第三四讲主要是介绍考古学的研究对象的分类和考古学常用的一些技术、方法、理论。 第五讲侧介绍重近些年来比较火热的聚落研究上的一些研究方法。

第六讲则围绕三代都城的变迁探讨其中文明演化的规律性,以及文明发展的动因。

总的来说,我从《考古学专题六讲》中的六个方面产生了一些看法,也就是四个问题的思考,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仅是一个外行人的一家之谈,希望得到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个问题:考古学是什么?

在我的印象中,考古学是一个神秘的学科,有着太多的未知和奇迹等待着人们去发现。以前我认为所有以研究比较古老的东西的形态、年代和艺术价值的都属于考古学的范畴,所以,在电视节目中从事文物鉴定的收藏学应该隶属于考古学的。但是,读了本书以后我对考古学是什么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考古学与文物收藏根本不是一回事,与研究古代历史的历史学也有很大的不同。

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实物,主要是物质的遗存,或者说是遗物与遗迹。而这些遗存应该是古代人类的活动遗留下来的。现代考古学以田野挖掘、调查为主。考古学研究的范围包括史前时代和有史时代,考古资料可分为人工制品和非人工制品等。考古学的目的就是在于“让死去的东西活过来”。下面谈谈考古学与文物收藏以及历史学的不同。

①与文物收藏的不同。首先,二者研究的时代不同。如前文所述,考古学分为史前时代和有史时代,有史时代有历史文献的记载,因而可以作为文物出产年代和鉴别真伪的关键,而且其中的经验性会更强,往往是通过见多识广来辨别真伪,缺乏科学性。而对于无史料记载的史前时代所出土的文物,则收藏家门就无能为力了。

其次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考古学研究的文化遗存包括了石器、瓷器,酒器陶器以及他们的碎片,还有在聚落考古学中的房屋,食物残迹等,而文物收藏则局限于对现代稀缺的名人字画,年代稍久远的瓷器陶器等保存完好装饰用品。

再者,二者的研究目的不同。考古学的研究目的是探索过去的人类的起源和社会的变迁演化特点以及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侧重于在文化层面探究人类的发展规律。属于人类学的研究范畴,而文物收藏则倾向于利用商品的稀缺的物质属性,以及供求关系的变化来研究其潜在的美学价值以及创造商业价值,应当归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②与历史学的不同。和文物收藏类似,历史学和考古学在研究范围和时代以及目的都有不同。历史学家所研究的主要是有史时代的社会各方面,了解朝代的更帙,社会变化的动因等,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而对于史前的研究如石器时代人们的生活,社会组织的形式则在于考古学的工作了;同时,历史学的研究资料偏向于史料的记载,然而我们知道历史从来都是王者的历史,其中的可信度有多大仍是值得商榷的,而考古学更偏向于“让历史自己说话”,借助各种文化遗存来进行推理使人信服,当然并不是说考古学就不借助史料了,只不过考古学是“理论上”与“实际上”的结合体。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古代史在世界古代史上不可忽视?

为什么中国古代史在世界古代史上不可忽视?这一点我想作为炎黄子孙,这是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一点。首先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历史。农业文明起源很早,距今七八千年前,就创造出了高度发达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这无疑是世界史上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渔猎采集活动逐渐被农耕所取代,人们对大自然的探索和认识到达了新的高度,通过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印有雕花鱼尾纹的装饰品上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已经得到相当程度上的发展。所以,中国古代在世界文明中伴有相当重要的角色,研究的意义是很大的。

其次,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又有别于西方突破式的发展,表现为相当好的延续性,其中的社会制度的变迁,社会阶级的形成以及生产力发达程度的变化都呈现出良好的渐变,与其他大陆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进行对比,我们发现,中国古代文明和玛雅文明看做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可以把两个文明看做中国-玛雅渐变体。由此可见,“研究中国古代史不能不研究世界史,研究世界古代史更加不能不研究中国史”,中国古代史所表现出的演化特点可以作为世界史常用模式的补充和拓展,就这一点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第三个问题:考古学研究者应该持有怎样的方法论?

这个问题似乎有些宽泛,只能提提自己在两年的地球科学的学习中结合实践总结出来的一些看法。

首先,正如金志伟老师在课堂上跟我们所讲的“在人文社科领域,没有什么是绝对正确的,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所说的就是正确的”。作为地球科学专业的学生,我们很重要的一项技能就是要“将今论古”。当我深入学习地球科学时,我发现自然界的虽然说是并不是无规律可循,但是它的规律性是多种多样的,因为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那么规律就会复杂很多,每一个微小变量都可能对最终结果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样作为社会科学的考古学,我们的推理的理论依据也不应该按照现代人的观点进行量度,比如把我们现在的家庭观和道德观就不适用于母系社会的考量。我们的人类历史,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经历过多少的变迁和改造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在演变的过程出现某种情况比如说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变迁到底是必然还是偶然,有没有经过其他的过渡状态,或者有没有其他地方出现过直接到父系氏族的和会的情况呢?这个我们就不能仅凭现有的考古资料下定论。

综上所述,真正的考古学者应该向金志伟老师所说的“应该具有一种质疑的精神”,使我们不被权威所绑架,然后持之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唯物主义精神,去用更多的考古

公共考古学读书报告

关于考古学的一些问题的思考——《张光直》读书报告地球科学系11305062真正接触到考古学,源于本学期金志伟老师开设的《中国考古学与文明进程》,在老师的启蒙下渐渐对考古学产生了一点兴趣,考古学中所蕴含着诸多哲学思想,感受到其中的博大精深,所以自己便兴致勃勃的找了一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1plr5zdp40ne2d1fb2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