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第一册第12课《新航路的开
辟》-
一、课前分析
1、本课知识的历史地位:“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中世纪历史结束时期14─16世纪,欧洲巨变的一大标志,对欧洲和整个世界历史影响巨大,特别是对世界近代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世界古代历史到世界近代历史的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在此以前的世界基本上是彼此隔绝的。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世界各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因此,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具有重大的意义。
2、学情分析:分析学情,因材施教。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初二学生,教学班是实验班,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善于思考,理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提高。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3、教材处理:“新航路的开辟”,在教材中是作为一个子目
第1页 / 总共29页
出现,内容叙述极为简略,甚至文字描述中连四大航海家的名字都没有全部出现,根据教材内容,无法让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这一历史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必需补充一些材料,并和教材内容重新进行整合,这些工作的完成必然离不开电脑这一教学工具,所以根据需要,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有效教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人在地理上的重大发现,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达·伽马绕非洲到达印度;哥伦布抵达美洲;麦哲伦船队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掌握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和意义。
2、德育目标
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以下问题:
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中国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新航路的开辟需要技术条件,更需要决心和勇气,学习他们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精神。 3、能力培养目标
在教师帮助下,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的开辟的动机和取得的成就,结合开辟新航路的成果和后果进行思考,加以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新航路开辟路线图》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充分利用资料,提取信息并运用信
第2页 / 总共29页
息的能力。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分析: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又对世界的发展尤其是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影响;同时航海家们的勇于探索、不畏困难的精神也值得后人学习,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的良好素材。在6xx年前,比四大航海家早近一个世纪,中国就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中国比西班牙、葡萄牙更早具有远洋航海的实力,为什么中国没有能够成为大航海时代的主角呢?这值得我们深思,原因何在?总结教训,才能不断进步,才能实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不但对学生有重大意义,对于每一个中国人,对于整个中华民族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难点: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学习中的疑惑。
分析: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有不少知识既难于理解,又超出了现有的知识水平。从老师的专业理解角度出发,可能会与学生的实际疑惑出现偏差;即使没有偏差,也有可能与学生的兴趣点不相吻合,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即使老师花了很多精力在如何突破难点上作了精心准备,实际效果也不会太好。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本课以学生提出的比较普遍的、绝大多数学生又解决不了的疑惑作为难点,灵活处理,引导学生345
2017-04-03
第3页 / 总共29页
一、课前分析
1、本课知识的历史地位:“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中世纪历史结束时期14─16世纪,欧洲巨变的一大标志,对欧洲和整个世界历史影响巨大,特别是对世界近代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世界古代历史到世界近代历史的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在此以前的世界基本上是彼此隔绝的。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世界各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因此,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具有重大的意义。
2、学情分析:分析学情,因材施教。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初二学生,教学班是实验班,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善于思考,理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提高。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3、教材处理:“新航路的开辟”,在教材中是作为一个子目出现,内容叙述极为简略,甚至文字描述中连四大航海家的名字都没有全部出现,根据教材内容,无法让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这一历史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必需补充一些材料,并和
第4页 / 总共29页
教材内容重新进行整合,这些工作的完成必然离不开电脑这一教学工具,所以根据需要,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有效教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人在地理上的重大发现,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达·伽马绕非洲到达印度;哥伦布抵达美洲;麦哲伦船队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掌握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和意义。
2、德育目标
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以下问题:
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中国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新航路的开辟需要技术条件,更需要决心和勇气,学习他们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精神。 3、能力培养目标
在教师帮助下,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的开辟的动机和取得的成就,结合开辟新航路的成果和后果进行思考,加以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新航路开辟路线图》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充分利用资料,提取信息并运用信息的能力。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分析: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又对世界的发展尤其
第5页 / 总共29页
世界历史第一册第12课《新航路的开辟》-.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