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服装公司成品检验员操作规程
目 的
指引检验员对产品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度量,并将这些测定结果与评定标准加以比较,以确定每个产品的优劣,以及整批产品的批量合格与否。 适用范围 后道成品检验 职 责
检验人员需根据检验标准来判定产品合格与否,属于允许范围内的差距判定为合格品;超出允许范围内的差距判定为不合格品。
a)严格按工艺要求和检验标准及规范进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b)严格按检验状态控制要求进行标识和堆放。
c)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存放,通知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d)负责合理安排检验,做到日产日检,不存货。
e)及时向班组长通报产品质量情况,相互配合,促进一次性合格率提高。 f)负责日常检验中发现轻微问题的解决和决定。
g)对所负责检验范围内的质量信息及时反馈有关部门,并做好质量记录。 质量项目
影响成品检验质量主要因素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个大项目。 外观质量
是指:整件成品外在的美观程度。内容有尺寸公差、外观疵点、缝迹牢度等。 内在质量
是指:结构缝合骨、装配零附件。内容有面料单位面积重量、色牢度、缩水率等。 检验内容:
款式是否同确认样相同。
尺寸规格是否符合工艺单和样衣的要求。 缝合是否正确,缝制是否规整、平服。 同件产品中是否存在色差问题。
面料丝缕是否正确,面料上有无疵点,油污存在。 线头是否已修净。
产品辅件是否完整。
产品上的尺寸唛.洗水唛.商标等与实际货物内容是否一致,位置是否正确。 产品整体形态是否良好。 质量记录
成品检验员按规定的动作过程和检验程序进行成品检验;并用“返工贴”标明疵点位置,当一批产品检验完毕后,检验员按规定进行疵点统计,分出合格品,二等品及不合格品。并将检验结果记录在册,汇总整理后,填写检验记录表并协助管理人员一起分析成品质量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
质检员对当日质量记录进行分析,并上报生产部。生产部根据相关质量记录对检验员及车间作质量考核,并作为评选优秀员工的重要依据。 7.0 判定处理
7.1 合格品:完全通过各项检验检内容的产品;随大货流入下道工序进行整烫或直接包装、装箱。
7.2 不良品:5.0检验内容的任一项不合格既判定为不良品。 不良品分为:返工并检验后的合格品、二等品、不合格品。
7.2.1 返工:对等检验项目不合格的不良品,可经由返工使其重新达到检验要求成为合格品。检验过程中,任一包产品相同工序的返工率不得超过3%,每超出1%,相应工位罚款1元/件。
7.2.2 二等品: 等检验内容不合格,或返工后仍存在微小瑕疵,但不显眼并不影响整体效果的不良品为二等品;
7.2.3 不合格品:存在明显瑕疵,不可修正的不良品为不合格品。 7.3 不良品处理
可修正的不良品相应工位必须在24小时内返工成合格品流入大货,超出规定时间罚款2元/次。
二等品和不合格品不随大货流出,放在有明显标识的的货框内,并在流转卡上写明数量。
7.3.3 相同款式的产品全部由流水线上下来并检验完成,该款式所产生的所有不良品进行统计分类,划分等级,并制定出相应价格出售或报废。 8.0 质量跟踪
8.1 车工在拿裁片之前,先观察有无瑕疵等质量问题,下道工序发现问题及时
还给上道工序返工,不流出不良品,降低返工难度;无视前道工序质量问题继续操作的,两道工序并罚。
8.2 整烫及包装两道工序每天记录质检员的漏检情况;质检员日漏检率不得超过3‰,每超过1‰罚款1元/条奖励给发现问题的员工。
8.3 品质部每日对质量情况进行不定时抽查,在任一环节发现质量问题,立即记入当日质量报告,相关的上下道工序负连带责任,处双倍罚款;隐而不报,不如实反映情况的,品质部负全责。 9.0 QC质量规格对照表
基本要求:线迹流畅不弯扭,无跳针、断线现象
腰 围 侧 缝 门 襟 脚 口 门襟明线 裤 腿 裆 线 外 观 误差范围 ± 长度± 宽度± 宽度± 具体要求 按基本要求,拉长不可断线,起针与落针处要重叠,1-2cm,皱量要均匀; 按基本要求,穿着不可露线,缝头倒向后侧; 按基本要求,底裆处不可拉伸,保证其原始纱向; 按工艺要求向内翻折,按基本要求,止口量均不能超过±,落针要与针起处重叠1-2cm 按基本要求 按基本要求 按基本要求, 线迹不偏扭; 整体美观平服,无破、殘、缺、扭、斑、色差现象 同条裤子± 中线在裆缝间 具体款式参照工艺单。
相关质量文件 《后道检验记录表》 《质量监督记录表》 《质量巡检记录》 《信息反馈单》 《工作联系单》
编制:夏剑慧 审核: 日期:08.03.07
施行日期:
日期:
服装公司成品检验操作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