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化学9月起点调研考试试题(含
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 Cr 52Fe 56 Cu 64 Ag 108 第I 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 分,共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生产和生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肉制品加入适量的食盐可以防腐 B. “可燃冰”是一种烃类化合物
C. 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D. 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是实现煤的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 【答案】B
【解析】A. 肉制品加入适量的食盐氯化钠可以防腐,A正确;B. “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不是一种烃类化合物,B错误;C. 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硫最终转化为硫酸钙,因此可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C正确;D. 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是实现煤的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D正确,答案选B。
2. 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槽人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A. 萃取 B. 渗析 C. 蒸馏 D. 干馏 【答案】C
【解析】乙醇和水的沸点相差较大,因此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馏,答案选C。
点睛:掌握常见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方法是解答的关键,易错选项是A,注意萃取与蒸馏的区别,蒸馏是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法,适用于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杂质,萃取适合于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方法,二者的原理是不同的。
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23gNO2含有NA个氧原子
B. 标准状况下,将22.4 LNO和11.2LO2混合后,可以得到NA个NO2分子
C. 常温常压下,1L0.1mol/LHF溶液中含有0.1NA个H D. 0.1mol的羟基中含有电子的数目为NA 【答案】A
【解析】A. 常温下,23gNO2的物质的量是0.5mol,虽然与N2O4之间存在平衡关系,但根据氧原子守恒可知含有NA个氧原子,A正确;B. 标准状况下,将22.4 LNO和11.2LO2混合后生成1molNO2,但由于存在平衡关系:2NO2
N2O4,因此得到的NO2分子个数小于NA个,B
+
错误;C. HF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因此常温常压下,1L0.1mol/LHF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个数小于0.1NA个,C错误;D. 0.1mol的羟基中含有电子的数目为0.9NA,D错误,答案选A。
4.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乙醇与浓硫酸制乙烯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B. 用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C.
的二氯代物有6种
D. 【答案】D
的名称为:3,3,4—三甲基己烷
【解析】A. 乙醇与浓硫酸制乙烯的反应是消去反应,A错误;B. 用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只能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不能检验是否完全水解,还需要碘溶液,B错误;C. 根据定一议一可知有机物
的二氯代物有10种,C错误;D. 有机物
是
烷烃,名称为:3,3,4—三甲基己烷,D正确,答案选D。
点睛:选项C是解答的易错点和难点,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一取代产物数目的判断可以采用基元法、替代法和等效氢法;对于二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判断,可固定一个取代基的位置,再移动另一取代基的位置以确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5.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A B C D
① 酸性高锰酸钾 浓硫酸 浓硝酸 稀盐酸 ② 浓盐酸 蔗糖 铁片 Na2CO3 ③ NaHCO3溶液 澄清石灰水 NaOH溶液 Na2SiO3溶液 实验结论 Cl2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铁和浓硝酸反应可生成NO 非金属性:Cl>C>Si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A、浓盐酸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氯气,但浓盐酸易挥发,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结论不正确,A错误;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将蔗糖炭化,生成的碳又被浓硫酸氧化生成CO2,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正确;C、铁和浓硝酸反应生成NO2,C错误;D、盐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不能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D错误,答案选B。
6. 某温度下,将1.1molI2加入到氢氧化钾溶液中,反应后得到KI、KIO、KI0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IO-与I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I2在该反应中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B. I2的还原性大于KI的还原性,小于KIO和KI03的还原性 C. 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7mol
D. 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碘元素与被氧化的碘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7:5 【答案】B
【解析】A. 反应中只有碘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因此I2在该反应中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A正确;B. I2的还原性小于KI的还原性,大于KIO和KI03的还原性,B错误;C. 设生成碘化钾是xmol,碘酸钾是3ymol,则次碘酸钾是2ymol,所以根据原子守恒、电子得失守恒可知x+3y+2y=2.2、x=2y+3y×5,解得x=17y=1.7,所以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7mol,C正确;D. 根据C中分析可知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碘元素与被氧化的碘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x:5y=17:5,D正确,答案选B。
点睛:明确反应中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是解答的关键,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化学9月起点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