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范例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专业: 学号: 班级: 姓名:

第一章 雷击风险评估概述 1.1 雷击风险评估的概念

雷击风险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考虑当地的气象环境、地质、地理环境,建筑物的重要性,结构特点和其内部结构、外部邻近区域的状况等。雷击风险评估就是将所有考虑到的诸多因素如雷击点的地理环境,天气气候状况、建筑物的状况、入户设施状况、电气电子系统状况,实体活体状况等罗列出来,分级分类赋值,然后用和或积的算法将其集合,最后按其总的指数来确定风险总量,将总风险值与可承受的风险最大值进行比较,并进行经济损失估算,来确定是否需要和需要什么等级的防护工程的一套系统的、严密的、复杂的技术工作。

雷击风险评估主要分为项目预评估、方案评估、现状评估三种。

1、项目预评估是根据建设项目初步规划的建筑物参数、选址、总体布局、功能分区分布,结合当地的雷电资料、现场的勘察情况,对雷电灾害的风险量进行计算分析,给出选址、功能布局、重要设备的布设、防雷类别及措施、风险管理、应急方案等建议,为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立项、核准、总平规划等提供防雷科学依据。

2、方案评估是对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的雷电防护措施进行雷电灾害风险量的计算分析,给出设计方案的雷电防护措施是否能将雷电灾害风险量控制在国家要求的范围内,给出科学、经济和安全的雷电防护建议措施,提供风险管理、雷灾事故应急方案、指导施工图设计。

3、现状评估是对一个评估区域、评估单体现有的雷电防护措施进行雷电灾害风险量的计算分析,给出现有雷电防护措施是否能将雷电灾害的风险量控制在国家要求的范围内,给出科学、经济和安全的整改措施,提供风险管理、雷灾事故应急方案。

1.2 雷击风险评估所依据的原则

1)保证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所依据历史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保证评估现场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3)应认真调查被评估对象雷击史(如果有的话),并加以认真分析,根据以往雷击史分析的结果最容易判断出雷电灾害危险源、雷电引入通道以及防雷环节的薄

弱处。

4)针对不同的评估对象,选择符合其适用范围的评估标准。

5)重视风险承担者的参与。风险对于不同的评估主体具有不确定性,风险评估应该考虑主体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但涉及人身伤害和环境危害的除外。 6)评估报告中风险控制对策应考虑雷电防护的必要性和经济合理性,大多数情况下应进行费用分析,使防雷工程设计方案和设计参数的选择剧本高效、合理和可操作性。

1.3 雷击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

1)工作流程

第一,接受委托,确定评估对象,明确评估范围;

第二,收集资料,包括雷电环境资料、地理信息资料、建设工程土建资料以及设备资料;

第三,进行工程分析,主要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 第四,进行现场勘测与调研;

第五,选择评估标准,包括评估体系、评估指标及其基准值,确定评价方法,包括评估公式,制定评估方案; 第六,进行分析与评估;

第七,提供评估结论,包括评估等级,编制评估报告,报告内需提出适当的对策与相应的措施。

第八,提交报告给用户或主管部门。 2)技术流程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方程: R=NPL

风险评估的技术步骤应围绕危险事件的次数N、损害率 P、损失L来展开。

当选定了风险容许值的上限,风险评估技术流程允许选择采取合适的保护措施以把风险减少到容许限度之内。

对建筑物或服务设施进行防雷保护的决定、以及保护措施的选择应当按照IEC 62305-1进行。应当执行以下程序: (1)识别需保护对象及其特性;

(2)识别需保护对象中所有类型的损失以及相应的风险R(R1到R4),(R2?到R4?);

(3)计算每种类型损失相应的风险R;

(4)通过将建筑物风险R11,R2,R3(对与服务设施为R2)与风险容许值RT作比较来评价保护需要;

(5)如果需要保护,选择并给出合适的保护措施; (6)再计算采取保护措施后的风险值并与风险容许值RT作比较,直至符合要求。

第二章 大楼易损性分析

1.地理位置参数

以下是用ETREX系列GPS定位仪在莱茵达财富广场商务中心项目所在地采集的地理位置参数(见表3-1),误差范围为5m~10m。

表3-1 莱茵达财富广场商务中心项目所在地地理位置坐标 项目名称 莱茵达财富纬度(北纬) 经度(东经) 31°56′118°51′16.03″ 广场商务中15.00″ 心项目 图3-1 莱茵达财富广场商务中心项目所在地地理位置图 2.雷电参数

2.1 雷电日

雷电日(雷暴日)——在指定区域内一年四季所有发生雷电放电的天数,用Td表示,一天内只要听到一次或一次以上的雷声就算是一个雷电日。

通常情况下,距离观测点15km以内的雷电可以听到其雷声,超出此范围的雷电不能够被听到,也就是说,该指定区域的范围是以观测点为圆心,以15km为半径的圆形区域。

这里的雷声既包括云闪电发出的,也包括云内闪和云际闪发出的,并不能准确表征地面落雷的频繁程度,因此,在进行建筑物年雷击次数的估算时,应以在建筑物所在区域测得的闪电密度为准,而不应以通过雷电日计算的落雷密度为准,当测量闪电密度困难时,可用通过雷电日计算得出的落雷密度进行计算,但误差较大,因此本报告在估算年预计雷击次数时,采用的是实际监测的闪电密度。

以下雷电资料取自江苏省雷电监测网,以在莱茵达财富广场商务中心项目所在地中心位置附近现场测量的地理参数为基准点,以3km为半径(如图3-2所示),提取4年(2006.1~2009.12)闪电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作为雷击风险评估的基础参数之一。 2.2 地闪空间分布

闪电密度——每平方公里年平均落雷次数,是表征雷云对地放电的频繁程度的量,是估算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时重要的参数。用Ng表示,单位为:次/km2·a。

2

根据图3-2(网格面积为1.051km)可得到莱茵达财富广场商务中心项目所在地3km范围4年(2006.1~2009.12)平均地闪密度约为:Ng=4.69次/km2·a,该值作为本评估报告所采用的地闪密度。

图3-2 莱茵达财富广场商务中心项目所在地附近4年平均地闪密度分布图

根据图3-3可知莱茵达财富广场商务中心项目所在地3km范围4年(2006.1~2009.12)平均雷电流强度为18.54kA。

图3-3 莱茵达财富广场商务中心项目所在地附近4年平均雷电流分布图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范例1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专业:学号:班级:姓名:第一章雷击风险评估概述1.1雷击风险评估的概念雷击风险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考虑当地的气象环境、地质、地理环境,建筑物的重要性,结构特点和其内部结构、外部邻近区域的状况等。雷击风险评估就是将所有考虑到的诸多因素如雷击点的地理环境,天气气候状况、建筑物的状况、入户设施状况、电气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08od50dsp4yj364q360565jb3urou0112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