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植物营养诊断实习报告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 实习时间:2011年11月14 二、 实习地点:资阳市雁江区响水村 三、 实习背景

此次实习的地点是资阳市雁江区,雁江区雁江区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总面积1633平方千米。

雁江区内土壤因气候、地形、成土母质及水文、植被等条件的差异,分为紫色土、黄壤土、冲积土、水稻土4个土类。其中主要由紫色土和水稻土组成,分别占总量的69.2%和27.1%1。下面主要介绍紫色土和水稻土两种土壤类型。

紫色土类 是由侏罗系紫色泥岩风化物发育而成。其中红棕紫泥土属,分布于区境中部一带,地貌多属馒头丘。由遂宁组厚泥岩发育而成,土壤发育浅。胶体品质差,,加有不同程度的石粒碎屑,土层厚薄不均,肥力差异大,我们实习地点响水村的土壤即是属于此类;灰棕紫色泥土属,分布于雁江区南部丘陵地区,地貌多属方山,其土壤质地偏轻,胶体品质较好,土层比较深厚,保水保肥力、抗逆力均较强,结构良好,宜耕期较长,宜种性较广;棕紫泥土属,分布于区境北部,由蓬莱镇组砂页岩互层发育而成,土壤质地较好,肥力、抗旱力介于灰棕紫泥土和红棕紫泥土之间。

水稻土 由长期水耕熟化发育而成,其中冲击性水稻土,分布于沱江及其支流沿岸平坝上,肥力高,耕性好。黄壤性水稻土,分布于沱江沿岸二三级阶梯平坦面上,土质黏重,养分贫乏,耕性不良。紫色性水稻土,遍布全区各地,占水稻土的91.17%。以灰棕紫色水稻

土属和棕紫色水稻土属面积最大。灰棕紫色水稻土,土层深厚,矿质养分丰富,供肥保肥能力强。棕紫色水稻土,土质好,耕层质地黏性较大。红棕紫色水稻土,质地中壤之中粘,呈微碱性,保水保肥能力差。

四、 实习目的与任务

(1) 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作物缺素时的特定症状以及其原因的认识。

(2) 初步掌握野外调查研究和分析植物营养丰缺状况基本方法和技能,如形态诊断。

(3) 学会综合分析作物生长发育的健康状况,若出现缺素症状,能够提出科学合理改进措施,做到平衡合理施肥。 五、 实习内容 1、植物缺素症状 (1) 柑橘的缺素症

1缺锌症 ○

在前往实习地点途中,经过了不少柑橘地。很多柑橘都表现出了缺素症状。其中新梢叶片随着叶片老熟,叶脉间出现黄色斑点,逐渐形成肋骨状的鲜明黄色斑块。一些缺锌严重的果树长出的顶枝极纤短,节间缩短。叶呈丛生状,叶片直立窄小,此症状俗称“小叶病”或“簇叶病”。此时植株呈现直立的短生状,如果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随后小枝干枯死亡。果实也较小,果皮光滑变厚,着色不良,果肉汁少、味淡。

可分析得知,土壤有效含锌量过低,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此处土壤属于遂宁组钙质紫色土,pH呈碱性,一般在7.5以上,有的可高达8.2,降低了锌的有效性。营养元素的平衡施用也很重要,过量施用磷肥的土壤和某些因恶劣环境条件而限制了根系发育的土壤,也易产生锌的缺素症。每年果实的采收均会带走大量的锌,若不及时补充也会引起缺锌。

柑橘缺锌的防治方法:首先在春梢抽发1/3-2/3时,叶面喷洒0.4%-0.5%硫酸锌水溶液(加1%-2%石灰和0.1%粘着剂),也可喷洒0.1%-0.2%的氧化锌矫治。之后可适时地施用硫酸铵、硫酸钾等生理酸性肥料,以减轻缺锌程度。

2缺铁症 ○

柑橘林除了缺锌以外,还存在缺铁的现象,铁是柑橘树体内氧化酶的成分,它对叶绿素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柑橘对缺铁十分敏感,主要表现在:嫩梢先表现出缺素症状,叶片变薄黄化,淡绿至黄白色,叶脉绿色,在黄化叶片上呈明显的绿色网纹,以小枝顶端的叶片更为明显。病株枝条纤弱,幼枝上叶片很易脱落,常仅存稀疏的叶片。小枝叶片脱落后,下部较大的枝上才长出正常的枝叶,但顶枝陆续死亡。发病严重时全株叶片均变为橙黄色。就其枝梢而言,春梢叶发病轻,而秋梢和晚秋发病重,随着叶片的提取脱落,枝梢也相继发生。果实缺铁后变现为皮黄、汁少、味淡。

其原因在于碱性土壤中含有碳酸钙或其他碳酸盐过多(特别在干旱情况下),铁素被固定为不溶性化合物不能被吸收,很易发生缺素

病。另外一些可能的原因是:磷肥施用过多使吸收到体内的过剩磷与铁化合而在体内固定;枳等砧木品种对铁的吸收利用能力较差;冬春季低温干旱时比夏季发病严重;低温干燥或盐类异常积累影响铁的吸收;锰和铜的过剩吸收,使体内铁氧化而失去活性等等。

应对防治措施:

碱性土壤应多施绿肥、土杂肥等有机肥和酸性肥料。

靠接铁素吸收率高的砧木,如枸头橙、资阳香橙、高橙和红橘等。 在新叶期叶面喷洒0.2%-0.3%的硫酸亚铁溶液;或在树干上打孔,用高压方法注入硫酸亚铁、柠檬酸铁或多价螯合铁等溶液;或截断部分树根,让其吸入硫酸亚铁溶液。 (2) 油菜缺磷症

在柑橘林旁边不远处有几块油菜地。油菜排列整齐,但仔细一看,许多油菜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磷症状:油菜缺磷时,油菜苗期瘦小,生长缓慢,根系发育不良,叶数少.比正常植株少2一3片叶。叶片小而厚,严重时甚至不能自然展平。叶色暗绿无光泽.逐渐转变暗紫色。叶背面的叶柄、叶脉呈紫红色,以后叶脉边缘显现紫红色斑点或斑块。缺磷症状在植株下部、中部叶片出现早而明显,当发展到上部小叶呈暗绿色甚至暗紫色时,说明植株已严重缺磷。下部片变黄脱落,有的植株叶脉、叶柄呈紫红色,但叶片鲜绿有光泽,叶大而平展,一般不是缺磷的表现。 防治措施:植物诊断P117 (3) 玉米缺锌症

另外据吕老师介绍,在我们实习之前收获的玉米也有不同程度的缺锌症。缺磷症状在苗 期最为明显,植株生长缓慢、瘦弱,茎基部、叶鞘甚至全株呈现紫红色,叶尖和叶缘出现黄色 严重时叶尖枯萎呈褐色。幼嫩植株表现尤为严重。随着生长,下部叶片有紫红色变成黄色。抽穗吐丝延迟。缺磷影响玉米授粉和籽粒灌浆,玉米果穗小,秃尖,易弯曲,行列不整齐,籽粒也不饱和,成熟期推迟。

其防治措施如下:可撒施有机肥、钙镁磷肥或磷矿粉作为基肥;磷肥宜早施、集中施。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和磷酸二铵等可采用条施、集中施用,每公顷施纯磷(p2o5)75-150kg。苗期易缺磷地块可采用少量水溶性磷肥,一般以水溶性磷肥沟施,但效果不如叶面喷施好。采用叶面喷实施一般可用0.3%-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4) 箬竹的缺素症

在路上还看到几株竹类植物,经过查阅文献,其学名是箬竹。它普遍见于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以南广大流域。竿高0.75-2米,直径4-7.5毫米,叶片大型。属观叶植物,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叶片多用以衬垫茶篓或装作各种防雨用品,亦可包裹粽子。 和前面提到的植物一样,箬竹也表现出了缺素症状。其上部新叶出现不同程度的变黄,叶脉仍为绿色。这可能是缺铁造成的。除此之外还可能缺乏磷肥等,以为前面提到此地土壤呈碱性,使大量磷元素被固定,有效性磷肥较少。 2、水稻覆膜技术

雁江区位于川东伏旱与川西洪涝的过渡地带,气候异常,灾害频

植物营养诊断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2011年11月14二、实习地点:资阳市雁江区响水村三、实习背景此次实习的地点是资阳市雁江区,雁江区雁江区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总面积1633平方千米。雁江区内土壤因气候、地形、成土母质及水文、植被等条件的差异,分为紫色土、黄壤土、冲积土、水稻土4个土类。其中主要由紫色土和水稻土组成,分别占总量的69.2%和27.1%1。下面主要介绍紫色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04n82wlfj3jk4h7snj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