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AACEACE血脂异常管理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预防指南要点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AACE/ACE血脂异常管理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预防指南要点

近日,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与美国内分泌学会(ACE)联合颁布了2017年血脂异常管理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预防指南[1]。新指南更新要点主要包括:(1)继续强调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重要性。根据心血管危险分层确定相应的LDL-C的目标值,其中极度高危人群、儿童或青春期人群的LDL-C目标值较2012年AACE血脂指南有所调整;(2)推荐根据年龄选择适宜的筛查方法;(3)对特殊人群[如女性、儿童及青春期血脂异常患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糖尿病患者]的降胆固醇策略做出新的推荐建议;(4)推荐使用载脂蛋白B(Apo B)和(或)低密度脂蛋白颗粒重新定义LDL-C降低水平;(5)将冠状动脉钙化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炎性标记物纳入心血管病危险分层的依据;(6)推荐在特定条件下使用前蛋白转化枯草杆菌蛋白酶9(PCSK9)抑制剂。现将新指南推荐要点介绍如下: 1 血脂异常的筛查 1.1 整体心血管风险评估

与既往指南相同,新指南继续推荐对患者进行整体心血管风险评估,并以此为依据拟定最佳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新指南推荐将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病程超过15年、有≥2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蛋白尿、3或4期慢性肾脏病、确诊后已接受5年以上强化降糖治疗)、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较差或伴代谢综合征的1型糖尿病(T1DM)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风险分为高危、很高危和极度高危三

类。对于其他患者,应用以下1种或多种方法对冠状动脉事件的10年发生风险(高、中或低)进行评估:(1)Framingham风险评估法(https:// www.framinghamheartstudy.org/risk-functions/coronary-heart-disease/hard-10-year-risk.php);(2)多种族动脉粥样硬化研究10年心血管风

(https

//www.mesa-nhlbi.org/MESACHDRisk/MesaRiskScore/RiskScore.Aspx);(3)包括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早发ASCVD家族史的Reynold风险评分系统(http://www.reynoldsriskscore.org);(4)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ASCVD

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https:

//www.dtu.ox.ac.uk/riskengine)。应用上述Reynold风险评分或Framingham风险评估法对女性ASCVD的10年发生风险进行评估。

新指南强调,应尽早对儿童和青春期血脂异常人群进行诊断与处理,以控制LDL-C水平并降低成年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当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60 mg/dl时,可去除整体风险评估中一项其他危险因素(HDL-C增高是保护性因素);高三酰甘油(TG)作为风险评估的组成部分,可协助确定治疗方案。 1.2 筛查

当存在以下家族史时,应针对FH进行筛查:(1)早发ASCVD(父亲或其他男性一级亲属在55岁前发生心肌梗死或猝死;母亲或其他女性一级亲属在65岁前发生心肌梗死或猝死);(2)胆固醇升高幅度(总胆固醇、非HDL-C或LDL-C)与FH一致。

确诊T1DM或T2DM的成年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血脂异常筛查。

青年(男性20~45岁;女性20~55岁)人群,每5年进行1次血脂异常筛查。无ASCVD危险因素的中年(男性45~65岁;女性55~65岁)人群,每1~2年进行1次血脂异常筛查;存在多种ASCVD危险因素的中年人群,应根据个体情况及医生的判断增加血脂筛查的频度。不存在或仅有1项ASCVD危险因素的老年人(>65岁),每年进行1次血脂异常筛查;存在多种除年龄外的其他ASCVD危险因素的老年人,应进行血脂评估;基于年龄和心血管风险对老年两性进行筛查。

存在FH患病风险(如早发心血管疾病或高胆固醇血症家族史)的儿童,应分别在3岁、9~11岁和18岁进行筛查。青春期(>16岁)人群,每5年进行1次筛查;若存在ASCVD危险因素(超重或肥胖,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等其他因素或早发ASCVD家族史),应增加血脂筛查频度。 2 血脂异常的筛查方法

空腹血脂谱主要包括总胆固醇、LDL-C、TG或非HDL-C。在无法进行空腹血脂检测时,可在非空腹状态下对包括TG在内的脂质成分进行测定。LDL-C可通过Friedewald公式估算:LDL-C=(总胆固醇-HDL-C)-TG/5(此公式内各参数单位均为mg/dl)。此方法仅在空腹测定时有效,当TG>200 mg/dl时计算所得数值误差较大,当TG>400 mg/dl时不能应用该方程,宜直接测定LDL-C。对于高危(如空腹TG>250 mg/dl,或确诊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人群需立即测定LDL-C。

非HDL-C有助于对TG中度升高(200~500 mg/dl)、糖尿病和(或)确诊ASCVD的患者进行危险分层。TG中度升高(≥150 mg/dl)表明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综合征,TG≥200 mg/dl表明ASCVD的发生风险可能大

幅增加。Apo B和(或)Apo B与载脂蛋白A1(ApoA1)的比值有助于对剩余危险进行评估。ApoB可用于评估降LDL-C的治疗效果。

对于标准风险评估处于边界状态,或有中/高度心血管风险且LDL-C<130 mg/dl的患者,hs-CRP有助于ASCVD危险分层。有研究显示,脂蛋白磷脂酶A2可在hs-CRP升高的前提下用于ASCVD危险分层,且特异性较hs-CRP更强。不推荐常规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尿酸、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或其他炎性标记物。冠状动脉钙化评分有很高的预测价值,能辅助用于细化危险分层,以确定是否需要采用更加积极的治疗策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可能辅助用于细化危险分层,以确定是否需要采用更加积极的ASCVD预防策略。

3 血脂异常和存在ASCVD发生风险患者的治疗 3.1 治疗目标

低危(无危险因素)人群,推荐LDL-C治疗目标为<130 mg/dl;中危(存在≤2种危险因素且10年发病风险<10%)人群,推荐LDL-C治疗目标为<100 mg/dl;高危(3或4期慢性肾脏病或糖尿病,不伴有其他危险因素;存在≥2种危险因素,且10年发病风险为10%~20%)人群,推荐LDL-C治疗目标为<100 mg/dl;很高危[既往或近期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住院史;确诊冠状动脉、颈动脉或外周动脉疾病;3或4期慢性肾脏病或糖尿病且合并≥1种危险因素;10年心血管病风险>20%;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eFH)]人群,推荐LDL-C治疗目标为<70 mg/dl;极高危(如进展期ASCVD,包括LDL-C<70 mg/dl但仍持续存在的不稳定型心绞痛;ASCVD合并3或4期慢性肾脏病、糖尿病或HeFH;早发ASCVD家族

史者)人群,推荐LDL-C治疗目标为<55 mg/dl。儿童或青春期人群,LDL-C<100 mg/dl是\可接受的\,介于100~129 mg/dl之间为\临界增高\,LDL-C≥130 mg/dl视为\增高\。

对于HDL-C降低者应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如减重、体育活动、戒烟)进行干预。存在其他危险因素者(如LDL-C临界水平,有ASCVD病史或早发ASCVD家族史),可通过他汀类药物治疗升高HDL-C,并将其控制在40 mg/dl以上。非HDL-C的建议目标值比相同危险分层的LDL-C控制目标高30 mg/dl;极度高危者非HDL-C控制目标比相同危险分层LDL-C控制目标高25 mg/dl。TG控制目标为<150 mg/dl。

ASCVD发生风险增加的人群,推荐Apo B控制目标为<90 mg/dl;确诊ASCVD或糖尿病合并≥1种危险因素的患者,推荐Apo B控制目标为<80 mg/dl;极度高危患者,推荐Apo B控制目标为<70 mg/dl。 3.2 生活方式干预

推荐每周进行4~6次30 min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骑踏步机、水中有氧运动、清扫/擦洗、修剪草坪等),并可通过全天间歇性(每次至少10 min)运动方式提高人群依从性。除有氧运动外,推荐每周进行2次肌肉力量训练。推荐成年人采用低热量饮食,包括水果、蔬菜(多样化,每天5份),谷类(含胚芽和麸的谷类),鱼类和瘦肉;进食降LDL-C营养素,如植物固醇/甾醇(每天2 g以内)和可溶性纤维(10~25 g/d)等;限制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胆固醇的摄入。对于血脂异常患者还应大力促进和鼓励戒烟。 3.3 药物治疗

AACEACE血脂异常管理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预防指南要点

AACE/ACE血脂异常管理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预防指南要点近日,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与美国内分泌学会(ACE)联合颁布了2017年血脂异常管理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预防指南[1]。新指南更新要点主要包括:(1)继续强调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重要性。根据心血管危险分层确定相应的LDL-C的目标值,其中极度高危人群、儿童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zjq33ie4v4mu7526k929d31q9p63i00ee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