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57.0分) 1. 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推进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的突出贡献是( )

A. 提取治疟药物青蒿素 B. 发现并命名氯气 C. 开发合成氨生产工艺 D. 提出联合制碱法 2. 反应 Br2+2KI=2KBr+I2属于( )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3.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 稀硝酸 B. 氨水 C. 硫酸铜溶液 D. 氢氧化铁胶体 4.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H2SO4 B. AgCl C. Cu D. CO2

5. 同位素l57N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生物医药示踪剂,下列关于157N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 质子数是7 B. 电子数是15 C. 中子数是15 D. 质量数是22 6. 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

A. 纯碱-NaHCO3 B. 熟石灰-Ca(OH)2 C. 石膏-CaSO3 D. 漂白粉-NaClO

7. 在含有大量的OH-、Na+、Cl-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 H+ B. Mg2+ C. Ag+ D. CO32-

8. 实验室配制l00mL0.lmol?L-1的氯化钠溶液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玻璃棒 B. 漏斗 C. 分析天平 D. 100mL容量瓶 9.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装置甲干燥二氧化硫 C. 用装置丙转移溶液 B. 用装置乙稀释浓硫酸 D. 用装置丁制取氨气

10. 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HClO=H++ClO- B. Ca(OH)2=Ca2++(OH)2- C. NaHCO3=Na++H++CO32- D. NH3?H2O?NH4++OH- 11.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A12O3的熔点高,用于制造耐火砖、耐火管 B. FeCl3有氧化性,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 C. Cl2具有毒性,用于自来水消毒 D. NH3易液化,用作制冷剂

12.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H++OH-=H2O

B. 氯化镁溶液中加入澄淸石灰水:Mg2++Ca(OH)2=Mg(OH)2+Ca2+ C. 碳酸钙加入过量盐酸中:CO32-+2H+=CO2↑+H2O D. 钠和水反应:Na+H2O=Na++OH-+H2↑

第1页,共13页

13. 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五代隐形战斗机开-31使用了高强度、耐高温的钛合金材料。工

业上冶炼钛的反应为TiCl4+2MgTi+2Mg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iCl4是还原剂 B. Mg被氧化

C. TiCl4中氯元素被氧化

D. 每1 molTiCl4被还原时转移2mol电子

14. 下列有关工业上物质制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解食盐水制备金属纳

B. 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制备铁 C. 电解熔融的MgCl2制备金属镁

D. 焦炭和二氧化硅高温下反应可制粗硅

15. 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 NaHCO3 (Na2CO3):加热

B. Cl2 (H2O):通过饱和食盐水,洗气 C. CO 2(CO):通入氧气,点燃

D. FeCl2 (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16.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的是( )

A. NH3→HNO3 B. S→SO3 C. CO2→Na2CO3 D. Al2O3→Al(OH)3 17.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A B C D 向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向无色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该溶液为碱溶液 该溶液含SO42- 向无色气体中通入少量氧气,气体变成红棕色,加水振该无色气体可能是NO 荡后变为无色 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放在某溶液上方,产生白烟 该溶液可能为浓盐酸 A. A B. B C. C D. D

18. 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Al3+、Fe3+、K+、NH4+、Cl-、SO42-等离子,先通过如下实验

对其中部分离子进行检验:取少量待测液,仔细观察,呈无色;将待测液等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待测液中加入稀HNO3无明显现象,再加入AgNO3溶液,溶液变浑浊;另一份待测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先有白色沉淀出现,后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微热产生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K+ B. 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Fe3+ C. 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Cl-、SO42- D. 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NH4+、Al3+ 二、双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 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LH2O中分子数为6.02×1023 B. 1L0.1mol?L-1MgCl2溶液中Cl-的质量为7.1 g

C. 常温常压下,32gO2和O3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D. 0.01molCl2与NaOH溶液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1.204×1022 20. 在实验室里,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的试剂是( )

A. 浓硫酸 B. 浓硝酸 C. 碘化银 D. 氯化钠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0分)

21. 工业上以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含杂质SiO2)为原料制硫酸的同时,还可制

备FeCl3?6H2O,工艺流程如图。

第2页,共13页

已知:“焙烧”得到固体主要成分为Fe2O3和Fe3O4.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任写一个)。 (2)“滤渣”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

(3)“过滤”得到的滤液中主要的金属离子是______(写化学式)。 (4)若用H2O2代替Cl2“氧化”等量金属离子,则消耗的n(H2O2)______n(Cl2)(填“>”、“<”或“ =”)。

22. 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催化转化器”是防止尾气(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气体)污

染的有效方法,能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

(1)汽车尾气中易造成光化学烟雾的物质是______(写名称)。

(2)写出催化转化器中,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并分析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______。

(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控制城市空气污染的是______(填宇母)。 a.推广电动汽车 b.加快煤炭开采和使用 c.开发和使用氢能

(4)采用NaOH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氧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O+NO2+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

若反应中消耗了10L0.1mol?L-1的NaOH溶液,则参加反应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

23. 工业上以粗盐(含MgCl2、CaCl2杂质)为原料,生产碳酸钠的流程如图:

完成下列填空:

(1)向粗盐水中先加入Ca(OH)2,再加入A以除去杂质离子,则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

(2)通入NH3“氨化”的目的是______。

(3)“碳酸化”时的现象是______。“碳酸化”时没有析出碳酸钠晶体,原因是______。

(4)滤液B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写化学式)。

(5)产品碳酸钠中含有碳酸氢钠,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可测定其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若加热前样品的质量为m1,充分加热后的质量为m2.则碳酸氢钠在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______。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24.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铜片与浓H2SO4反应及产物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

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装置④的作用是______。

(2)写出铜片与浓H2SO4共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为了验证SO2是酸性氧化物,试管②中可选择的试剂是______(填序号)。 a、酸性KMnO4溶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Na2S溶液

第3页,共13页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先检査装置的气密性,再向装置中加入药品

B.实验开始时,只需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即可使液体顺利滴下

C、实验开始后,试管①和③溶液均褪色,两者均可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5)甲、乙两名同学对铜片与浓H2SO4反应剩余物进行研究,情况如下: 【发现问题】充分反应后,铜片和H2SO4两种反应物均有剩余。

【提出假设】反应过程中H2SO4浓度降低,铜片与硫酸不能继续反应。 【方案设计】为验证提出的假设,两位学生设计以下实验方案。 学生 实验方案 甲 乙 方案Ⅰ:取出反应剩余物中的残余铜片,用蒸馏水洗净、晾干, 放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中,加热片刻后,残余铜片与浓硫酸继续反应 方案Ⅱ:向反应后的剩余物中通入一种常见无色气体单质M,加热,残余铜片继续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方案Ⅱ中,通入的气体M可能为______(写化学式);若残余铜片继续溶解且仅生成CuSO4溶液,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第4页,共13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提取了治疟药物青蒿素的我国的科学家屠呦呦,故A正确;

B、舍勒发现氯气是在1774年,当时他正在研究软锰矿(二氧化锰),当他使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时,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舍勒感到极为难受,但是当他确信自己制得了一种新气体,因此首先制得了氯气,故B错误; C、20 世纪初,由德国化哈伯、波施等研究除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故C错误; D、联合制碱法是侯德榜发现的,故D错误。 故选:A。

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本题考查了科学家的贡献,掌握科学家们的贡献,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答案】B

【解析】解:Br2+2KI=2KBr+I2 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为置换反应。 故选:B。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为化合反应; 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为分解反应;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了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和判断,难度不大,应注意掌握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概念的掌握。 3.【答案】D

【解析】解:稀硝酸、硫酸铜溶液、氨水是溶液分散系,Fe(OH)3胶体是胶体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出现“丁达尔效应”, 故选:D。

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丁达尔效应是指: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抓住这一特点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性质应用,注意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4.【答案】D

【解析】解:A.H2SO4在水溶液里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故A不选; B.AgCl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故B不选; C.Cu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不选;

D.CO2是化合物,本身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是非电解质,故D选; 故选:D。

根据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定义判断,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该概念的前提条件是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该概念的前提条件是化合物。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熟悉电解质、非电解质基本概念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第5页,共13页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57.0分)1.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推进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的突出贡献是()A.提取治疟药物青蒿素B.发现并命名氯气C.开发合成氨生产工艺D.提出联合制碱法2.反应Br2+2KI=2KBr+I2属于()A.化合反应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zdvb39sp485bn78arf2570pk9t7uz00b5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