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2019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 自我检测试卷A卷 附解析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个小女孩看到“夏景”说:“小姐姐坐在河边,天热,她想洗澡,她还想洗脸,因为脸上淌汗。”这个小女孩的想象是( )。 A、经验性想象 B、情境性想象 C、愿望性想象 D、拟人化想象 2、对幼儿如厕教师最合理的做法是( )。 A.允许幼儿按需自由如厕 B.要求排队如厕 C.控制幼儿如厕次数 D.控制幼儿如厕的间隔时间 3、幼儿教师晨间接待幼儿人园工作的重点是( )。 A.提醒幼儿尽早进入学习状态 B.与家长交流,沟通情感 C.检查孩子的身心状况 D.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 4、幼儿反复敲打桌子,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在椅子上摇来摇去,这类游戏属于( )。 A.结构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规则游戏 D.机能性游戏 5、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是( )。 A.家庭 B.托儿所 C.幼儿园 D.学前班
6、在幼儿园月计划、周计划中,教师制定的目标是( )。 A.全园教育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行为目标
7、对待幼儿出声的自言自语,成人正确的处理方式为( )。 A.发展为对话言语
B.发展为真正的外部言语 C.任其自然发展
D.发展为真正的内部言语
8、急性重型腹泻对儿童的危害最主要是( )。 A.营养不良 B.内分泌紊乱 C.代谢紊乱
D.脱水、水电解质紊乱
9、关于幼儿言语的发展,准确的表述是( )。
A.语言理解的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的发生发展在后 B.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同时同步产生
C.语言表达的发生发展在先,语言理解的发生发展在后 D.语言理解是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0、在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比较欠缺的情况下,教育者的(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权威性 B.知识性 C.主导性 D.艺术性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有哪些阶段与特点?
2、从儿童发展角度,简述幼儿户外运动的价值。
第 1 页 共 4 页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活动设计:
请以“汽车”为核心要素设计一个幼儿园主题系列活动。
1、论述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材料分析:
根据下面案例,设计一份亲子运动会方案,要求写出亲子运动会的设计意图、2个运动项目(须写出运动项目的名称、材料和玩法)、家长工作要点以及实施注意事项。
在与本班家长沟通中,大三班教师发现,大部分家长平时很少和孩子一起运动,因为他们不知道和孩子在一起能够玩些什么。为此,教师准备举行一场亲子运动会,让家长认识到 生活中一些随手可得的废旧材料,可以用来开展有趣的运动游戏,从而促进幼儿发展。
2、材料分析:
如今走在大街上,时常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小眼镜”;寒暑假,各大医院幼儿眼科专家常常要为前来就诊的大量眼疾患儿治疗。已有20年幼儿教育教龄的罗老师感慨地说:“近几年,视力不佳的幼儿明显增多了。”
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幼儿教师应如何帮助并教育幼儿注意眼的保健。
第 2 页 共 4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A
2、参考答案:A
3、C,幼儿教师晨间接待幼儿人园工作的重点是检查孩子的身心状况。 4、D
5、A,家庭是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 6、C 7、D 8、D 9、A
10、C在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比较欠缺的情况下,教师的主导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答案如下: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对于学前儿童而言,主要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发展。
(1)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这个阶段孩子已经能区别出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具有性别概念。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二是对他人性别的认识。儿童对他人性别的认识是从2岁开始的,但这时还不能准确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大约2岁半到3岁左右,绝大多数孩子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同时,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性别角色的初步知识,如女孩要玩娃娃,男孩要玩汽车等。
(2)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此阶段的儿童已经能明确分辨自己是男还是女,并对性别角色的知识逐渐增多,如男孩和女孩在穿衣服和游戏、玩具方面的不同等。但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他们能接受各种与性别习惯不符的行为偏差,如认为男孩穿裙子也很好,几乎不会认为这是违反了常规。这说明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还不很明确,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3)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孩子们不仅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到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不能哭,女孩要文静、不能粗野等。但与儿童对其他方面的认识发展规律一样,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表现出刻板性,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误的,并会受到惩罚和耻笑。如一个男孩玩娃娃就会遭到同性别孩子的反对,认为不符合男子汉的行为。 2、答案如下:
(1) 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 (2) 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和技能;
(3) 增强儿童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4) 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1、答案如下:
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想象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对儿童的认知、情绪、游戏、学习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想象与幼儿的认知活动。想象虽然是比感知和记忆更复杂的认识活动,但想象离不开感知和记忆等其他认知活动。第一,想象依靠原有的表象。想象依靠头脑中的表象,而表象是儿童曾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具体形象。第二,想象和记忆密不可分。想象依靠记忆,想象依靠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如果没有记忆,具体形象也不能保留下来形成表象,说明想象离不开感知和记忆。想象的发展,有利于记忆活动顺序进行,想象越丰富,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儿童对识记材料的理解、加工,越有利于保持和回忆。第三,幼儿的想象把记忆和思维联系起来。记忆是感知的复现,想象是在记忆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幼儿期的想象是思维发展的基础,但不同于创造性思维。
(2)想象与幼儿的情绪活动。第一,想象能引发情绪活动。孩子的情绪情感活动常常是由想象而引发的。第二,情绪影响想象。幼儿的想象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幼儿的情绪常常能够引起某种想象过程或改变想象的方向;幼儿常常满足于想象的过程,游戏中的想象,更多表现了幼儿情绪和愿望。
(3)想象与幼儿的游戏活动紧密结合。幼儿的主导活动是游戏,特别是象征性游戏,即便学习,也往往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想象在游戏中的重要地位突出表现在想象是象征性游戏的首要心理成分。如果没有想象,就不可能进行任何游戏活动,游戏正是幼儿不断靠想象变换着物体的功能,才得以顺利进行。
(4)想象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密不可分。想象是幼儿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没有想象就没有理解,没有理解就无法学习、掌握新知识。听故事时,想象随故事情节而展开。想象常常是幼儿行动的推动力。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答案如下:
设计意图:帮助家长学习亲子游戏的方式方法,了解亲子活动的材料准 备和活动过程,感受和学习如何引导孩子参与亲子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运动项目:(1)活动项目名称:跳芭蕾 材料:废报纸
玩法:先将报纸折叠为8开大小,妈妈或爸爸和幼儿一起站到报纸上听音乐做动作,每人的脚不能踩到报纸外;音乐停止后将报纸对折缩小一半,妈妈或爸爸和幼儿再一起站到报纸上听音乐做动作,每人的脚不能踩到报纸外,重复动作直到报纸小到只能容纳一个人的脚尖,坚持到最后的为优胜者。
(2)活动项目名称:组合接力 材料:皮球
玩法:幼儿和父母三人组队,裁判员发今后,在起跑处的父亲拿球向前快跑到10米处把球交给母亲,母亲接球后继续向前快跑,到20米处把球交给孩子,孩子拿着球跑回起点,最先跑回的为优胜者。
家长工作要点:(1)家长要按照规定时间准时到达活动场地;(2)活动时,家长要注意看管好孩子,让他们不能随意走动或自由活动,保持活动秩序;(3)家长要照顾好孩子,保证安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第 3 页 共 4 页
2019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自我检测试卷A卷 附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