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心理测量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0076)《心理测量学》 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心理测量概述

一、解释

1.测量:按照一定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2.心理测验:实质上是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3.量表:具有参照点和单位的用以测量某种事物以确定其数量的连续体。 二、填空

1.无论是物理特性的测量,还是精神特性的测量,都必须具有(参照点)和(单位)两个要素。

2.量表可以分为(类别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四级水平。

3.要求被试按平时的习惯作出反应而无正确答案的测验称为(典型行为测验)。

4.以预先确定的教学内容为标准,考查被试对于指定的教学目标中的内容或技能掌握程度的测验称为(目标参照测验)。

三、单项选择

1.心理测量的参照点是( ① )。

①人定零点 ②绝对零点 ③人定零点和绝对零点 ④不能确定

2. 一般而言,心理测验的分数属于( ② )。

①类别量表 ②等级量表 ③等距量表 ④比率量表

3.狭义的心理测量是指以( ② )为工具的测量。

①调查 ②测验 ③实验 ④口试

四、判断分析

1.心理测量主要用于对人的精神特性的直接测量。(×)

分析:人的心理行为变化无法直接测出,只能通过个人在活动中(具体讲就是对测验题目)的反应来间接推断人的某种精神特性的状况。

2.由于心理测量属于等级量表,因而在应用中只能使用等级量表适用的统计方法。 (×)

分析:虽然心理测量属于等级量表,但在应用时可以采取变通的方式:①假设量表上的单位是相等或近似相等,其前提是常态分布的假设;②把测验分数转换到一个有相等单位的量表上,即把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这样就可以使用等距量表的统计方法。 3,在对心理测验进行区分时,应主要看编制者的目的和测验的实际内容。 (√)

分析:由于测验的编制者给要测量的特性所下的操作性定义不同,因而区分测验时不能只看测验的名称,而应主要看编制者的目的和测验的实际内容。

五、简答

1.心理测量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

① 心理测量没有绝对零点,只有人定零点。 ② 心理测量的单位不一定相等。 ③ 心理测量是间接测量。 ④ 心理测量具有相对性。

⑤ 心理测量只能测出欲测心理特性中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而不能测出其全部。

⑥ 心理测量强调客观性。 六、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心理测量的功能。 答题要点:

①理论研究功能:收集研究资料、建立和检验理论假设、实验分组。②应用功能:选拔人才、人员安置、心理诊断、描述评价、心理咨询。③要有实例。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答题要点:

①论点:避免两种错误观点:一是神化心理测验,二是认为心理测验 无用。②应有的认识与态度:心理测验是一种工具、心理测验尚需完善、要严肃慎重对待心理测验。③要有实例。

第二章 心理测量的编制

一、解释

1.测验的标准化:在心理测验中,误差因素的控制主要是通过使测验情境对所有人都相同或相似来完成的,进行这种控制的过程就称为测验的标准化,它包括测验内容、实施过程、计分方法和结果解释等方面的标准化。、 2.双向细目表:是编制测验的计划表。详细说明测验的内容、测验目标及其水平,以及它们在整个测验中所占比重。它是确定测验题目的内容、覆盖面、数量以及分数的分配等的重要依据。

二、填空

1.良好测验的特征有:(正确性)、(可靠性)、(鉴别性)、(客观性)、(比较性)和(实用性)。

2.在编制测验时,首先要确定测验的目的,具体讲就是要明确(测验的对象)、(测验的目标)和(测验的功用)。

3.在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中,认知领域分为(记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4.编拟测验题目一般包括(搜集资料)、(选择题目形式)、(编写和修订题目)三个步骤。

5.客观性试题适合测量(记忆)、(领会)、(应用)、(分析)几个层次的目标。

6。选择题一般由(题干)和(选项)构成。

三、单项选择

1.目前,教学日标的分析一般以(③)为依据。

①教学计划 ②教育方针 ③教育目标分类学 ④教学内容。 2.在客观性试题中,应用最广泛的题型是(①)。

①选择题 ②是非题 ③匹配题 ④填空题。

3.测验的标准化实际上是一个控制(④)的过狸。 ①测验规则 ②测量条件

③测验分数 ④测量误差

4.在测验题目的编排上,总的讲应按(②)的顺序排列。

①从难到易 ②从易到难 ③ 难易混题 ④ 随机排列 四、判断分析

1. 标准化测验就是采用客观性试题的测验。 (×)

分析: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是对题目类型的分析,不是测验是否标准化的依据。标准化测验是就整个测验而言的,包括命题、施测、计分和结果解释整个过程,标准化测验常以客观性试题为主,但也不排除采用适量的主观性试题。

2.填空题只能有唯一正确的答案。(√)

分析:这是编写填空题的要求之一。 五、简答

1.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答案要点:

①确定测验的目的 ②制定编题计划 ③编拟题目

④题目的试测与分析

⑤合成测验

⑥测验的标准化 ⑦对测验的鉴定 ⑧编写测验说明书

2.编制测验时,选择题目形式一般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要点:

①根据测验题目选择题型。 、 ②考虑受测团体的特点。

③在同一测题中,试题类型不宜大杂。

④应考虑各种实际因素。 六、论述

试分析比较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的优缺点。 答案要点: 。

客观性试题适合测量记忆、领会、应用、分析几个层次的目标。客观性试度答案明确、回答简便,在限定的测验时间内可以包含足够的试题数量,保证知识覆盖面,并可鼓励学生打好广泛的知识、技能基础,客观性试题答案确定、评分简单、准确,并可利用计算机评阅试卷,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但客观性试题不适合测量综合、评价层次,其编制较为田难,较费时间,且对编制者要求较高。此外,客观性试题仍受到受测者阅读能力影响,而且难以排除对试题的猜测。如果测验只用或绝大多数时候只采用这种试题形式,就有可能影响平时的教学,压抑师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单纯记忆等。 主观性试题适合干测量较高层次的认知目标,尤其适合测量综合、评价两个层次的认知目标。它能够考察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像组织知识、整理论据、构思、评价和表达观念等能力,这种试题编制容易,省时、省力。还可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独立思考,表达自己观点,有利于培养和评价学生创造性思维,还可间接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情意性特征。但主观性试题没有固定明确的答案,评分易受评卷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而且试题的回答耗时较多,在限定时间内,题量少,因而知识的覆盖面小,内容样本缺乏代奏性。它还容易造成学生以模棱两可的叙述掩盖其知识缺陷,测验成绩可能受学生书写和写作能力的影响。

第三章 测验的信度

一、解释

1.误差:是指在测量中与目的无关的变因所产生的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效应。

2、信度:亦称可靠性,是指测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再测信度:用同一种测验在不同时间对同一组分测者前后施测两次,再根据这两次测验分数计算出相关系数,即得再测信度。

二、填空 1,由与测量围的无关的偶然因素针起的不易控制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2.常见的误差来源于(测验本身)、(测验过程)和(受测者本身)。

3.信度可分为(再测信度)、(复本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和(评分者信度)。

三、单项选择

1.既影响信度也影响效度的误差是(①)。 ①随机误差 ②系统误差 ③抽样误差 ④评分误差

2.经过无数次测量所得到的平均值,即为(①)。 ①常模分数 ②团体分数 ③真分数 ④实得分数

3.再测信度所考虑的误差来源是(④)所带来的随机影响。 ①形式的不可 ②题目的不同 ③考生的不同 ④时间的不同:

4.在考查评分者信度时,如果三人以上评阅数份试卷,则需计算(①)。 ①肯德尔和谐系戮 ②等级相关系数 ③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④克伦巴赫α系数

四、判断分析 1.采用分半法往往会高估信度,因而需用斯皮尔曼-布朗公式进行校正。

(×)

分析:一般而言,测验题目越多,信度越高,而分半法实际只求得半个测验的信度,会低估信度,因而需进行校正。

2.一般而言,只要计算出测验的某种信度,便可判定测 验其它信度的高低。 (×)

分析:各种求信度的方法是以不同的假定和前提条件为基础的,所求得的信度数值意义不尽相同,因而不能单以数值来比较不同种类信度的高低。

五、简答

1.提高测验信度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答案要点:

①增加测验或量表的长度以提高样本的化表性。 ②测验难度要适中。

③测验时间要充裕。 ” ②测试尽量在程度不齐的团体中进行。 ⑤施测程序和环境尽量标准化。 ③评分尽量客观确定。

第四章 测验的效度

一、解释

1.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够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心理特性或功

心理测量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0076)《心理测量学》复习思考题答案第一章心理测量概述一、解释1.测量:按照一定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2.心理测验:实质上是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3.量表:具有参照点和单位的用以测量某种事物以确定其数量的连续体。二、填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z25z0kln947le14lopx1jxus0hkxz00vx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