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02775说课材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单元 林中的鸟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环境保护与小鸟的关系 教学目标:

l、初步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能富有感情地演唱。 2、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的歌谱。

3、在讨论论环境保护与小鸟的关系时能普遍参与,思维活跃。 教学重、难点: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的歌谱。 教学过程: 1、导入:

今天学唱的歌曲是《小鸟请到这里来》,我们请小鸟到这里来做客。所以我们请同学们首先讨论

这样一个问题——环境与小鸟的关系,请同学们思考大胆发言。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就是表现少年儿童与小鸟和和谐相处的《小鸟请到这里来》。先请大家朗读

一遍歌词。 2、学唱歌曲

(l)欣赏童声合唱《小鸟请到这里来》两遍。 (2)播放《小鸟请到这里来》的伴奏带。

学生朗读歌词,以配乐朗诵的方式使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及用词的内容。 (3)随伴奏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4)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5)讨论:

我们看教科书第5页,有一个问题:唱一唱下面两句旋律哪一句的情绪亲切,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对,第二句增加了一小节。将“小鸟”重复了一次就产生了恳切和亲切的语气.就不似第一句那样生硬了。所以我们在演唱时也要唱出这种语气来。

(6)现在我们来学唱这首歌曲的第一乐段。

学生随教师的歌声学唱歌谱,必要时可以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

在教唱过程中应注意 的节奏和八分休止符,并要求学生注意到第1、3乐句完全相同,第2、4乐句相同。

3、小结:小结本节课学习的收获,要求学生自学歌曲的第二乐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演唱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二乐段合唱部分。 2、欣赏重声合唱《林中的鸟声儿》。 3、节奏创造。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的合唱部分。

1

2、 能普遍参与节奏创造活动,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3、能专心欣赏童声合唱作品,从中受到启发.改善自己的歌声。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的合唱部分。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唱了《小鸟请到这里来》的第一乐段,让我们先来复习一遍(学生唱) 2、学习合唱部分

(1)现在我们来学习这首歌的第二乐段合唱部分,请先仔细听几遍伴奏。

第二乐段的旋律与第一乐段有什么联系呢。(学生回答有许多与第一乐段相同的旋律)

现在先让我们来学习第一声部的歌词,教师边舞边唱,学生跟着轻声哼唱、重点在“尽情地唱吧

小鸟”和 “自由地飞翔吧小鸟”这两句的弱起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及时进入、第二句结尾也是练习的重点,这一句音调较高,并有七拍的长音。

教师一定要用良好的示范让学生逐步体会用较高位置来歌唱的感觉,防止用胸声粗厉地喊叫。

(2)学唱第二声部。

第二声部中有两句是与第一声部一样的,所以我们只要重点学习这三句,当然还有第二段结尾中有很多Mi~fa之间的半音进行,也要多加练习,让学生仔细听辩,防止将fa音唱得过高。

(3)两声部的配合

教师要合理分配好声部,要有意识地将水平较高的部分学生分配到第二声部中去,不可使学生误

以为第二声部是不重要的。

声部。

在两声部配合时,不要不提任何要求一遍遍地反复唱,而应耐心地多作分句的配合练习,如“尽在条件较好的班级中,第—二声部可以相互交换,即每个学生既要会唱第一声部,也要会唱第二

情地唱吧小鸟”和“自由地飞翔吧小鸟”这两句就应作多次配合练习,第二结尾也应作多次配合练习,才能真正提高合唱的质量,达到教学的目标。

3、欣赏歌曲《林中的鸟声》 4、节奏创造

学生试唱

5、师:可见音乐创作也不十分神秘,只要大家努力,我们就可以用集体的智慧创造出美妙的音乐来。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百鸟朝凤》 教学目标:

1、聆听《百鸟朝凤》这首唢呐独奏曲,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了解唢呐的构造、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 教学准备:唢呐 教学过程:

2

一、聆听《百鸟朝凤》音乐 引导学生思考:

(1)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2)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3)在什么地方看过?在什么地方听过? (4)唢呐演示。 1、用心聆听、体验。 2、表达听后的感受。

(1)情绪欢快热烈、生动而有趣。

(2)唢呐的特点:音亮大、音色明亮而粗旷。 (3)民间节庆、婚丧喜事和戏曲场面。

让音乐调动学生的感受力,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 二、揭示课题。哼唱主题音乐。 引导学生思考: (1)鸟类的大王? (2)“朝”意指什么? (3)“百”是什么意思? (4)还可以起其他名字吗?

1、动物中的大王是狮子,鸟中的大王是凤凰。 2、“朝”指朝拜之意

3、“百”是虚指,表示多的意思。

4、千鸟朝凤、万鸟朝凤、众鸟朝凤等等。 5、哼唱主题音乐。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学生对主题音乐的感受。 三、分段聆听乐曲

1、引导学生思考:我仿佛听到……,我仿佛看到……。 2、鼓励学生用文字或者画画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 (1)引子:用语言叙述。 (2)主题。

(3)模拟各种鸟的叫声。 (4)小组活动。 (5)小组汇报。

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进行二次创作。 四、小组活动、总结

1、你知道多少鸟的名字?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1)学生讨论(看谁知道鸟的名字最多?)

3

(2)小组叙述鸟的名字和怎样保护鸟类?激发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和对环境的保护。让学生和鸟交朋友。

板书设计:鸟类的大王?“朝”意指什么?“百”是什么意思?

第二单元 绿水江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少先队员采茶歌》 教学目标:

1、能用纯净、优美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

2、能积极地参与小组的活动,以合作的方式创编几个舞蹈动作。 教学重、难点: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歌曲

1、注意第一小节五度音程的音准。要具有跳跃感。

2、注意第二小节圆滑线的唱法。要唱得连贯、柔和,和跳跃的形成对比。 3、注意第三小节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4、第二乐段第一乐句可按顿音的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象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后一个乐句第三小节的八分休止符要唱得短而轻,并要做到声断气连,使歌声既分开又连贯,寄托着少先队员热爱茶山的情感。

6、唱时要注意乐句的分句,可引导学生划分乐句,做到正确地换气。 (二)欣赏有关采茶的音乐作品。 1、器乐合奏《采茶扑蝶》 2、广西民歌《采茶歌》 (三)创编采茶的舞蹈动作 板书设计: 纯净、优美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童声合唱《西湖春晓》 2、了解与西湖相关的音乐和文化知识。 教学目标:

1、随音乐的节拍轻轻晃动身体。 2、感受合唱的声音效果。

3、了解赞美西湖的诗歌,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 教学重、难点:感受合唱的声音效果。 教学过程:

(一)了解西湖的美景

4

1、播放有关西湖的录象片,简要介绍有关西湖的传说。 2、有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西湖的文字、图片资料。 (二) 欣赏歌曲《西湖春晓》 1、第一遍:听一听歌中唱了什么? 2、在歌曲的背景音乐中朗读歌词。

3、 第二遍: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感受八六拍音乐的韵律。 4、 第四遍: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感受合唱的声音效果。 (三) 补充欣赏描写西湖的古诗及为古诗谱写的歌曲。 1、朗读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2、朗读扬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四)课后小结

板书设计: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民乐合奏《江南好》 教学目标:

1、感受民乐合奏《江南好》优美而又欢快的情绪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2、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3、知识拓展,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 教学重、难点: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欣赏:

1、师: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悠扬的笛声来到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感受一下音乐中描绘了江南怎样的景色?

2、分段复听

3、完整欣赏乐曲《江南好》 三、知识拓展

1、师: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已经知道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来赞美江南。同学们能够说一说么?

咏江南 课件展示诗词两首。 读一读:组织学生一起朗读。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送人游吴》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 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 水巷小桥多。

分析诗词内容:写出了对江南的美好回忆,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 引出下一个环节:

5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02775说课材料

第一单元林中的鸟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环境保护与小鸟的关系教学目标:l、初步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能富有感情地演唱。2、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的歌谱。3、在讨论论环境保护与小鸟的关系时能普遍参与,思维活跃。教学重、难点: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z0id0qlib0fluh9boav3qhtz4wh2h00tx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