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分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分析

作者:石小石

白中科 殷成志

来源:《地方治理研究》2016年第03期

[摘要]大气污染的传输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既需要三地政府的合作,也需要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作用。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中现有的合作机制,存在行政等级化特征突出、发展水平悬殊等问题,致使京津冀合作基础薄弱、合作效果较差。2013年中央政府强力介入后,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的防治效果总体上大为改观,但仍存在横向府际合作不足、协调性欠佳和非政府部门主动参与程度有限等问题。立足中国国情,构建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治污的理论框架,从制度、组织、管理三个维度入手,才能解决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的问题。

[关键词]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协同 [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243(2016)03-0072-09 一、京津冀三地大气污染防治的合作现状与问题分析

大气污染具有跨域溢出效应,特定地区的空气质量会受到毗邻地区污染排放水平的严重影响。2014至2015年,北京、天津、石家庄三市PM25来源中区域传输的比例分别为28%-36%、22%-34%和23%-30%[1]。基于行政区划的属地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大气污染防治的整体性要求。同时,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源较为复杂,不同污染物的出现具有共时性特征,机动车排放、燃煤、工业排放和沙尘等交互作用、叠加上升,增加了防治的难度[2]。要想取得良好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效果,京津冀三地就必须协同合作,形成合力。 (一)京津冀三地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合作现状

国务院在2013年9月10日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是京津冀大气污染协同防治之路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

在《大气十条》出台前,三地政府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中的合作仅限于一些零散的框架性协议,临时性强,多头管理,轻“防”重“治”,严重影响了区域大气污染的防治效果。临时性强是指三地政府的合作主要停留在临时的应急措施制定和联合环境执法上,没有形成长期制度安排,比如只有在面临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或重大活动时,地方政府间才进行临时性沟通和短期合作,不利于政策的稳定连续;多头管理是指由于缺乏权威机构的统筹协调,三地政府在大气污染防治中各自为战,治污政策呈现碎片化格局,使府际协同效果大打折扣;轻“防”重“治”是指由于对污染排放的源头控制重视不够,对未来可能产生的新污染预防不够,资源被大量集中于末端治理和事故处理,既仓促被动,又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分析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分析作者:石小石白中科殷成志来源:《地方治理研究》2016年第03期[摘要]大气污染的传输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既需要三地政府的合作,也需要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作用。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中现有的合作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yyxp5p4l19jajr88ky455t2h95xc900w8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