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作者:王红柳 张娟

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3期

(1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136;2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摘 要】2012年,中国城市化率突破50%,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关键发展阶段。城市化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城市化通过聚集经济加速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等要素的积累,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城市化的本质即是人的“城市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城市人口增长,进而促进城市化的发展,二者联系紧密,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关键词】城市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乡二元化制度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耕地的不断减少、户籍制度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原因,中国农村形成大批剩余劳动力,促使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发生转移的原因主要有: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和收入差距的拉大三个方面。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如下: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增加,增速下降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资源过剩的局面,增加了农民收入。据调查发现(表1),从2011—2014年中国农民工数量总量不断增加,这是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和社会保障方面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稳定的向城市转移,但人口转移数量的增速放缓。2013年中国实施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这使得2013年外出农工的增速提高到5.5%。随着宏观经济趋于平稳,2014年外出劳动力的增速恢复到3.4%。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质量提高

据调查统计,2010年外出劳动力中具有初中和高中学历的人分别占71.5%和40.6%,比全部农村劳动力中相应的比例分别高出24个百分点和10.3个百分点。2012年,在外出劳动力中,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达78.3%和44.1%,分别比全部劳动力中相应文化程度的比例高25.1百分点和11.2个百分点。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向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转移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作者:王红柳张娟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3期(1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10136;2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9)【摘要】2012年,中国城市化率突破50%,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yw1n2z5m7721et5ixox47ty70kclt004z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