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1,事故隐患:潜藏的不安全因素,从系统安全的角度看,人们所说的隐患包括一切可能对人-机-环境系统带来损害的不安全因素。 2,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的度量
3,危险源: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4,重大危险源: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定的一种或一类特定危险物质的单元(或设施)称为重大危险源。
5,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三阶段:(1)安全的预评价 (2)设计阶段的审核 (3)安全验收
6,本质安全化:本质安全化一般是针对某一个系统(或设施)而言,是表明该系统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水平已达到了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系统可以较为安全可靠的运行;但并不表明该系统绝对不会发生事故。 7,三违现象: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8,三超现象: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
9,三E原则: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教育 10,三级教育:工厂,车间,班组
11,固有危险度:一个生产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来系统发生危险性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
二·简述论述 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超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压力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
2,何为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
何为?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境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意义 1)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要途径 2)是强化企业安全基础工作的长效制度
3)是政府实施安全生产分类指导,分级监管的依据 4)是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3,能量意外转移理论
内容: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能量在各种约束和限制下,按照人们的一直流动、转换和释放,如果由于某种能量失去了控制,发生异常或意外的释放,则可能发生事故。
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有效措施:1)用较安全的能源代替危险大的能源 2)限制能量 3)防止能量蓄积 4)降低能量释放速度
5)开辟能量异常释放的渠道 6)设置屏障
7)从时间和空间上将人与能量隔离 8)设置警告信息
4,安全的定义及其属性
定义:安全是指不因人、机、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 属性:1)安全的相对性 2)安全的必需性 3)安全的随机性 4)安全实现的有限性 5)安全的经济性 6)安全的复杂性 7)安全的社会性 8)安全的潜隐性
5,说明海因里希法则及其在安全工作中的指导意义 海因里希法则: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没有伤害的事故件数之比为1:29:300,其中300起为无伤害事故,即是未遂事故。
事故法则告诉人们,要消除1次重伤、死亡事故以及29次轻伤事故,必须首先消除300次无伤事故。也就是说,防止灾害的关键,不在于防止伤害,而是要从根本上防止事故。
6,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及其内涵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内涵:1)安全第一:当生产与安全发生冲突时,生产要服从安全。 2)预防为主:就是要在事前做好安全工作,“防患于未然”。
3)综合治理:是一种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它是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目标实现是重要手段。
7,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有哪些?
人的不安全行为就是三违现象:违章指挥、违规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①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②造成安全装置失效;③使用不安全设备;④用手代替工具操作,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等物体存放不当;⑤冒险进入危险场所;⑥攀、坐不安全位置;⑦在起吊物下作业或停留;⑧机器运转时做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⑨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⑩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的使用;⑩不安全装束;⑩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物的不安全状态:①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少或有缺陷;②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③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④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等。
8,轨迹交叉理论制要点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即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遇,则将在此时间、空间发生事故。
按照事故致因理论,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描述为: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从事故发展运动的角度,这样的过程可被形容为事故致因因素导致事故的运动轨迹。
9,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应采取何种措施
如何降低事故发生概率:1,提高设备的的可靠性:(1)提高原件的可靠性,加强对元件的质量控制和维修检查,使元件的的结构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条件,选用可靠性高的元件代替可靠性低的元件。合理规定元件的使用周期,严格检查维修,定期更换或重建。(2)增加备用系统。(3)对于处于恶劣环境下运行的设备采取安全保护措施。(4)加强预防性维修;2,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降低危险因素的感度;3,提高系统的抗灾能力;4,减少人为失误:可以对工人进行充分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态度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以人为中心,改善工作环境,为工人提供安全性较高的劳动生产条件。5,加强监督检查。 如何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1,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2,防止能量逸散的措施;3,加装缓冲能量的装置;4,避免人身伤亡的措施。
10,安全科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哪些方面
生产领域(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方便);生活领域(交通安全、消防与家庭安全等);生存领域(工业污染控制与治理、灾变的控制和预防)
11,何为海因里希连锁理论,并论述其在安全工作中的意义 海因里希最初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五个因素: ①遗传及社会环境
②人的缺点
③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④事故 ⑤伤害
意义:如果移去因果连锁中的任一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而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要移去中间的骨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或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避免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