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范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①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③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4、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

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 革命使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革命是推动社会

发展的重要动力。

6、 姐姐都证实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7、 革命史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阶级社会发

展特别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8、 革命与改革的区别:

区别 (质变量变,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1、改革与革命的目的不同。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主动的调整政策、缓和矛盾来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对其中某些环节进行局部的改造,以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而革命则是对旧制度的根本改造,是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斗争。 2、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是国家、政府的行为,是统治者主动实行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是自下而上的,在革命中充满了

暴力、斗争与尖锐的矛盾冲突,其根本目的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3、由于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一破一立之间社会动荡不可避免。而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现有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 联系:

1、改革往往是迫于革命或者危机的威慑力,有些改革其成果也是根本性的如商鞅变法。

2、革命是改革失败后的最后杀手锏,同时革命后也往往需要进入到改革轨道,以缓冲和控制革命带来的冲击力,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改革。

9、改格式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 两种历史观咋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3、 英雄史观(唯心史观)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社会历史根源和

阶级根源。(第128-129页)

4、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5、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我们党的群众

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①社会分工的出现;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商品具有二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4、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劳动的二重性)

5、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6、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7、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8、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9、资本主义经济之父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10、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前提的。 (劳动力——商品——货币——资本)

11、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12、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3、绝对剩余价值是指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时数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14、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工作时数不变,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即提高效率)。 15、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16、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2、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 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原因: ①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②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③ ④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

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质(第206-207页):

①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②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20世纪初)。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

2、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3、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4、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史主要的基本的形式。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2、共产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③ 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④ 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4yhj398yl83ibqw7s1xb7s7tu43p3900tq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