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范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从客观方面说,会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②从某个具体的认识过程来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弯沉个,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所以,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企图去发现所谓的“永恒真理”、“终极真理”。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2、 真理的特征: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

元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3、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①

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②

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

总而言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

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一个过程。

4、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

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辩证统一的。 真理的检验标准

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因)

①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践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其是否是真理。由此可见,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② 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第79页)

③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但是逻辑证明不能回答结论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问题,它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证明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

义关系的范畴,使之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2、 哲学的价值概念包括外部客观世界的事物(客体)对于人(主

体)的需要满足与否(意义)的关系。

3、 价值的特性主要有(选择题):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

多维性。(第81-82页)

4、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选择题)(第82-83页):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 ① 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② 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③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 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1、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① ②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这里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③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选择题) 1、 认识和时间是改造世界的2种基本活动。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 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 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

立的观点:①唯物史观(群众史观);②唯心史观(英雄史观)。 3、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4、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5、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还有自

己特有的发展形势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①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②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③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6、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

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7、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热门在直接

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8、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

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 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2、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第

108-109页)

3、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4、 社会形态更替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前进性和曲折性。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

1、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

盾。

3、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范文

从客观方面说,会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②从某个具体的认识过程来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弯沉个,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所以,人的认识的任务,就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yhj398yl83ibqw7s1xb7s7tu43p3900tq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