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应用训练第二部分之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含详细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应用训练第二部分之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含

详细解析)

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应用训练

第二部分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2017·全国卷Ⅰ)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2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解题步骤] 第一步,获取信息:文本信息“我国东部地区”;“2017年3月25日”;“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图像信息“右图中杂树上的叶子已经落光”。 第二步,思维路径:第1题,据“我国东部地区”可排除C项;据“2017年3月25日”,“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可知春季刚到有新叶;据“右图中杂树上的叶子已经落光”可推知其属于冬季落叶的植物。第2题,一般以积温作为热量条件的衡量标准,因而影响常绿灌木是否安全过冬的主要自然因素为气温,影响常绿灌木的栽种范围。

第三步,筛选答案:1、B 2、A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D.针叶林

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分析P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

解析 P大陆为澳大利亚大陆,自然带主要有两大特点:大分水岭东侧自然带南北更替,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整体从沿海向内陆呈半环状变化,主要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1 / 6

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应用训练第二部分之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含

详细解析)

答案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4、(2017·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 000~2 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下图)。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4)说明从2 300米至2 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解题步骤] 第(1)题:第一步,获取信息:文本信息“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图像信息“通过读图可以判断阴坡符合山地苔原带内植物多样性单峰变化规律”。

第二步,思维路径:对照图中呈现的地带性规律可知,阳坡2__000~2__300米高度范围内植物多样性遭受干扰。据图可以推断出“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是: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第三步,写出答案: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 000~ 2 300米左右)。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 第(2)题:第一步,获取信息:“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未遭受干扰时”。

第二步,思维路径:通过体验地理图文情景,可知阳坡植物多样性在未受干扰情况下将呈单峰变化,阳坡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2 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可以逐渐得出结论: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植物多样性高于阳坡。

第三步,写出答案:(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 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 第(3)题:第一步,获取信息:文本信息“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

第二步,思维路径:可以调用地理原理对地表温度和湿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分析地表温度的影响因素为太阳辐射和下垫面状况。阳坡太阳辐射强,热量足,气温高于阴坡;下垫面状况无信息材料。从水循环原理可以分析地表湿度的影响因素有大气降水多少、蒸发量大小和地表水下渗多少。从材料中可知降水量差别不大;阳坡气温高于阴坡,可判断阳坡蒸发量大;阳坡地表水下渗较多,虽然阴、阳坡坡度差别不大,但是

2 / 6

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应用训练第二部分之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含

详细解析)

阳坡春季融雪开始时间早,补给时间长。

第三步,写出答案: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

第(4)题:第一步,获取信息:该小题提供的背景材料少,难度大。

第二步,思维路径:可以通过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生存空间、生存环境(自然条件)、天敌、外力干扰等进行分析。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随海拔升高缩小,说明自然条件的差别变小。主要原因在于,海拔越高,阴、阳坡面积减小,阴、阳坡水热差异变小,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

第三步,写出答案: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 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针阔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土壤

D.荒漠

6.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 B.热量

C.海拔

解析 第5题,该山地位于四川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山地基带带谱与所在纬度带谱一致,所以甲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常绿阔叶林。第6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山地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为森林带;西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植被带为荒漠草原带。所以,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答案 5.B 6.A

7、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 答案 热带草原带。1月植物繁茂,为热带草原的湿季。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多。7月草木枯黄,为热带草原的干季。受信风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

3 / 6

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应用训练第二部分之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含

详细解析)

降水少。

8、(2015·安徽文综)下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完成下题。

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 ) A.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解析 本题考查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示地区为北非和西亚,为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形成荒漠带。 答案 A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②为( ) A.草原 B.荒漠 A.纬度 B.洋流

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 C.地形 D.季风

10、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

解析 第9题,从图中看,③→②→①体现了以水分为基础的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②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贺兰山以东为内蒙古高原,植被为草原。第10题,从图中看出我国东部为森林,西部为草原、荒漠,导致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为降水量的多少。而东部地区影响降水量的主要因素是夏季风,越往北受夏季风的影响越小,降水量越少,森林植被分布越窄。 答案 9.A 10.D

(2018·广东惠州三调)丹霞山地处南岭山脉中段南麓,是我国重要的南北植被的天然分界线之一。丹霞梧桐是多年生小乔木,属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每年夏初开紫花,秋季叶子变黄。某科考小组调查发现,丹霞梧桐在该地主要分布崖壁上。下图为该小组调查区域内丹霞梧桐分布情况,据此完成11~13题。

4 / 6

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应用训练第二部分之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含

详细解析)

11.丹霞梧桐特征可能是( )

A.四季常青 B.根系发达 C.喜阴喜湿 A.1月 B.4月 A.热带植被南界 C.暖温带植被南界

C.7月

D.耐盐耐碱

12.野外实地调查丹霞梧桐植株数量的最佳月份是( )

D.10月

13.丹霞山地区是我国的( )

B.亚热带植被北界 D.中温带植被北界

解析 第11题,丹霞梧桐是多年生小乔木,秋季叶子变黄,不是四季常青的;丹霞梧桐在该地主要分布崖壁上,说明其根系发达、喜阳耐旱;处南岭山脉中段,说明其不适应盐碱地。选B正确。第12题,丹霞梧桐秋季叶子变黄,该地地处亚热带,而其他树木是常绿的,所以考察应在秋季枝叶茂盛时进行容易发现该树。选D正确。第13题,丹霞山地处南岭山脉中段南麓,是我国重要的南北植被的天然分界线之一;而丹霞梧桐是落叶林植被,说明这里是暖温带植被南界。选C正确。 答案 11.B 12.D 13.C

(2017·北京文综)下图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读图,回答下题。

14、该山地( )

A.海拔3 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 C.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B.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 D.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

解析 本题考查气温的垂直变化、板块构造学说及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读图可知,海拔3 000米左右月均温都在0 ℃以上,故没有终年积雪,A项错误;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而递减,B项错误;该山地基带月均温多在15 ℃以上,且山麓海拔低,接近海平面,应该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C项正确;喜马拉雅山脉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带,为消亡边界,D项错误。 答案 C

(2018·天津部分区上学期期末联考)下表为我国四座亚热带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比较。读表格,回答15~16题。

武夷山 黄山 5 / 6

天目山 玉山

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应用训练第二部分之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含详细解析)

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应用训练第二部分之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含详细解析)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应用训练第二部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地域分异规律(2017·全国卷Ⅰ)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y1dq0cd507916095eiv3gyk618jsm0081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