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政治经济学知识要点及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个性特征表现P158 1.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结合2.市场经济体制同按劳分配相结合 3.以人为本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4.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5.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6.在对外开放中保持经济和政治的独立自主性7.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民主的结合 24、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P161

(1) 规范化的市场主体;(2) 现代化的市场体系;

(3) 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系统;(4)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25、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P169

(1)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企业改革,使企业切实成为市场主体。 (2)加快市场要素培育,完善市场体系

(3)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4)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26、简述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一般经济职能P271

1建立市场经济运行基本框架2.提供各种公共产品3.稳定经济4.维护竞争反对垄断5.保护自然资源和发展教育6.切实提供和完善社会保障 27、现代市场运行规则的内容P194—P195

1.市场进出规则2.市场竞争规则3.市场交易规则4.市场仲裁规则

28、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P126—P127

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方式的主体地位的含义,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条件下,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有什么重要意义P129

含义:1.在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是主体2.在公有制企业中,按劳分配是最基本的收入分配方式3.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主要是按劳分配收入4.公有制企

精品

.

业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形式下劳动者以及非生产部门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的参照标准

精品

.

意义:1.这是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2.这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

30、收入分配公平与效率的关系P131

1.公平是调高经济效率的前提与保证,只有充分公平的利益和权力分配,才会激发积极性,但公平绝不是绝对公平,不是平均主义,而是一种相对的公平,收入差距要在合理范围内

2.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效率低下会影响社会生产力和社会财富的增长。 3.效率与公平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的

31、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政策和防止收入差距扩大的基本方针P135—P136 分配政策: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分配制度

基本方针: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重视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1.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努力把国民收入的蛋糕做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2.进一步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理顺生产要素的价格,打破不合理的行政和经济垄断,进一步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4.加大对非法收入的打击力度5.充分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6.大力发展教育事业7.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民增收幅度。 32、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特征P208

1.公司的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且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出售2.公司的股份可以自由转让,但不能退股3.股东个人的财产与公司的财产相分离,股东凭股票分享公司收益,但对公司负债只有有限责任,即以票面值为限4.公司破产清算时,公司债权人可对公司的资产提出要求,而无权直接向股东起诉,只以公司本身的全部资产对公司的财务负责

33、简要回答现代产权制度的主要特征P203 1.归属清晰2.权责明确3.保护严格4.流转顺畅 34、加快资本周转有什么作用与意义P217

1.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2.节省预付资本总额3.缩短资本回收期,有利于整个社会资本周转速度的提高

35、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和政策及其应用。P272—P277

目标:提高经济效率和实现社会公平:1.经济持续、均衡增长2.充分就业3.稳定物价4.平衡国际收支

精品

.

手段:一.计划手段(指导性经济计划)

二.经济手段——1.价格杠杆(1.调节杠杆2.核算工具)2.税收杠杆3.信贷杠杆4.工资杠杆

三.法律手段(经济立法司法)

四.行政手段(强制性命令):1.财政政策2.货币政策3.产业政策4.收入政策 36、政府货币政策工具在经济膨胀与紧缩两种情况下的稳定器作用P276 1.货币政策由信贷与利率政策组成,基本目标是稳定币值,发展经济

2.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行紧缩型货币政策,提高利率、紧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从而逐步保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

3.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量,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从而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37、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P320—P321

1.离土不离乡(主要渠道),到小乡镇就业2.不离土也不离乡,在经营农业的同时兼营家庭工业、家庭运输业等3.离土离乡,到城市和工业中心就业 38、经济增长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39、我国政府转变经济管理职能的重点P147

1.政府作为市场的组织者参与构造干预和调节市场,参与市场的发育、整合和市场机制创新2.政府作为国家垄断代表介入社会再生产的各个领域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影响资源配置,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3.政府作为经济运行的协调者,制定经济计划,实施经济政策,运用各种调节手段协调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投资与消费的比例,调节产业结构,影响经济运行的周期。

40、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注意把握的要点?P127 1.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的基础区分开来2.把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分开来 3.把基本方针和基本经济制度区分开来

41、试论述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P329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上看,存在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区(资源,工业基础,技术装备,人口,交通,产业结构等等)

途径:合理分工,发挥优势;适度倾斜,协调发展;统一规划,分区调控;分类指导,重点参与:1.加强地区间经济分工协作2.加强地区内经济的综合发展3.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精品

.

42、试述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方针中“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重要意义P130—P131

1.既可以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也可以调动投资者的经济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3.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实力增强

43、经济发展的内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P308,P310

内涵:1.经济数量的增长2.经济结构的优化3.经济质量的提高 影响因素:1.人口数量2.科学技术3.文化教育 44、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P308

经济增长不仅包含在经济发展之中,而且是促成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物质保障(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45、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及其必要性P297—P298

内涵:1.影响因素: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技术进步、规模经济、结构优化、科学管理等引起综合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2.类型:粗放型和集约型 必要性:1.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无法保证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2.资金供给缺口较大3.以传统技术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较大比重,导致产业结构调整困难,升级优化缓慢4.以高投入做支撑、低效益为代价形成的高速度,会带来高通胀,是社会无法承受5.高投入、高速度的增长方式,带来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环境恶化,会损害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社会持续进步的基础 46、“科学发展观”的内涵P312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核心:以人为本2.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3.根本方法:统筹兼顾4.第一要义:发展

47、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P333---P334

1.合理利用资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2.有效保护环境,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3.建立生态文明

48、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P333

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推动经济发展,并在发展的进程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 49、如何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P290

精品

政治经济学知识要点及答案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个性特征表现P1581.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结合2.市场经济体制同按劳分配相结合3.以人为本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4.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5.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6.在对外开放中保持经济和政治的独立自主性7.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民主的结合24、现代市场经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xvs38i8897e16g2f5026bod04q39t00p1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