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后习题 单元过关检测 选 .doc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单元过关检测一(1~3单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颈圈/颈椎 镶嵌/曩者 连篇累牍/渎职 ......

B.应允/应变 ..C.恶劣/厌恶 ..D.涸辙/惊骇 ..

谒见/墓碣 ..

看守/门槛 ..否极泰来/癖好 ..

亲密无间/间或 ..

炽热/痴迷 五雷轰顶/起哄 ....

解析:A项,分别读作jǐng、xiāng/nǎng、dú;B项,分别读作yīng/yìng、yè/jié、pǐ;C项,分别读作 è/wù、kān/kǎn、jiàn;D项,分别读作hé/hài、chì/chī、hōng/hòng。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排遣 悒悒不乐 不记其数 白头偕老

B.凋蔽 C.帐簿 D.安装 答案:D

出奇不意 吉人天相 明察秋毫

疾恶如仇 带罪立功 天翻地覆

甘拜下风 老牛舐犊 脍炙人口

解析:A项,记—计;B项,蔽—敝,奇—其;C项,帐—账,带—戴。

3.(2013·湖北高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宋人画雪常不用铅粉, 把背景用墨衬黑,一层层 ,留出山头的白,树梢的白,甚至花蕾上的白,虚实映衬,意境悠远。

(2)因为睡不着,打开窗帘,遥望夜空, 满天,斜月晶莹,薄雾似轻纱漫卷, 。我思念那个小山村,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A.而是 点染 星汉 如梦如幻

B.总是 浸染 星云 如诗如画 C.却是 绘染 星光 诗意盎然 D.只是 渲染 星斗 诗意朦胧

解析:“而是”一般与“不是”对应;“总是”,无例外地;“却是”,表示转折;“只是”,仅仅是。根据语境,第一空,应用“只是”。“点染”,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也比喻修饰文字;“浸染”,液体渗入而使染上颜色;“绘染”,绘画染色;“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第二空,从语意和搭配上看,“渲染”更恰当。“星汉”,指银河;“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天体;“星光”,星的光辉;“星斗”,星的总称。由“满天”“斜月晶莹”可推知第三空,应是“星斗”。“如梦如幻”,强调梦幻;“如诗如画”,强调美;“诗意盎然”,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十足的美感。第四空,结合前面“薄雾似轻纱漫卷”,应用“诗意朦胧”,它强调朦胧的美感。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

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B.一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设计、生产、经营相关的物品,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就有了重点宣传的目标。

C.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D.虽然在《红楼梦》中,“吃”并不是需要着重描写的段落,但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描绘的烹调食谱、点心饮料、宴饮场景,让人对吃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而且”后加入“做到了”;B项,不合逻辑,“商家、企业”改为“企业、商家”;C项,主客颠倒,“对我们”后加入“来说”。 答案:D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从叙事的角度说,《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

写。 , , 。 , , 。 ①细节描写往往失之简陋、夸张

②充分显示了曹雪芹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③因为中国古典小说从魏晋小说的“粗陈梗概”,到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 ④这些“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内涵深刻 ⑤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

⑥而《红楼梦》则不然,它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叙事的主体

A.②③①⑥⑤④ B.③①⑥④⑤②

C.④③①⑥②⑤ D.③⑤⑥②④①

解析:③与上句衔接得最紧密;①紧承上句解释中国古典小说的特点;⑥承前启后,进行比对,转入对《红楼梦》的分析;④⑤紧承上句对“生活细节”进行概说;②是文段的总结。 答案:B

6.下列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写贾宝玉与林黛玉共同葬花,宝玉要求“水葬”,黛玉却认为水葬把花糟蹋了,

要求“土葬”,感觉花随土化了,更干净。

B.《家》中的主人公觉新遇事总是采用“作揖主义”“不抵抗主义”,虽深爱丫头鸣凤,却最终屈从父辈用拈阄为他定的亲事,匆匆完婚。

C.《三国演义》中写曹操行刺董卓不成,矫诏召集义兵,各路诸侯歃血为盟,推袁绍为盟主,后来因袁术不发粮,孙坚背约,各怀私心,纷纷散去。

D.朱光潜在《谈美》的末篇《慢慢走,欣赏啊!》一文中,提出了“人生的艺术化”问题,表达了他最根本的人生观: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 解析:B项,深爱丫头鸣凤的是觉慧,觉新深爱的是梅。 答案:B

二、(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12分,每小题4分)

好大圣,捻着诀,念声咒语,对众仙女道:“住!住!住!”这原来是个定身法,把那七衣仙女一个个睖睖睁睁,白着眼,都站在桃树之下。大圣纵朵祥云,跳出园内,竟奔瑶池路上而去。

那赤脚大仙觌面撞见大圣,大圣低头定计,赚哄真仙,他要暗去赴会,却问:“老道何往?”大仙道:“蒙王母见招,去赴蟠桃嘉会。”大圣道:“老道不知。玉帝因老孙筋斗云疾,着老孙五路邀请列位,先至通明殿下演礼,后方去赴宴。”大仙是个光明正大之人,就以他的诳语作真。道:“常年就在瑶池演礼谢恩,如何先去通明殿演礼,方去瑶池赴会?”无奈,只得拨转祥云,径往通明殿去了。

大圣驾着云,念声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赤脚大仙模样,前奔瑶池。不多时,直至宝阁,按住云头,轻轻移步,走入里面。那里铺设得齐齐整整,却还未有仙来。这大圣点看不尽,忽闻得一阵酒香扑鼻;忽转头,见右壁厢长廊之下,有几个造酒的仙官,盘糟的力士,领几个运水的道人,烧火的童子,在那里洗缸刷瓮,已造成了玉液琼浆,香醪佳酿。大圣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吃,奈何那些人都在这里。他就弄个神通,把毫毛拔下几根,丢入口中嚼碎,喷将出去,念声咒语,叫“变!”即变做几个瞌睡虫,奔在众人脸上。你看那伙人,手软头低,闭眉合眼,丢了执事,都去盹睡。大圣却拿了些百味八珍,佳肴异品,走入长廊里面,就着缸,挨着瓮,放开量,痛饮一番。吃勾了多时,酕醄醉了。自揣自摸道:“不好!不好!再过会,请的客来,却不怪我?一时拿住,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

好大圣,摇摇摆摆,仗着酒,任情乱撞,一会把路差了;不是齐天府,却是兜率天宫。一见了,顿然醒悟道:“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到此间?——也罢!也罢!一向要来望此老,

不曾得来,今趁此残步,就望他一望也好。”即整衣撞进去,那里不见老君,四无人迹。原来那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这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不遇,但见丹灶之旁,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大圣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宝,老孙自了道以来,识破了内外相同之理,也要炼些金丹济人,不期到家无暇;今日有缘,却又撞着此物,趁老君不在,等我吃他几丸尝新。”他就把那葫芦都倾出来,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

一时间丹满酒醒,又自己揣度道:“不好!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他就跑出兜率宫,不行旧路,从西天门,使个隐身法逃去。即按云头,回至花果山界。

(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回)

7.王母娘娘不请孙悟空参加“蟠桃嘉会”这一做法,激起了他强烈的反抗,选文中有哪些表现? 解析:根据时间顺序,依次概括出每段中孙悟空的主要行为即可。

参考答案:孙悟空定住了七衣仙女;调弄了赤脚大仙;喝足了“玉液琼浆”;吃完了“百味八珍”;嚼尽了太上老君的金丹。

8.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举动,反映出孙悟空怎样的性格特征?

解析:回答本题要联系选文内容,对选文情节作全面梳理,根据具体事件来概括人物性格。 参考答案:充分表现了孙悟空无所畏惧、敢于反抗的叛逆性格。

9.《西游记》中所塑造的奇幻美景,看来“极幻”,却又令人感到“极真”。因为那些变幻莫测、惊心动魄的故事,或如现实的影子,或含生活的真理,文段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解析:要注意小说中的不同人物所对应的现实社会中的不同阶层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把握作者对现实的揭露与批判。

参考答案: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统治者过着养尊处优、作威作福的生活,对以没有权势的“弼马温”为代表的下层百姓进行镇压和欺骗,同时也暴露了统治者的色厉内荏。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18分)

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掠去。张常客豫,遂家焉。娶于豫,生子讷。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诅,不可堪。隐畜甘脆饵诚,使从塾师读。

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阴劝母,母弗听。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饥火烧心,入室僵卧。诚自塾中来,见兄嗒然,问:“病乎?”曰:“饿耳。”问其故,以情告。诚愀然便去,移时,怀饼来饵兄。兄问其所自来,曰:“余窃面倩邻妇为者,但食勿言也。”讷食之,嘱弟曰:“后勿复然,事发累弟。且日一啖,饥当不死。”诚曰:“兄故弱,乌能多樵!”次日食后,窃赴山,至兄樵处。兄见之,惊问:“将何作?”答曰:“将助樵采。”问:“谁之使?”曰:“我自来耳。”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之归。诚不听,以手足断柴助兄。且云:“明日当以斧来。”兄近止之。见其指已破,履已穿,悲曰:“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刭死!”诚乃归。兄送之半途,方回复樵。既归,诣塾嘱其师曰:“吾弟幼,宜闲之。山中虎狼恶。”师曰:“午前不知何往,业夏楚之。”归谓诚曰:“不听吾言,遭笞责矣!”诚笑曰:“无之。”明日,怀斧又去。兄骇曰:“我固谓子勿来,何复尔?”诚弗应,刈薪且急,汗交颐不少休。约足一束,不辞而返。师又责之,乃实告焉。师叹其贤,遂不之禁。兄屡止之,终不听。

一日,与数人樵山中,欻有虎至,众惧而伏。虎竟衔诚去。虎负人行缓,为讷追及。讷力斧之,中胯。虎痛狂奔,莫可寻逐,痛哭而返。众慰解之,哭益悲,曰:“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众急救之,入肉者已寸许,血溢如涌,眩瞀殒绝。众骇,裂其衣而束之,群扶以归。母哭骂曰:“汝杀吾儿,欲劙颈以塞责耶!”讷呻云:“母勿烦恼,弟死,我定不生!”置榻上,创痛不能眠,惟昼夜倚壁而哭。父恐其亦死,时就榻少哺之,牛辄诟责。讷遂不食,三日而毙。

(节选自《聊斋志异·张诚》,有改动)

注:①劬(qù):劳苦。②夏:亦作“榎”,木名。③欻(xū):忽然。④劙(lí):割。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隐畜甘脆饵诚 饵:给……吃。 .

B.值大风雨,避身岩下 .C.兄故弱,乌能多樵 .

D.汗交颐不少休 颐:脸颊。 .

值:遇到。 乌:不。

解析:C项中的“乌”是疑问词,“哪里”“怎么”。从原句看,诚是反问,在这里加强语气,表示对讷体弱却多樵的惊讶。 答案:C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遂家焉 乃实告焉 ..

B.将何作 .C.不辞而返 .D.群扶以归 .

何复尔 .

裂其衣而束之 .

欲劙颈以塞责耶 .

解析:A项中前一个“焉”是兼词,相当于“于之”;后一个“焉”是代词,代这件事。B项中前一个“何”是“什么”;而后一个“何”是“为什么”。C项中的两个“而”表示承接。D项中前一个“以”是连词,相当于“而”,表示修饰;后一个“以”是介词,表示目的。 答案:C

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张讷、张诚兄弟情深的一组是( )(3分) ①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 ②移时,怀饼来饵兄

③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刭死 ④师叹其贤,遂不之禁 ⑤母勿烦恼,弟死,我定不生 ⑥置榻上,创痛不能眠

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②③⑤

解析:要注意题目中的“全都直接表现”和“兄弟情深”的要求。①只表明“诚”的“孝友”,④是老师叹“诚”的贤,⑥说的是“讷”创痛不能眠,且不是直接表现的。其余②③⑤合乎要求。 答案:D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氏的妻子被北方的兵士掠走后,他在豫又先后娶了两位妻子。牛氏经常虐待张讷,对张诚却疼爱

有加。

B.张讷由于大风雨没有砍下足够的柴,牛氏就不给他饭吃,张诚知道后从邻居家偷了面做成饼给张讷吃。

C.张诚偷偷上山帮张讷砍柴,遭到了私塾先生两次责罚,张讷也多次劝阻张诚,但张诚始终不听。 D.张诚被老虎叼走后,张讷自杀,被人救起,回家后受到继母责骂,加之心情悲痛,绝食三日而死。 解析:从原文看,“余窃面倩邻妇为者”指自己从家里偷来面然后让邻居做成饼,而B项中的表述和此不同。 答案:B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之归。(3分) (2)“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3分)

解析:句子翻译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把关键词语落到实处,如(1)句中的“无论”(两个单音词)、“樵”(名作动)、“归”(使动),(2)句中的“夫人”“为”“何”。

参考答案:(1)哥哥说:“且不说弟弟不能砍柴,纵使能砍柴,还是不能去做。”于是让张诚赶快回家。(2)“我的弟弟,不同于众人的弟弟;况且(他)是为我死的,我怎么还能活着呢!”(张讷)于是用斧子砍自己的脖子。

参考译文:河南人张某,他的先祖是齐地人。明朝末年,齐地大乱,张某的妻子被北方兵抓走了。张某本人经常客居河南,就在那里安了家。张某在河南娶妻,生了个儿子,名字叫张讷。不久,第二个妻子死了,张某又娶牛氏做继室,生了个儿子叫张诚。牛氏性情很凶悍,她总是嫉恨张讷,把他当奴仆养活,拿最差的饭菜给他吃。并且还派他去砍柴,要求他每天砍柴一担,如果张讷完不成任务就要被鞭打责骂,简直叫人难以忍受。牛氏总是把好吃的东西偷偷地储藏起来,悄悄地给张诚吃,让他到私塾读书。

张诚一天天长大了。他生性孝顺友爱,不忍心看着哥哥辛苦,私下里劝母亲(不要那样对待哥哥),母亲不听。有一天,张讷上山砍柴,一担柴没砍够,就遇到风雨大作,他只好跑到岩石下躲雨。等到雨停时,天色已晚。张讷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就背着先砍的那点柴回家。继母检查时发现他砍的柴少,很生气,不给他饭吃。张讷饿得揪心,便进房躺在床上。张诚从私塾放学回来,见哥哥神色不好,便问他:“生病了吗?”哥哥说:“太饿了。”张诚问哥哥是什么缘故,张讷便把实际情况说了一遍。张诚听了以后很难过地走了。过了一会儿,他怀揣着炊饼来给哥哥吃。哥哥问他炊饼是从哪里来的,他说:“我从家里偷了些面粉,请邻居家的妇女做的。你只管吃,不要说出去。”张讷吃了饼,叮嘱弟弟说:“你以后不要再这样做了,事情被发现,会连累你的。何况一天吃一顿饭,不会饿死人的。”张诚说:“你的身体本来就单薄,怎么能砍那么多柴呢!”第二天,吃过早饭后,张诚便偷偷地进了山,来到哥哥打柴的地方。哥哥看见他,大吃一惊,问:“你来干什么?”张诚说:“帮哥哥你砍柴。”哥哥又问:“谁让你来的?”他说:“我自己来的。”哥哥说:“且不说弟弟不能砍柴,纵使能砍柴,还是不能去做。”于是让张诚赶快回家。弟弟不听,并用手和脚折断树枝帮助哥哥,他一边做,一边说:“明天我要带把斧子来。”哥哥上前去阻止他,发现他手指已被划破,鞋子也被扎破,于是悲伤地说:“你不马上回去,我就用斧子砍死自己。”张诚这才回家。哥哥送他走了一半路程,才返回山上继续打柴。砍柴回家后,他又跑到私塾对老师说:“我弟弟年纪小,请老师严加管教,因为山中老虎豺狼很凶恶。”老师说:“不知道他今天中午前到什么地方去了,我已责问过他。”张讷回来后对张诚说:“不听我的话,被责罚了吧?”张诚笑着说:“没有这回事。”第二天,张诚带了把斧头又上山去打柴。哥哥惊讶地说:“我本来对你说过不要来,你怎么又来了?”张诚默不作声,只是急急忙忙砍柴,汗水流到脸上也不休息。砍满一担柴后,他不跟哥哥打招呼就下山了。老师责打他,他才向老师讲了实话。老师赞叹他贤明,便不再禁止他帮哥哥打柴。哥哥多次阻止他,他一直不听。

有一天,张诚和几个人在山上打柴。突然,来了只老虎。众人都吓得趴在地上不敢动,老虎竟然把张诚给叼走了。老虎嘴里叼着个人,走起路来迟缓,被张讷追上了。张讷用力用斧头砍去,砍中了老虎的后腿。老虎感到疼痛狂奔而去,张讷不能追赶上,哭着回来了。众人安慰他,他哭得越发悲伤,说:“我的弟弟,不同于众人的弟弟,况且(他)是为我死的,我怎么还能活着呢!”(张讷)于是用斧子砍自己的脖子。大家赶紧抢救他,斧子已在脖子上砍进一寸深的刀口,鲜血奔涌,眼看着就不行了。众人惊骇,撕掉他的衣服把他的伤口包扎起来,一起扶他回家。他继母哭着骂他说:“你杀死我的儿子,想砍自己的脖子来搪塞吗?”张讷呻吟着说:“母亲您不必烦恼。弟弟死了,我一定不会活下去的。”他躺在床上,疼痛难忍,夜里也睡不着,只是整日整夜靠着墙哭泣。他父亲担心他也会死,经常到他的床前略微喂点东西给他吃,牛氏就又骂个不休。张讷于是不再吃饭,三天就死了。

三、(12分,每小题4分)

15.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不超过30字。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对偶修辞的能力。林黛玉和贾宝玉初见时表现出了相似的感受:很面熟。两人有这种感觉不足为奇,因为他们确实是前世有缘,所以才会有一见如故的感受。解答此题需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双重要求。

答案示例:娇黛玉一见惊疑似何处见过宝哥哥

痴宝玉初识欣喜如梦里重逢林妹妹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后习题 单元过关检测 选 .doc

单元过关检测一(1~3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颈圈/颈椎镶嵌/曩者连篇累牍/渎职......B.应允/应变..C.恶劣/厌恶..D.涸辙/惊骇..谒见/墓碣..看守/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xgab2l7919lpyv23wwc1symv1joq10074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