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4年最新教育学章节重点(小抄完整)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环境:是围绕在人的周围并对人的生存和生活作用的因素。作用:(1) 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2) 环境决定人的身心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3) 环境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人的内部因素实现的。

5、试分析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及其表现?

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表现:(1)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6、 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三章(三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1、初中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1)12、13岁至15、16岁,是人生过程中后个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心理学家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学生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2)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是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理想自我;(2)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3)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4)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理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5)自我能力方面,应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这一阶段也是培养初中自我认识能力的起始阶段。 3、高中青年期的年龄特征?

(1)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2)青年成为人生最富有浪漫和锐气的时期,也是人生的定向时期、个性的定型时期和个体从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的时期。 4、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学校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负有重要的责任;(2)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使学生会对今后生道路作出正确自主选择的重要条件。 第四章 教育目的

四节(一节)教育目的的概述

1、什么是教育目的、概念?培养目标和教育方针?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教育目的: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总要求,它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培养目标:专业

培养。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教育方针: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总的方向。包含教育目的,但二者的角度不同(教育方针主要从政策角度规定教育目的及其实现;教育目的主要从学术层面表达教育的理想。)。 2、简述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

3、关于确立教育目的依据的两种对立观点是什么?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谁?基本观点是什么?

(1)个体本位论:代表人物: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观点: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需要来确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2)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荀子、柏拉图、康德观点:个人德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实现个体社会化,并为社会服务。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主要观点是什么? 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观点:(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2)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发展是一致的;(3)分工和私有制是人的片面发展的根

源;(4)社会化大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并提供了物质基础;(5)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四章(二节) 我国教育目的的构成 1、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3)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2、试述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 (一)五育的相对独立性,各自都有自己特定的内涵、任务、内容和方法。

德育含义: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较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智育含义: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的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教育;体育含义:使学生掌握健康和运动的知识,形成运动技能和卫生习惯,发展他们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的教育;美育含义: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含义: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能力。(二)五育之间的联系,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德育在:全面发展中起着灵魂与统帅的作用,它为人的发展提供方向;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它为人的发展提供知识基础和智力支持;体育在:全面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体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美育在全面发展中起着动力作用,美育使学生在求真、向善、趋美的过程中达到身心发展; 劳动技术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它是实现个体与社会协调统一、和谐发展的纽带和桥梁。 四章(三节) 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1、什么是素质教育?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定义: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基本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试述创新教育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 ??

2014年最新教育学章节重点(小抄完整)

环境:是围绕在人的周围并对人的生存和生活作用的因素。作用:(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2)环境决定人的身心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3)环境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人的内部因素实现的。5、试分析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及其表现?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表现:(1)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xdeu2qzpy2cg5g8iu6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