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人员一册二册题库5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B、 应测定输液完毕后罐内混合油液的密度; C、 不必测定罐内底货的密度;

D、 只须测定罐内底货的密度,不必测定输液完毕后罐内混合油液的密度。 31.对立式岸罐内储存的液体进行计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3 A、在计量前应查明输油管线内存油情况,并使其在输油前后保持相同状态;

B、对于浮顶式岸罐,在计量前,禁止人员上浮顶,以免液面波动。雨雪天测量液位高度时,还应排除浮顶盖上积水、积雪;

C、对于储存的重质油品和高凝固点的动植物油脂,计量前还应了解罐内液温情况。如罐底油液因温度偏低近于凝结,应设法对其加温,使之达到适于准确测量的温度。

D、计量时应避开岸罐的非计量区。

32.对立式岸罐内储存的液体进行计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3 A、 应在计量口的下尺槽处下尺; B、 下尺测量液位高度时,应做到下尺稳、触底轻,当尺锤触及罐底后稍会停顿一下再提尺;

C、 在读液深时,尺带不应平放或倒放,视线应垂直于尺带;

D、 液位高度应连续测量3至5次,并取全部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 33.对立式岸罐内储存的液体进行计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3 A、 液位高度应连续测量3至5次。如测量差值连续两次以上超过2毫米时,应暂停测量;

B、 在测量液位高度过程中,只要有一次测量差值超过2毫米,就应暂停测量。 C、 液位高度应连续测量3至5次,如连续两次的测量值相同,则取该值; D、 液位高度连续测量2次即可,并取二次的算术平均值。 34.在测量罐内底水高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3 A、 罐内底水高度测量部位与液位高度测量部位一致;

B、 应首先估计罐底水位高度,并将量底水尺擦净,然后在尺棒上相应刻度附近的一段涂上一层薄薄的试水膏;

C、 在量底水尺接近罐底时慢慢下放,当手感觉到量底水尺接触到罐底后,应马上提尺; D、 在量底水尺接近罐底时慢慢下放,当手感觉到量底水尺接触到罐底后,保持尺棒与罐底垂直,并停留5~10秒钟(可视试水膏性能而定)后,再将量底水尺提起读数。

35.对立式岸罐内储存的液体进行计量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D)。3 A、 液温测量应在液位高度(或空距)测量完毕之前进行; B、 液温测量要求是:液位高度在3米以下的,在液位高度一半处测量一次,并以所测得液温作为整罐油液的平均温度;

C、 液位高度在3~4米时,只须在液面以下1米处及罐底上方1米处各测量一次液温,并取两次测得的液温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整罐油液的平均温度;

D、 液温测量要求是:液位高度在5米以上的,应分别在液面以下1米处、液位高度一半处和罐底上方1米处各测量一次,取三次测得的液温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整罐油液的平均温度。

36.在对液深为12.005米的油液测量液温时,测得整罐油液的平均温度为39.4℃。下列猜测肯定错误的是(A、B)。3

A、 液温测量了二次,各次测量结果分别为39.0℃和39.8℃; B、 液温测量了三次,各次测量结果分别为38.3℃、39.7℃和40.2℃; C、 液温测量了三次,各次测量结果分别为38.6℃、39.6℃和40.0℃;

D、 液温测量了五次,各次测量结果分别为37.6℃、38.5℃、39.3℃、40.2℃和41.4℃。

66

37.对立式岸罐内储存的液体进行计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3 A、 如是保温罐,则罐壁温度以罐内液温代替; B、 如是非保温罐,则罐壁温度取罐内油液平均温度与罐外大气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C、 罐外大气温度,一般是指在岸罐外壁1米处的多个点上测得的大气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D、 罐外大气温度亦可用岸罐附近百叶箱中的大气温度代替。

38.设罐内某油液的液位高度为13.254米。为测定其密度,须对罐油液取样,一般来说,下列取样部位正确的是(A)。3

A、 液位高度2.209米、6.627米和11.045米三处; B、 液位高度1.000米、6.627米和12.254米三处; C、 液位高度6.627米一处;

D、 液位高度0.000米、6.627米和12.254米三处。

39.为测定罐内某油液的密度,现按规定取得其上部样、中部样和下部样各一份。将上部样、中部样和下部样按(A)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即得罐内整批油液的试样。3

A、 体积1∶1∶1;B.体积1∶2∶1;C.体积1∶3∶1;D.体积1∶2∶3。 40.在测定石油或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3 A、 量筒的内径至少比所选用密度计的外径要大、高度应足以使密度计漂浮在试样中时密度计底部与量筒底部不接触即可;

B、 测定工作一般在室温下进行,测量油温要尽量接近岸罐中油液的实际温度,实际温度与室温之间的温差要控制在±5℃以内;

C、 密度计不能接触量筒壁,液面以上的密度计管浸湿不得超过一个最小分度值; D、 密度计不能接触量筒壁,液面以上的密度计管浸湿不超过两个最小分度值。 41.在测定石油或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C、D)。3 A、 测定密度的同时要测量试样的温度; B、 所选用的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为0.2℃; C、 两次测量试样的温度一定要相同;

D、 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该液温下的试样密度。 42.在容量计重中,各项测量、测定数据均应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修约,具体要求是(A、C、D)。3

A、 液位(或水位)高度(或空距)修约至1毫米; B、 温度修约至0.5℃; C、 密度修约至0.1kg/m3; D、 温度修约至0.1℃;

43.在对船舶液货舱装载的油液进行计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3 A、 装货完毕0.5~1小时后才能测量舱内液位高度或空距; B、 如果舱内液面有泡沫,应等泡沫基本消除后才能测量舱内液位高度; C、 如果舱内油液因低温呈凝固或半凝固状时,应予加温,待其溶化后方可测量液位高度(或空距)和液温;

D、 不必逐一测量每个液货舱内油液的温度。

44.在对船舶液货舱装载的油液进行计量时,测得某舱内油液的平均液位高度为7.123米。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C、D)。3

A、 对该舱内油液的液位高度测量了二次,结果分别为7.120米和7.126米; B、 对该舱内油液的液位高度测量了三次,结果分别为7.124米、7.124米和7.121米; C、 对该舱内油液的液位高度测量了三次,结果分别为7.123米、7.124米和7.122米;

67

D、 对该舱内油液的液位高度测量了四次,结果分别为7.121米、7.125米、7.124米和7.122米。

45.在对船舶液货舱装载的油液的液位高度(或空距)进行计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3

A、 应连续测量三至五次,必要时还应适当增加测量次数; B、 如连续两次测量值相同,则取该值作为舱内油液的液位高度(或空距); C、 如每次测量值都不同,则取所有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舱内油液的液位高度(或

空距);

D、 当连续两次以上测量值差值超过40毫米时,应暂停测量。

46.当船舶处在纵倾或/和横倾状态时,一般应对测量结果进行相应的修正,通常的修正方法有(A、B)。2

A、 根据船方提供的纵倾或/和横倾修正表,对所测得的液位高度或空距进行修正; B、 根据船方提供的体积修正表,直接修正相应的体积; C、 根据船方提供的密度修正表,对所测得的液位高度或空距进行修正; D、 根据船方提供的密度修正表,直接修正相应的体积。

47.关于液体化工品的重量计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2 A、 有两种方法,分别为体积修正法和密度修正法; B、 一般应以密度修正法得出的结果为准; C、 一般应以体积修正法得出的结果为准;

D、 无条件采用体积修正法时才采用密度修正法。

48.在接触易燃、易爆液体商品时,必须采取的防护措施有(A、B、C、D)。2 A、 应穿着防静电服,以防产生静电; B、 严禁穿着带钉鞋,以防产生火花; C、 工作人员登上岸罐或船舶前,应用手触摸金属物如铁梯扶手,以消除随身所带的静电;

D、 使用防爆手电筒或手灯,以保安全。

49.在接触有毒液体商品时,必须采取的防护措施有(B、D)。2 A、 应穿着防静电服,以防产生静电; B、 应根据液体商品的毒性程度选用防毒口罩或全封闭防毒面罩,以防中毒; C、 严禁穿着带钉鞋,以防产生火花;

D、 双手以橡皮手套保护,以防接触有毒液体。

50.在接触易腐蚀液体商品时,必须采取的防护措施有(A、B、C)。2 A、 面部应以透明面罩遮挡,以防接触飞溅的腐蚀液; B、 应穿着防腐蚀工作服,以防腐蚀溅液腐蚀内衣或皮肤; C、 应穿着防酸碱腐蚀的胶鞋,以防灼伤脚部; D、 面部戴口罩,双手戴乳胶手套即可。

第六章 进出口商品残损鉴定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经济活动中,同一种物质,在储存运输环节称为:(4)(了解)了解)

(1)商品 (2)物品 (3)产品 (4)货物 2、 在经济活动中,同一种物质,在生产领域称为:(3)(了解)了解)

(1)商品 (2)物品 (3)产品 (4)货物

68

3、 在经济活动中,同一种物质,进入流通领域称为:(1)(了解)了解)

(1) 商品 (2)物品 (3)产品 (4)货物 4、 在经济活动中,同一种物质,进入运输领域称为:(4)(了解)了解)

(1) 商品 (2)物品 (3)产品 (4)货物 5、残损鉴定证书的主要作用是:(4)。(了解)了解)

(1) 作为索赔、结汇、补货或换货的依据; (2) 作为提货、退货、补货或换货的依据; (3) 作为索赔、退货、保险或换货的依据; (4) 作为索赔、退货、补货或换货的依据; 6、残损鉴定的主要任务是:(3)(了解)了解)

(1)分清单独海损、共同海损,签发残损鉴定证书;

(2)确定商品是原残、工残、港残、船残,签发残损鉴定证书;

(3)查明残损商品的受损情况和范围、确定残损商品的受损程度、判定残损商品的致损原因,签发残损鉴定证书;

(4)进行舱口检视、载损鉴定、监视卸载和残损鉴定。 7、残损鉴定的工作项目主要有:(1)。(熟悉)熟悉)

(1)舱口鉴定、载损鉴定、监视卸载、残损鉴定、集装箱鉴定。 (2)舱口检视、载损鉴定、监视卸载、残损鉴定、海事鉴定。 (3)舱口鉴定、载货鉴定、监视卸载、船舶鉴定、海损鉴定。 (4)舱口检视、载损鉴定、积载鉴定、残损鉴定、海损鉴定。

8、按照惯例,残损发生后,收货人采取防止残损扩大所发生的合理费用,可以向(3)索赔。(了解)了解)

(1)发货方(2)运输方(3)保险方(4)船方

9、已知水湿粮重量为1000吨,水分为15%,完好粮水分为10%,则扣除额外水分后的残粮重量为(保留到整数位):(3)。(掌握)掌握)

(1)985(2)950(3)944(4)990

10、设某水湿残损糖的旋光度为88。7度,完好糖的旋光度为97。7度,水湿糖净重为1000千克,旋光度降低损失重量(4)千克(保留一位小数)。(掌握)掌握)

(1)100(2)101.5(3)90(4)92.1 11、“露点”是指:(3)(熟悉)熟悉)

(1)使水蒸汽饱和的比例; (2)使水蒸汽饱和的湿度; (3)使水蒸汽饱和的温度; (4)使水蒸汽饱和的气压。

12、船舱内产生汗水是一种(1)现象。(熟悉)熟悉)

(1)物理(2)化学(3)生物(4)生理 13、计算棉花回潮率的公式为:(4)(掌握)掌握)

(1) 回潮率%=试样烘前重量(湿态样重)-烘后干燥重量(干态样重) 烘前重量(湿态重量)

(2) 回潮率%=试样烘后干燥重量(干态样重)-烘前重量(湿态样重) 烘前重量(湿态重量)

(3) 回潮率%=试样烘后干燥重量(干态样重)-烘前重量(湿态样重) 烘后干燥重量(干态重量)

(4) 回潮率%=试样烘前重量(湿态样重)-烘后干燥重量(干态样重)

69

烘后干燥重量(干态重量)

14、计算棉花含水率的公式是:(2)(掌握)计算棉花含水率的公式是:掌握)

(1)含水率%=试样烘后干燥重量(干态样重)-烘前重量(湿态样重) 试样烘前重量(湿态样重)

(2)含水率%=试样烘前重量(湿态样重)-烘后干燥重量(干态样重) 试样烘前重量(湿态样重)

(3)含水率%=试样烘前重量(湿态样重)-烘后干燥重量(干态样重) 试样烘后干燥重量(干态样重)

(4)含水率%=试样烘后干燥重量(干态样重)-烘前重量(湿态样重) 试样烘后干燥重量(干态样重)15、回潮率与含水率相互换算公式为:(2)(掌握)掌握)

(1) 回潮率%=1÷含水率

1+含水率

(2)回潮率%=1x含水率

1-含水率

(3)回潮率%=1÷含水率

1-含水率

(4)回潮率%=1x含水率

1+含水率

16、回潮率与含水率相互换算公式为:(3)(掌握)掌握)

(1)含水率%=1x回潮率

1-回潮率

(2)含水率%=1+回潮率

1-回潮率

(3)含水率%=1x回潮率

1+回潮率

(4)含水率%=1÷回潮率

1x回潮率

17、根据合同规定的回潮率,计算到货时公量的计算公式为:(3)(掌握)掌握)

(1)公量=实衡净重(2)公量=实衡净重(3)公量=实衡净重(4)公量=实衡净重 18、做好残损鉴定记录的要求是:(4)(掌握)掌握) (1)全面、清晰、客观、真实; (2)全面、具体、美观、真实; (3)全面、具体、细致、真实; (4)全面、具体、客观、真实;

19、残损鉴定证书质量要符合以下基本要求:(掌握)掌握) (1) 证题明确,内容完整;说理严谨,论证周密。 (2) 格式统一,内容完整;详细具体,经过审核。 (3) 文辞通顺,语法正确;中英对照,不错不漏。 (4) 文辞通顺,言简意明;译文正确,不错不漏。 20、推定全损是指:(2)(熟悉)熟悉) (1) 残损货物的索赔金额太小;

70

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人员一册二册题库5 

B、应测定输液完毕后罐内混合油液的密度;C、不必测定罐内底货的密度;D、只须测定罐内底货的密度,不必测定输液完毕后罐内混合油液的密度。31.对立式岸罐内储存的液体进行计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3A、在计量前应查明输油管线内存油情况,并使其在输油前后保持相同状态;B、对于浮顶式岸罐,在计量前,禁止人员上浮顶,以免液面波动。雨雪天测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u17s398o31ujtp7zfrf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