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完整版)(2017)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归纳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7.灭火:可燃物燃烧时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有助燃剂和温度达到着火点),故灭火的措施只要使其中的一个条件不成立即可。灭火的方法:①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

②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几点注意:①水是常用的灭火材料,但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水灭火。如油类着火、电器着火等就不能用水来浇灭。

②一般火灾可用水来灭火,是利用水易吸热降低温度,从而使可燃物温度达不到着

火点,而不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8.火灾自救的方法:

(1) 发生火灾时,要保持镇定,先了解火源的正确位置,然后报警求助。 (2) 楼内失火时,要关好门窗,以降低火势及烟雾的蔓延速度。 (3) 发现时因电造成的失火时,应先切断电源。

(4) 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俯伏在地面上爬行并用湿毛巾掩盖口鼻。 (5) 用湿毛巾等物品塞住门和窗户的缝隙,以免浓烟渗入。 (6) 打开窗户,在窗口呼救。

9.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时伴有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吸收或放出热量,即吸热或放热反应。 化学能与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光、电)可以相互转化。 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爆炸、缓慢氧化、金属与酸反应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高锰酸钾、氯酸钾加热分解制氧气,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等

第3节:化学方程式

1.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适用范围:适用于化学变化而不适用于物理变化。如1克水加热后变成了1克的水蒸气,

这一变化前后虽然质量相等,但不能说这一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 强调的是“质量守恒”,对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气体的反应来说,反应前后气体质量总和保持不变,但其体积不一定相等。

② 强调“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里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而是指

已参与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不包括没有参与反应的(反应剩余的)那部分质量。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从微观角度来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因为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抓住“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及“一个可能改变”。

(1)五个不变:宏观:①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微观:②元素种类不变③原子种类不变④原子数目不变⑤原子质量不变

(2)两个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 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改变 (3)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4.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式子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书写化学方程式可以归结为五步:

⑴写: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的左边,生成物的化学式写在“=”的右边,多种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用“+”相连。

⑵配:在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通常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

⑶注:注明反应条件,通常写在“=”的上方或下方。“加热”常用“△”表示。

⑷标: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那么在气体的化学式右边用“↑”号表示;如果是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反应物中无固体,而生成物中有固体的,那么在固体的化学式右边用“↓”号表示。

⑸查:检查化学式是否正确,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条件和物质状态是否标注,标注是否恰当。 6.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了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 (2)表示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4)表示各物质间原子和分子的个数比

7.依据化学方程进行计算依据:①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质量比是成正比例关系 ②质量守恒定律 8.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

(1)设未知量x(此时x不带单位,如“设某物质的质量为x克”是错误的); (2)正确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别忘了配平);

(3)计算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要乘上配平的系数),写在相应化学式的正下方(包括x); (4)在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下面写出已知质量(纯净物质量)和未知量x; (5)将有关的四个量列成比例式,求出未知量x(此时x要带单位,如x=1克);

(6)简明地写出答案。

第4节:二氧化碳

1. 二氧化碳(CO2)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低温下能液化成无色液体,也可凝固成雪状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①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②不能供给呼吸③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 CaCO3 +H2O)(此性质用来检验二氧化碳)④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 == H2CO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 CO2 +H2O) 2.二氧化碳的用途(性质决定用途)

①灭火②作化工原料,制纯碱、尿素、汽水等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④致冷剂(干冰) 3.二氧化碳的制取

【1】 实验室制法

(1) 原料: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3)与盐酸(HCl)反应 (2) 原理:CaCO3+2 HCl==CaCl2+H2O+CO2 (3) 装置

(4) 实验步骤+注意事项

(5)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因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6)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2】工业制法:利用石灰石高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同时也制得生石灰(CaO)) 原理:CaCO3====CaO+CO2 (条件:高温(写等号上方))

第5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1.呼吸系统的组成。(主要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

呼吸道(气体进出的通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气体交换的器官,基本结构为肺泡(肺泡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人体的气体交换

【1】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原理: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

(1)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

吸气:胸廓扩大→胸腔内气压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空气进入肺 呼气:胸廓缩小→胸腔内气压增大→在肺内气压作用下,肺内气体排出

(2)肺泡内气压变化:吸气时,肺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呼气时,肺泡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原理:扩散作用,即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1)肺泡的结构特点——有利于气体交换

①肺泡数目多②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③肺泡外面布满毛细血管④弹性纤维使肺具有良好的弹性。 O2

(2)肺泡与血液中的气体交换: 肺泡 血液

CO2 O2 【3】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原理:扩散作用): 血液 组织细胞 CO2

3.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比较:N2和稀有气体含量基本不变,O2由21%变为16%,

(肺泡内进行了气体交换) CO2由0.04%变为4%,水蒸气由较少变较多。 4.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氧化反应) 酶

(1)呼吸作用表达式:有机物(葡萄糖)+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化学方程式:

(2)场所:活细胞细胞质内

(3)物质转化:有机物 无机物 (4)能量转化:(贮藏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热能、生物能等 (5)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6)意义:呼吸作用在活细胞中进行,为动植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一旦停止,生物体就迅速死亡。

5.动物的呼吸: 动物和人一样,也要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6.植物的呼吸:植物和空气之间也有气体交换,也会呼吸,也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第6节:光合作用

1. 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

(2)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淀粉)+氧气

光 叶绿体 化学方程式:6CO2+6H2O======C6H12O6+6O

(3)物质和能量转化:无机物→有机物+氧气; 光能→化学能 (4)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5)光合作用的意义:①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有机物(食物) ②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

提供能量 ③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氧气

2.光合作用的过程

(1)条件:①光照下②叶绿体中

(2)产物:有机物(淀粉,可用碘液来鉴定(碘能使淀粉变蓝色))、氧气 (3)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变量:光照) 【1】实验过程步骤

① 将天竺葵放在暗处24小时(耗尽植物体中原有的有机物,排除原来淀粉的干扰) ② 叶,用两张铝箔纸上下面夹住遮光(设置对照组,遮光部分和不遮光部分) ③ 放强光下照射4-5小时,将叶片摘下,去掉铝箔纸

④ 将叶片防止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①使叶片中的叶绿素褪去,防止绿色对

实验的干扰②放酒精中,因叶绿素只溶于酒精不溶于水③水浴加热,可预防烧杯中的酒精燃烧,以免出现危险)

⑤ 当叶片褪成黄白色时(酒精变成绿色),取出,用清水洗净。 ⑥ 滴上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2】 实验现象:叶片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叶片不遮光部分遇碘变蓝色。 【3】 实验结论: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产物是淀粉。 (4)植物制造淀粉的其他实验

【1】有无叶绿体:将植物换成银边天竺葵(银边部分没有叶绿体),叶片都不遮光

【2】有无二氧化碳:用两透明塑料袋套住相似的叶片,一袋内装氢氧化钠溶液(NaOH),

一袋内装水做对比,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来除去二氧化碳气体。

【3】产生氧气:植物选金鱼藻,放水中阳光下进行,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检验。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刚好相反的两个过程,区别如下: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① 植物的叶绿体内进行 植物成活部分都能进行 ② 在光照下才能进行 有无光都能进行

③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④ 制造有机物,贮藏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两者互相依存和对立。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O2和CO2之间)

(1) 自然界产生氧气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

(2) 自然界消耗氧气的途径:生物呼吸作用、物质燃烧和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CO2和有机物之间)

(3) 自然界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生物的呼吸作用、物质的燃烧和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4) 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

(完整版)(2017)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归纳

7.灭火:可燃物燃烧时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有助燃剂和温度达到着火点),故灭火的措施只要使其中的一个条件不成立即可。灭火的方法:①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②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几点注意:①水是常用的灭火材料,但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水灭火。如油类着火、电器着火等就不能用水来浇灭。②一般火灾可用水来灭火,是利用水易吸热降低温度,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t16d65g9968ub00wtu64vbt01gdv9005c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