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国自闭症发展状况报告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2、到底要训练多久的问题:答案就是——长期干预、终身支持。

长期干预可以对自闭症核心障碍有改进,至少需要2~3年的密集型干预。轻度的自闭症孩子经过科学的早期干预,预后非常理想,救助成效极大,但在学龄期仍然需要持续的支持和帮助。 ? 很多没有被筛查出来的轻度自闭症孩子——隐匿在普通学校里,错过了最佳干预期。

? 被筛查出来的轻度自闭症孩子——语言发育好,但有明显社交障碍,往往在机构训练了几个月、解决了表面问题,家长就急于回归普教环境,没有坚持长期干预。 建议:

1、我国自闭症的诊断工作急需在三个方面进行完善:统一诊断标准和方法,培训大量专业诊断人员,避免患儿因未被及时识别、诊断,因而错过最佳矫治期。

2、我国自闭症康复工作的重点工作应该关注:健全干预体系、提高整体干预水平、加强机构管理、加强各相关行业有效衔接、建立行业统筹管理部门。

3、应该大力开展学龄期自闭症患儿的随班就读工作,依法办事的同时,要向普通学校的教师给予特殊教育知识和技术的支持,以及特殊教育师资力量的提供。否则融合环境也只是起到“看护”的作用,没有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教学方案,很难给这些自闭症的孩子提供有效的、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Word范文

.

4、对于大龄自闭症患者的服务急需建立。目前我国现有康复机构大多接受学龄前的儿童,但对学龄期自闭症患儿和青少年患者缺乏合理的安置模式,急需建立专门针对大龄自闭症患者的福利体系。

(二)目前中国普遍使用的干预方式与方法

我国目前没有行业权威力量给家长提供正确、或相对客观的指引,很多家长盲目尝试各种道听途说的治疗方法,更难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训练模式和方法,造成很多自闭症儿童的预后不理想。有些已经证实没有效果甚至是相反效果的手段在许多机构仍被普遍宣传和使用。

如何推进科学技术方法的引入和实践,是当前我国自闭症干预领域面临的紧要问题,可喜的是近年来陆续有国外知名专家学者到中国来培训和讲解有效的干预方法,逐渐缩短我们在自闭症干预方法上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从理念和理论方面更接近自闭症研究的前沿。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大力提倡和帮助一线教育干预工作者进行方法的实践研究,一方面学习和掌握国外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也要结合本国国情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探索。

而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康复模式和手段专业性比较强,各个机构的老师资历参差不齐,如何提高培训的效果、促进科学方法的有效应用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自闭症儿童教育机构

最近几年在我国各地陆续出现了越来越多政府支持的机构和民间的自发组织:康复协会、家长联谊会、自闭症训练机构等,民营的自闭症儿童训练机构已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家发展到现在的几百家。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全国一些大城市中的培智学校、普通学校、幼儿园也开始吸收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目前,

Word范文

.

国内的自闭症康复教育机构,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同服务模式。

但由于自闭症儿童训练机构需求量大,公办机构数量远远不足,民办机构得以迅猛发展。从积极的角度看,大量民办机构的建立有效地弥补了政府资源的不足,缓解了需求与供给的巨大矛盾;但还需要政府积极地扶持、引导、规范和管理。 四、专业人员

目前, 我国自闭症机构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专业能力和职业满意度水平在都持续提高。但还需要国家大力加强对专业师资力量的投入,培养高水平的自闭症教育人才;建立对自闭症教师的资格认证;提高对自闭症教师的管理和待遇水平。

第三章 中国自闭症儿童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虽然近十年来我国在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与康复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仍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尤其对自闭症的诊断缺乏专业人才;患儿入学和融合教育困难重重;康复训练机构和师资力量缺乏;自闭症康复研究领域还有许多空白。

融合教育代表着国际上特殊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应当是中国自闭症儿童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普教和特教的有机结合是融合教育的本质特征。“随班就读”是我国对残疾人实施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我国特殊教育格局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国际融合教育理念与我国特殊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也是我国普通教育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随班就读工作要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普通学校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支撑。如果不满足儿童特殊需求,仅仅收纳了有特殊需求儿童就读,不过是“随班混读”。

Word范文

.

“全纳教育”是融合教育的高级发展形式。在理念上,首先是保障公民(包括所有残疾人)人人平等地享受教育的权利,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机构应当秉承“零拒绝”的原则。从进一步教育的内容和过程看,还要切实满足所有受教育者的一般和特殊需求,因材施教。在我国,实现这样的理念刚刚从发达地区逐步开始,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普教对于核心障碍在于先天性社会交往和交流障碍的自闭症儿童来说尤为重要。社会的包容、理解、支持,使他们受到至少与别人一样品质的基本教育,是他们融入社会的基本条件。

现实中,随班就读除了对受教育者有“适龄”的要求,还有“适应

能力”的要求。正因如此,受“适应能力”所限,许许多多的的残疾人被排斥在正常教育体系之外,基本权利无法得到保障。这是政策与法律规定与执行中的盲点和难点。

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趋势看,让学龄前儿童和适龄又有适应能力上高中、职高的残疾人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是努力方向。

全纳教育之所以是方向,是因为受教育权利本身就不应当是特权的产物,而应当是现代民主、民权、民生的基本内容!它也是国家近期和近十年规划儿童教育,尤其是残疾人教育的目标和要素。国家七部委颁发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总体目标是“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经过三年努力,到2016年,全国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其他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中儿童与教育主要目标:“1. 促进0-3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2.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三年毛

Word范文

.

入园率达到70%,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5%”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确保流动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和“6.保障所有儿童享有公平教育”。儿童与福利中列出的主要目标有“提高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率”。

融合教育并不忽视家庭教育。家教合一是融合教育的重要条件。自闭症儿童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智慧与坚持。家长也要解决认识误区。遗憾的是很多时候家长不具备能力辨别社会上已存的很多不值得提倡的治疗方法,结果是孩子症状得不到有效缓解,家长徒增烦恼,还浪费了宝贵资金、特别是宝贵时间。

对于自闭症需要早干预已经形成共识;干预过程中,应当坚持有科学根据的知识与方法。五彩鹿自身经验证明自闭症儿童教育的理念应当体现在:1.自闭症儿童首先是一个儿童;2. 生活自理才能自立、自强;3.要学会基本的社会规范;4. 教育者要能看到孩子的优点和长项;5. 还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五彩鹿在平时的教育康复训练中坚持贯彻这些教育理念。开发了各种集体、融合课型;向普通幼儿园派送特教老师支持自闭症孩子的融合;为在园自闭儿创造各种与社会普通人群接触、沟通的机会,取得了可喜的教学科研成果。

报告概括了对中国自闭症儿童教育未来发展方向提出的建议:

1、为更好地实施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需要加强对一线筛查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其对自闭症的早期筛查、早期识别,早期诊断能力。

2、国家政府应该加大学龄前自闭症儿童教育的投入,加强对民办机构的管理,从整体上提高早期干预水平。

Word范文

中国自闭症发展状况报告

.2、到底要训练多久的问题:答案就是——长期干预、终身支持。长期干预可以对自闭症核心障碍有改进,至少需要2~3年的密集型干预。轻度的自闭症孩子经过科学的早期干预,预后非常理想,救助成效极大,但在学龄期仍然需要持续的支持和帮助。?很多没有被筛查出来的轻度自闭症孩子——隐匿在普通学校里,错过了最佳干预期。?被筛查出来的轻度自闭症孩子——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sll94zrwq4qfr01784a35m4y31ezc0158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