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第4—6课)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南水北调》 (刘铁军摄)

从有限中把握无限,从短暂中寻找生命的永恒。哲学让我们参悟宇宙,体悟人生。哲学让我们认识规律,尊重规律,利用规律。凭借主观能动性,人类在实践中将开启一个意义的世界,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圜则九重,孰营度之?……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 屈原的《天问》已经成为千古绝唱。世界从哪里来?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能不能认识世界?人在世界中处于什么位置?人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还是可以做世界的主人?这一连串的问题,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哲人上下求索。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科学地揭示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科学地揭示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们应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27

第四课 探宄世界的本质

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思考和回答,是人们在实践和认识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懂得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世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的物质性

《圣经·旧约·创世记》 上说,上帝第一天造出了白天 和黑夜,第二天造出了空气和 水,第三天造出了各种各样的 植物, 第四天造出了日月星辰, 天造出了水中的各种动第五 物,第六天造出了地上的各种 生物和人。天地万物都造齐了, 第七天就被定为休息日。 ●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 吗?联系你所知道的有关地球 起源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上帝 创世说是背离客观实际的。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当然也不会看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28

古希臆的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说:世界的本原是水,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万物。赫拉克 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它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德谟克利特认为, 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古代的哲学家为什么把水、火、原子等看作世界的本质? 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地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 ●在自然界中, 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有什么共性呢?

名 言 放眼周围的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森林、原

野等。如果用哲学的眼光来考察“世界究竟是什么”,我们就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应当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撇开事物各自生动的具体特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性,从中探究其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 来的。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 ——恩格斯 观实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

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

名 言 质形态。只有牢牢掌握了这一点,我们才能进一步领悟:无

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从大自然中孕育而来的人类社会,它们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 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 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

相关链接

“物质”一词是由希腊文“母亲”演化而来的,其基本含义是“创造者”。它是天地宇宙的根本,是万事万物存在的依据。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29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由于地球自然条件的变化,一部分古猿逐步由森林迁徙到草原,其生活方式也由林栖转变为地栖。地栖的生活方式对古猿的协同行动、群体规模、组织程度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生活环境的变化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自然因素。 ●人类社会的形成需要哪些物质条件? ●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由古猿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的社会环境、由古猿的群体结构到人类的社会结构的转变?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古猿发展而来的一个特殊的生物种群。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劳动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因此,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名 言 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恩格斯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总之,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

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专家点评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实体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是物质的。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等,它们都是物质关系,具有物质性。人们既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30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谈谈你对《易传》这句话的理解。 ●想一想,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

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日:“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 ●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名 言 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恩格斯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载体,原子、离子等是化学运动的载体,生命有机体是生物运动的载体,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载体,人脑是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总之,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31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第4—6课)

《南水北调》(刘铁军摄)从有限中把握无限,从短暂中寻找生命的永恒。哲学让我们参悟宇宙,体悟人生。哲学让我们认识规律,尊重规律,利用规律。凭借主观能动性,人类在实践中将开启一个意义的世界,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第二单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s82c4dym73jk4h7sglc72h8v7sa9700vj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