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热点人物李子柒素材挖掘与运用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0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

2019年度文化传播人物李子柒素材挖掘与运用

素材导读提纲

1. 李子柒是谁?她为什么这么火? 2. 直面磨难,才能赢得漂亮 3. 不停地学习,才有可能改变命运 4. 为了内心的梦想而努力 5.人物评价 6.经典时评文章展示

(1)文化走出去,期待更多“李子柒”——来自人民日报评论 (2)李子柒治愈了什么——人民日报海外版 (3)李子柒视频海外走红的启示——北京青年报

(4)短视频让中国工匠变\网红\传统手艺焕发活力——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5)非遗如何吸引年轻人——中国文化报

(6)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更多\李子柒\——广州日报

李子柒——获2019年度文化传播人物

1. 李子柒是谁?她为什么这么火?

李子柒,一个能在稻田里插秧,竹林里挖笋,荷塘里采莲,森林里纵马扬鞭的美食全视频博主。

她的微博有2000多万粉丝,比她粉丝多的,是马云、雷军这种级别的大佬。B站粉丝220万,抖音粉丝2249万,发在公众号上的文章,篇篇10W+。

而她的Youtube粉丝有735万,与美国影响力最大的媒体CNN不相上下。其中每一个视频播放量,几乎都在500万以上。她的粉丝来自全国各地,尽管外网播放的视频中没有配英文字幕,但这并不影响粉丝们对她的喜爱。

这就是李子柒,一个不但在中国出名,也在国外硬实力圈粉的姑娘。

知乎上有个话题,叫“如何评价李子柒”,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李子柒的海外文化影

1

响力,可以抵得上1000个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无数人在她的视频里看到了中国隐士式的田园牧歌,从她的视频中得到安慰,在纷杂的世界里找到一处清凉。

为了酿造传统黄豆酱油,她从种黄豆开始。为了做蛋黄酱,她从养小鸭子开始。为了给年迈的奶奶做一床蚕丝被过冬,她从养蚕开始,展现了手工蚕丝被制作全过程。这个穿着粗布汉服干农活的姑娘,执着于回归万物本质,用中国传统技艺展现美食、器物从无到有的制作过程。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利用应季蔬菜水果烹调美食,烹茶煮酒……虽然她在视频中不怎么说话,但整个安安静静的过程就足以圈粉千万。

但与此同时,无数质疑也纷至沓来:做秀,假,有替身,不是真正的中国农村生活,有团队在运营……

也有许多人说,她不过是运气好,赶上了这个大家吃肉吃腻了,就想吃几口小青菜的时代。发几个装模作样的视频,却抵得上别人几十年的努力。

甚至有人在微博上大言不惭地说:李子柒就是靠团队炒作,换我我也行。

2. 直面磨难,才能赢得漂亮

出生于1990年的李子柒,6岁时父母便离婚了,父亲早逝,继母待她很不好。很难想象,一个六岁的孩子,还没有灶台高,就要生火做饭。当她做不好时,会被继母拽着头发往水沟里按。

爷爷奶奶看她过得太苦,实在不忍心,便把她从继母手中接过来抚养。她便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在绵阳农村,李子柒打小就和爷爷一起做木工,陪奶奶一起做饭,庄稼成熟时,便下地干活。

14岁的她便辍学出去打工,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先在餐馆做服务员,一个月工资300块,偶尔打烂一个盘子、一个碗都得赔,很多时候到手就两百多块钱。之后一段时间,她跟着师傅学了打碟,选择在酒吧驻唱。

如果不是奶奶病重,她放弃了城里的工作,她也许就是千千万万普通打工仔、打工妹的其中一个。

但回到乡下后,为了网店的流量,自导自演的古风美食视频意外地火了。因为她做出了家乡的味道,做出了爱的味道。她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却也在生活的泥泞中养出了坚韧、要强的性格。

3. 不停地学习,才有可能改变命运

视频中的她看起来无所不能,不论制作食物,还是田园采摘,李子柒都亲力亲为。一个

2

如此娇小,看起来柔弱的弱女子,可以牵着牛耕地,也可以在田野间收获。她4月会酿枇杷酒,5月又能酿出樱桃酒,7月做出七巧饼,8月做苏式鲜肉月饼。她的第一支视频,是用手机拍摄、手机剪辑的《桃花酒》,成品画质相当感人,连个特写都拍不清楚。每一个视频,从拍摄到剪辑,她都需要用上好几天的时间。但她从没想着放弃。即使在拍视频时肠胃炎发作,疼到全身冒冷汗,最后被朋友送去医院。

《秋千沙发床》的视频,点击量很高,成片近五分钟,前后累计拍摄素材2000余条。劈木材、钉桩等粗重劳动内容屡次造成伤口,甚至左手无名指曾被几十斤重的木桩砸伤。但由于兼顾摄像职责,为了减少相机损耗,不顾伤口忍痛操作。由于素材过多,手机总是卡住然后闪退,她前前后后剪了5次,用了整整3天的时间。每次快要成功时的闪退都让她更接近崩溃。

每次剪好视频再上传后,她才有时间回复朋友们的消息,一开口就把自己吓一跳。那时她才后知后觉,自己已经整整一天没说话、没吃饭、没喝水了。

……

她从未停止学习。八年的时间里,她学习了很多技能,包括视频剪辑,她说,每一个场景、取景,自己都要一一调整,镜头只要稍微有一点瑕疵,她都要重拍好多遍甚至好几天,这样反复拍反复剪,常常一整天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

某次采访中,李子柒也曾说过:“你眼中的生活技能,或许只是别人的求生本能。” 她一直在学习,而且是毫不含糊地学,学不会宁可不拍。没有人能凭天赋活一辈子,而是要靠不断地学习,获得人生的真谛。

4. 为了内心的梦想而努力

褪去网红的标签,李子柒是一个平凡普通的人,插秧、种果、修剪花草、打虫……日子平淡,质朴的食物,被这位90后的姑娘过成了诗画,成了浮躁的现代生活中,一片难得的精神净土。

视频中,大多是李子柒一个人干活,但她做完饭之后总会叫奶奶吃饭。祖孙俩共同在桌上吃饭,俨然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很多人说李子柒创造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也许是因为她呈现了自己最美丽的一面。没有人规定,乡下田园生活一定是脏乱差,只要心中有那一份对美好的追求,都可以像李子柒一样去创造精致的生活。

被吵上了热搜后,央视新闻关注此事,并给出评价:“没有热爱就成不了李子柒,没有热爱也看不懂李子柒。外国人看懂了李子柒的热爱,也解释了为何李子柒的很多作品没有翻译却依旧火遍全球。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3

子柒回应道:“不敢说我造了谁想象中的生活,我只是拍摄出自己的理想生活。”而现在,她活出了自己理想中的样子,也实现了同龄人没办法拥有的梦想。李子柒凭借自己的努力,探索出了一个短视频的全新领域。看她的视频会让你感到如同穿越一般,好像是古代一个充满才情的美丽女子来到了现代互联网世界一样。她的视频也让观众们“梦回桃源”。

5.人物评价

“致敬每一名为梦想拼搏的年轻人,致敬每一名兢兢业业不负时光的少年。祖国因你的勤奋而自豪,奔跑吧。”(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评)

“李子柒凭借品质过硬的视频作品、返璞归真的情感共鸣、特立独行的人格魅力、正能量的自媒体之光,不断扩大影响力。”(新浪娱乐评)

“这些美食均还原古法工序,应用古朴炊具,散发着淡淡的田园气息,独特的视角配以悠扬婉转的古调,凸显对田园生活的追求,让人过目难忘”(凤凰资讯评)

“不仅是奔波劳碌寻常人理想生活的代表,更是中华传统文化当之无愧的传承者。”(环球网评)

“仿若一幅自如闲适的山水画,激发着人们返璞归真的情感共鸣,带有明显的李子柒的个性符号,是她不忘初心、追求美好的真实写照。”(中国日报评)

她是一位现实中的造梦者,也是一位让梦想成真的普通人。在乡野山涧之间,在春风秋凉的轮替之中,她把中国人传统而本真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来,让现代都市人找到一种心灵的归属感,也让世界理解了一种生活着的中国文化。她用一餐一饭让四季流转与时节更叠重新具备美学意义,她让人看到“劳作”所带给人的生机。(年度影响力人物获奖理由)

6.经典时评文章展示

(一)文化走出去,期待更多“李子柒”

来自人民日报评论

这几天,知名视频博主李子柒,因在境外视频网站上拥有超高人气和关注度,再次引发人们的讨论。有文章认为,这位博主主打传播中国传统美食文化,通过镜头语言呈现田园生活,令外国网友喜爱并评价说“她在重新向全世界介绍,被我们忘记的那些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从这个角度而言,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文化输出的意义。当然,这一结论也引发了不小争议。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一话题。

浏览李子柒微博的主页,不难发现这位拥有两千万粉丝的大v与众不同之处。在她更新频率不算高的视频中,能够看到黄豆如何变成酱油、纯手工造纸等等传统文化遗产,也能读到蕴藏于田园生活背后的脉脉温情,这些满足了现代都市人对于田园牧歌的向往,也打开

4

了西方世界欣赏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由此而言,李子柒的走红不难理解。但能不能把这种走红视作文化输出,以及中国需不需要这样的输出,在网上言人人殊。有人认为李子柒的视频不真实,拔高了现实生活;也有人认为乡土社会代表不了中国全貌,会带来误解;还有人质疑其包装炒作的成分,担当不起“文化输出”的重任。

必须承认的是,作为内容行业的从业者,李子柒已经用粉丝和流量证明了自己的成功,但究竟是不是要抢占“文化输出”的名头,目前来看,更多是公众讨论中赋予的意涵。每一个新媒体产品都有自身的定位,喜欢与否都是双向选择,只要符合法律要求和道德规范,他人无需苛责。实际上,在互联网连接世界、中国影视作品不断走出去的今天,某个博主的视频走红也存在着必然因素。网友的争议,表面上是探讨文化输出,但更多折射出对待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不同态度:在今天这样一个商业社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牧歌是否还有时代价值?面对互联网包装和营销手段,传统文化如何自洽地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沿着这个视角望去,那么在李子柒镜头下,传统的笔墨纸砚、蜀绣,古法制作的苏式鲜肉月饼、桂花酒,这些流传于上千年历史之中的技艺,浸润着岁月的打磨和一代代人的匠心。传承好这些、推动它们走出去,不仅必须,而且重要。李子柒视频中所呈现的田园生活,虽然距离当下普通人的生活比较遥远,但从中依然能看到中国传统“清隽”的审美取向和“出世”价值追求,读懂这些内涵,方能更好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当然,那些试图让一个视频博主来承担“文化输出”重任的声音,听起来不仅有点苛责,也不现实。中华文化是一条澎湃向前的大河,不同的河段都有着丰富内涵和不同面向,既有五千年文明累积出的肥沃土壤,也有现代化发展带来的日新月异变化。把这样一个博大精深而复杂多样的中国故事讲好,并不容易,需要尊重传播规律、用符合现代人接受的方式进行。客观来说,当前我国在国际传播能力上还存在一些短板,文化走出去的方式还相对单一。迫切需要发挥多种力量,实现多点开花、多路进发,也迫切需要更多打动人心的优质作品,让传统文化借助新兴传播手段焕发光彩、赢得世界掌声。

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其提出过分苛刻的要求,不如学习借鉴其优点和经验;争议是否是文化输出,不如扎扎实实做好文化创新和推广的工作。每一个文化作品的成功都不是轻轻松松的,都凝结着精益求精的探索、持之以恒的努力。坚定文化走出去的大方向,秉持工匠精神来谋划创新,这是我们最应该做的。

这正是:采菊煮豆话桑麻,田园风光有人夸。文化创新手段多,输出不妨多开花。

(二)李子柒治愈了什么

5

2020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热点人物李子柒素材挖掘与运用 

2020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2019年度文化传播人物李子柒素材挖掘与运用素材导读提纲1.李子柒是谁?她为什么这么火?2.直面磨难,才能赢得漂亮3.不停地学习,才有可能改变命运4.为了内心的梦想而努力5.人物评价6.经典时评文章展示(1)文化走出去,期待更多“李子柒”——来自人民日报评论(2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ru1v1w0rf4c2db011p1797950lpza00fdl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