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 宏观经济核算)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第九章 宏观经济核算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基本概念

宏观经济循环模型 漏出 注入 国民收入 GDP GNP NDP NNP NI PI PDI 流量 存量 名义GDP 实际GDP 支出法 收入法 生产法 人均GDP 人时GDP。

答:略。

二、思考题

1.划出并说明宏观经济循环模型(包括二、三、四部门)。漏出与注入的含义和意义是什么?

答:(1)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假定经济中只包括家庭和厂商两个部门。家庭又称居民户,是消费者(商品需求者)与生产要素所有者;厂商也称企业,是生产者(商品供给者)与生产要素使用者。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如图9-5所示,图中箭头表示收入流向。模型由两主体、三市场组成。

图9-5 两部门收入循环流动

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家庭向厂商提供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厂商那里获得收入。在商品市场上,家庭购买商品与劳务的消费支出构成厂商的销售收入。在金融市场上,家庭不用于消费的收入,即储蓄流入金融市场,厂商则从金融市场获得贷款,用于投资。如果投资和储蓄相等,循环模型中的收入流量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处于均衡状态。模型中的社会总需求(即总支出、总产出)用Y表示,由消费需求(C)和投资需求(I)构成,即Y?C?I。社会总供给(即总收入、总成本)也用Y代表,是工资、地租、利息、利润的总和,可用于消费(C)和储蓄(S)两部分,即Y?C?S。均衡时,总需求等于总供给C?I?C?S,即I?S,这也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恒等式。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2)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在真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政府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经济主体,政府一方面向厂商与家庭征税,构成政府收入;另一方面购买厂商的商品与家庭的生产要素,构成政府支出。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引入政府部门,便成为如图9-6所示的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图9-6 三部门收入循环流动

在模型的社会总需求项下增加一个政府需求(即购买)G,则Y?C?I?G。社会总供给项下增加一个政府税收(T),则Y?C?S?T。均衡时,总需求等于总供给,C?I?G?C?S?T,即I?G?S?T,移项后,I?S?T?G,T?G是政府财政收支差额,差额为存在财政盈余,差额为负存在财政赤字。上式可写为I?S??T?G?,此时,如果私人储蓄不能满足私人投资需求,则可用公共储蓄弥补。

(3)四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现代社会经济都是开放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在各国经济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把宏观经济置于世界市场中考察,在模型中引进国外部门形成四部门经济模型,它包括本国以外的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图9-7表示四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图9-7 四部门收入循环流动

模型中,国外部门购买厂商和家庭的商品与劳务,向政府交纳关税,构成总需求中的出口(X),政府、厂商和家庭购买国外部门的商品与劳务,构成总供给中的进口(M)。于是,社会总需求Y?C?I?G?X,社会总供给Y?C?S?T?M。均衡时,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C?I?G?X?C?S?T?M,移项后,可变为?I?S???G?T??M?X,左边为储蓄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缺口与政府预算缺口,右边是贸易缺口。如果出现I?S,G?T,则扩大进口与引进外资弥补缺口,这就是“两缺口模型”。

(4)在上述三个宏观经济循环模型中,收入流量循环于环形管道。当存在家庭储蓄、政府税收和国外进口时,都会减少对本国商品与劳务的购买(即需求或支出),这是环形管道中收入流量的漏出;而家庭消费、政府购买和向国外出口都会增加对本国商品与劳务的购买,这是对环形管道中收入流量的注入。可见,根据对国内总需求的增减,影响宏观经济或收入流量的因素可分为漏出和注入两类。分析宏观经济运行势态,要从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数量和结构入手,也就是从总漏出与总注入的关系着眼,只要二者相等,宏观经济或收入流量就会处于均衡状态。

2.说明国民收入核算中,GDP与GNP的关系和五个总量的关系。

答:国民收入核算指标体系包括的主要总量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1)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价值总和。而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在本国领土上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二者的差异来自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前者以人口为统计标准,是指本国常住居民生产的总产值;后者以领土为统计标准,只要是在本国领土生产而不管是谁生产的。因此其关系是: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2)国内生产净值(NDP)和国民生产净值(NNP)

如果从GDP与GNP中剔出折旧就是NDP与NNP。它们的关系式为: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折旧是同投资相关的概念。假设A企业现有10台设备,今年新增投资5台设备,由于超过使用年限淘汰2台设备,那么今年的总投资为5台,折旧为2台,则净投资为3台。可见虽然新增投资为5台,但由于其中两台用于替换淘汰设备而保持原有生产规模不变,则企业的实际生产规模的扩大只有3台,净投资是对企业实际生产规模变化的更好度量标准。国民收入核算中,NDP与NNP是对经济状况的更有效的度量。

(3)国民收入(NI)

GDP、GNP、NDP和NNP都属于广义的国民收入的范畴。狭义的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用于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与企业家才能)所获得报酬(收入)的总和。国民收入与国民(或国内)生产净值的区别是:从理论上讲前者是从分配的角度考察的,后者是从生产的角度考察的;从数量上讲国民收入等于国民(或国内)生产净值减去企业间接税再加上政府津贴。间接税从形式上看是由企业负担的,实际上间接税支出附加在成本上,在销售产品时转移出去了。间接税作为产品的价格附加,既不是任何生产要素提供的,也不能为任何生产要素所获得,因此计算国民收入时要扣除。政府津贴是国家对产品售价低于生产要素成本价格的企业的补贴,目的是弥补企业的损失来维持这种产品的生产。这种补贴可看作是一种负税(即倒付的税),属于企业生产要素的收入。因此计算国民收入要从间接税中扣除政府津贴。用公式表示:

国民收入=国民(或国内)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政府津贴=工资+利润+利息+租金+津贴

(4)个人收入(PI)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 宏观经济核算)

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点击加入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第九章宏观经济核算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q6fn6tzg910ttc0odv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