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区域分析与规划》期末考试试卷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咸宁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10年春季学期

2007级地理科学专业本科

《区域分析与规划》期末考试试卷(A卷、闭卷)

一、 名词解释(1题4分,计20分)

结节区;霍夫曼系数;主体功能区;配第——克拉克定律;保税区

二、 填空(1空1分,计20分)

1、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 和 。 2、循环经济建立在3R原则上,分别是:: 、 和 。 3、区际贸易量的大小一般取决于 、 和 三个方面。 4、区域发展的形式包括 和 。

5、区域系统的主要特征: 、 、 、 和 、 。

6、空间扩散的四种方式: 、 、 、 。

三、 判断(1空1分,计10分)

1、从各种因素与社会生产过程的相关程度看,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直接因素比如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等。

2、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大小取决于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推广应用程度和生产技术的革新。

3、GDP是收入分配的概念, GNP 是生产的概念。 4、经济增长等与经济发展。

5、区域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就是城镇化不断提高的过程、非农产业不断扩大的过程、从物质经济到知识经济的过程。

6、对于落后地区进行的开发,多从自然资源开发起步。

7、区域开发应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8、距离衰减原理认为:地理客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强度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正比,距离越大影响强度越小。

9、主体功能区的区划程序是“自上而下”。

10、生产积聚又称为间接积聚 ,它是由积聚的外部原因引起的。

四、 简答(每题6分,共30分)

1、举例说明区域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2、简述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3、简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 4、简述产业集群的优势?

5、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经济特区的区别?

五、 论述(20分)

结合实际,谈谈你家乡“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区域分析与规划》期末考试试卷

咸宁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10年春季学期2007级地理科学专业本科《区域分析与规划》期末考试试卷(A卷、闭卷)一、名词解释(1题4分,计20分)结节区;霍夫曼系数;主体功能区;配第——克拉克定律;保税区二、填空(1空1分,计20分)1、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oeib79b826bod04q39t7z7sh75lu600od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