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西方经济学问答题及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用IS一LM模型说明投资变动对利率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要求作图)

(1)IS一LM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决定的模型。 (2)投资的变动会引起自发总支出变动,自发总支出的变动则引起IS曲线的平行移动,从而就会使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变动。这就是,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从IS0移动到IS1),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从Y0 增加到Y1),利率上升(从i0上升为 i1);反之,自发总支出减少,IS曲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从IS0移动到IS2),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从Y0减少到Y2),利率下降(从i0 下降为 i2)。

16、用图形说明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1)平均成本是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边际成本是企业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短期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是:开始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即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曲线。

(2)短期边际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的关系是: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相交于SAC曲线的最低点。 相交前,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SMC<SAC,平均成本SAC下降; 相交后,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SMC>SAC,平均成本SAC上升;

相交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SMC=SAC,平均成本SAC最低。

MC

C AC

17、价格下降和收入增加都可以使彩电的市场销售量增加。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收入增加和价格下降引起的销售量增加有什么不同?(要求作图说明)

(1)某种商品的销售量的变化可以有两种情况,即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这两者是不同的。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5分) (2)商品价格下降会引起该商品需求量增加。在图上表现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由a点移动到b点。)(见图1)(5分,不作图扣3分)

(3)收入增加引起整个市场需求增加。在图上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从D1移动到D2)。(见图2)(5分,不作图扣3分)

18、在不同的时期,如何运用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

(1)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是要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的货币政策。(3分)

(2)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中央银行要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

在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了刺激总需求,就要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等等。这些政策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6分)

在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了抑制总需求,就要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等等。这些政策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抑制总需求。(6分)

19、什么是乘数?乘数在经济中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和作用是什么?

(1)乘数是指自发总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倍数,或者说是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总支出增加量之间的比率。(3分) (2)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引起这种增加的自发总支出之比就是乘数。如果以a代表乘数,

则有:。该公式表明了,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

乘数就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4分)

(3)乘数发生作用是需要有一定条件的,只有在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总

支出的增加才会使各种资源得到利用,产生乘数作用。(4分)

(4)乘数的作用是双重的,即当自发总支出增加时,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要大于最初自发总支出的增加;当自发总支出减少时,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减少也要大于最初自发总支出的减少。(4分)

20、简要说明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均衡是如何实现的。

1)垄断竞争是既有垄断又有竞争,垄断与竞争相结合的市场。(2分)

(2)在短期中每一个垄断竞争的企业都是一个垄断者,它以自己的产品差别在一部分消费者中形成垄断地位。而且,短期中其他企业生产不出与之竞争的有差别产品。这样垄断竞争企业就可以像一个垄断者那样行事,高价少销,低价多销,或歧视定价,以获得利润最大化。因此,在短期中企业短期均衡的条件与垄断市场一样是:MR=MC。(6分)

(3)在长期中,垄断竞争的市场上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各个企业可以仿制别人有特色的产品,可以创造自己更有特色的产品,也可以通过广告来创造消费者的需求,形成自己产品的垄断地位。在实现了长期均衡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所以,垄断竞争市场上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AR=AC。(7分) 21、作图说明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1)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4分)

(2)边际产量(MP)和平均产量(AP)的关系:(8分) 边际产量(MP)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AP)曲线的最高点。 相交前,MP>AP,平均产量(AP)递增; 相交后,MP<AP,平均产量(AP)递减; 相交时,MP=AP,平均产量(AP)最大。 (3)作图(3分)

在经济衰退时应该采取什么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

(2)在经济衰退时期,由于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就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

(3)扩张性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的政策。政府公共工程支出与购买的增加有利于刺激私人投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增加个人消费,这样就会刺激总需求。减少个人所得税(主要是降低税率)可以使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消费增加;减少公司所得税可以使公司收入增加,从而投资增加,这样也会刺激总需求。 (4)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通过乘数效应刺激经济。 .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它有什么政策含义?

(1)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即图中的PC)。这条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4分)

(2)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是,在通货膨胀率超过社会临界点时,可以采取紧缩性政策,以提高失业率为代价降低通货膨胀。在失业率超过社会临界点时,可以采用扩张性政策,以提高通货膨胀率为代价降低失业率。(5分)

(3)现代经济学家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所反映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只在短期内存在,在长期中不存在,主张在短期内政府应该干预经济。(3分) (4)作图占3分。

总产量、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根据这种关系确定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

(1)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3分) (2)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4分)

(3)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4分) (4)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在使平均产量最大和总产量最大之间。(4分) 如何理解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1)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5分)

(2)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技术水平不变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重大变革。(3分)

(3)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研究的是把不断增加的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不变的生产要素上时对产量所发生的影响。(3分)

(4)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可以分为产量

递增、边际产量递减和产量绝对减少三个阶段。(4分) 用基数效用论说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1)消费者均衡所研究的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问题。(2分)

(2)基数效用论在研究消费者均衡时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3分)。 (3)在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法来说明消费者均衡时,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的各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每1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用公式表示为:

(a)

(b)

上述(a)式是限制条件,说明收入是既定的,购买X与Y物品的支出不能超过收入,也不能小于收入。超过收入的购买是无法实现的,而小于收入的购买也达不到既定收入时的效用最大化。(b)式是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即所购买的X与Y物品带来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相等,也就是说,每1单位货币不论用于购买X商品,还是购买Y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10分)

在开放经济中,增加出口对一国经济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增加出口? 1)出口的增加提高了对国内产品的需求,使总需求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3分) (2)国内总需求增加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影响取决于乘数的大小。开放经济中的乘数要考虑到进口增加在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中所占的比例,即边际进口倾向。(3分)

(3)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会使进口增加,但由于这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是由出口增加引起的,一般来说,出口增加所引起的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不会全用于进口(即边际进口倾向是小于一的),所以,贸易收支状况改善(贸易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4分)

(4)在加入WTO后,我们应该如何增加出口(只要答出一条言之有理的建议就可以)。(5分)

用图形说明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X、Y)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如图中的I1或I2或I3。(2分)

(2)无差异曲线具有四个重要特征:(10分)

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第二,在同一个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大;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小。如图I1,I2,I3是三条不同的无差异曲线,它们分别代表不

西方经济学问答题及答案

.用IS一LM模型说明投资变动对利率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要求作图)(1)IS一LM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决定的模型。(2)投资的变动会引起自发总支出变动,自发总支出的变动则引起IS曲线的平行移动,从而就会使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变动。这就是,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从IS0移动到IS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nucd7zs008az813jgo32teb88j4i5005v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